神吐槽!中国经济怎么了?冷冷的冰雨拍在我脸上
在价格爆跌、信息透明、利薄如纸、资金短缺、上游提价、下游压价……的情况下,广大的塑料人同胞们还能坚持下去,靠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大家子人,只能说我们内心太强大了。一句话,操的是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从事塑料行业的人苦,专做塑料原料的更苦,塑料原料的交易员最苦。

我们比别人累,比别人勤劳,钱越来越不好挣,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得不从化工行业的特点来说:
1、资金密集型。
忘了我们在酒桌上是怎么吹的吗?老子分分钟几十万上下,然而我们常常借着去洗手间偷偷把眼泪擦干。说的没错呀,确实分分钟几十万上下呀,可是不赚钱呀!
化工行业的毛利润普遍在0.5%-1.5%左右,也就是说一百块钱的本钱,只能赚一块左右。而化工品随便都是几十万的生意,除去运费、电话费、仓储费……,实际上一单只赚了几百块钱。而这一单报价、询盘、联系物流、催发票……平常还要注意维护客勤关系,没事打个电话,动不动请客吃饭,天天这哥那姐地叫个不停,感觉比搬砖还累啊!

相比之下,印刷品毛利润在15%,工业品在30%,而互联网服务一般在70%,资讯公司就更赚钱了,空手套白狼纯忽悠有没有。说到这里,估计奔走在一线的塑料人满脸都是泪了吧。王思聪它爹给它五亿它赚了四十亿,我爹给我五块钱买双手套去工地搬砖我赚了二百。其实我也是有能力的人,只是启动咨金少了一点。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化工行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虽然处在买方市场,但是上游依然是大爷。中石化、中石油、煤化工垄断了市场专利和产品,在他们眼里,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你以为买方市场上游就该低姿态,和和气气说话?想多了,买方市场坑的还是中游贸易商。塑料市场上游强势,对贸易企业不放账,而下游客户是要账期的,这导致了贸易商资金周转困难,稍有不慎,自己辛苦经营了半辈子的公司就要砸在自己手中了。

别说上游,你以为下游工厂就是好惹的了?货贵点,不要!服务态度差点,不要!送货慢,下次还想合作?发票?拖着!两边都是爷,你敢得罪谁,只有一个人在凄风苦雨的夜里,偷偷地哭泣。

3、电商冲击。
塑化类电商平台的出现,导致了市场信息的透明化。一些自己没有库存,仅凭信息不对称盈利的“搬货公司”“倒爷”成为最早受到冲击的人。信息的透明导致了低价的产生,进而导致利薄如纸。其实,电商在交易环节中更类似于贸易商,也是市场的弱势群体,有很多电商平台的前身就是贸易公司,只是行情不好,不得不进行转型。如今电商扬言要革贸易商的命,贸易商扬言要断电商的粮。小编只想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更不用说目前很多塑料电商都是处在非盈利的状态,盈利的寥寥可数。以塑料电商第一股——我的塑料网(中晨电商 837297 )为例,毛利润率也不高,虽然每分钟几十万上下,可是一年赚的钱还不够上海一套学区房。怪不得联想不好好做电脑,要去炒房。这年头,还是房地产火啊!

回想起过去,那行情多火啊。过去的20年中,至少有十五年是躺着赚钱的。我想起了我在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钱)。那时候,虽然全国上下有近50万家贸易商,参与主体众多,但是分布地广泛啊,大家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躺着赚了一把。那时候大家谁不是做着买房买车,赢取白富美,出任CEO的美梦当中。

但是08年偏偏金融危机了,毫无征兆地,突然遭遇了一场滑铁卢。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市场瞬间变为买方市场。以前下游工厂叫你小甜甜,现在大家都客客气气地叫你牛夫人。我们的命怎么这么苦!

吐槽归吐槽,活还是要干的。只要是自己干干净净赚来的钱,虽然辛苦点累点,心里踏踏实实、高高兴兴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