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代周刊写作是对世界的倾诉网络好文,好资源

难以下笔的我该怎样写文章

2015-04-24  本文已影响19300人  苏之辛


难以下笔的我该怎样写文章

常常阅读别人写的书,别人写的文,总是羡慕这个作者怎么这么会讲道理,这个作者怎么这么会编故事,这个作者文风怎么这么朴实,这个作者遣词造句怎么这么优雅。写一本自己的书,一篇自己的文,感觉好难。

总是想写点什么,但看着案上的纸,感觉脑里一片空荡,提起的笔也无处落下;总是想写点什么,每次打开word,然后盯着屏幕发呆,放在键盘上的手指难以动弹。尔后唉叹一声,有心无力,写作之事也就放一旁去了,不了了之。

后来认真想想,但凡文章书籍者,大致可分三类。

一曰事实文。此类文字,讲述现实之事,客观之事,比如作篇日记,记录今日某时某地,做甚看甚;比如太史公的史书,哪年哪日,某帝某臣;抑或你的读书笔记里,一段一句的摘录。这类文篇皆由作者整理所见所听,重新编排,记录在笔下。写这样的文章,不太费脑,只要事实详尽有趣,加之文笔相当,便能成好文。

二曰思想文。思想文顾名思义,即取作者个人所思所想之精华,载于纸上的文章。这样的文字,显得要比事实文里的文字抽象,并富有个人色彩,但却较之事实文更能影响人,毕竟人与咸鱼的区别在于人会思考,而这类文章恰能左右读者的思考。这样的文章,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比如宣讲马列主义的书籍;还比如大学里令人抓狂的《高等数学》。写这样的书文,不能集高雅的思考于自身,不能用相对通俗的文字来讲解,是不能称得上好文的。

第三类,即前两者的结合体。既叙事实,又谈感想。世上的书籍、文章,大抵是此类。其实严格说来,前面所说的《史记》,除了叙事外,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谈了太史公先生个人的见解与思考结果的,前面把此书归类成事实文,也难免有失公允了。

对于第一类事实文,我们还比较年轻,经历的人生故事不多,想写出有趣又有价值的文章是不容易的,譬如名人传记《乔布斯传》可以大卖,就是因为乔帮主有着常人难有的人生经历与传奇故事,所以才会激起人们阅读的兴趣,甚至不管作者是谁,只要写得内容翔实,文笔不差,相信也会受到大众追捧,而恰巧我们就缺少这样的素材,而这是需要时间和机遇的。相反的,写纯粹的思想文反而没太多限制,但是,前提是你要有“思想”,有独自的精彩见解。这也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当思考达到一定深度,能让众读者信服,甚至奉为圭臬,那就忒牛了。孔子思考后的言论被编进《论语》,曹雪芹费尽心思编写的《红楼梦》,牛顿写了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些书文无不透露着当时的智慧之光,思想精髓,体现出高远的价值,影响了千百万的人,于是他们被尊为名人或伟人也就没啥可争论的了。

由此看来,我们年轻人自己写文章,对于第一类事实文,写个读书笔记,写个今日见闻等等之类的还行,但若要写个什么你的个人小传,编个什么故事小说,谁会读,没人感兴趣,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人真的经历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马克扎克伯格的自传必能热卖;有的人真的就特会编故事,比如韩寒就写了《长安乱》《三重门》之类的小说,但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但是也并不是不鼓励小说之类的创作,没写过怎么知道你没天赋呢?第二类文章,由于人还年轻,思想觉悟还不够,记录自己思想的文字应当是难以激起读者共鸣的。

所以,最好还是写第三类事实与思考综合文,记录些普通的事儿,再加入自己简单的想法,将两者凝炼成一篇文章,辅以自己的文字风格,反而会引起一部分志趣相投、经历相近的读者的共鸣。比如在豆瓣上写今天看了什么电影或什么书,有这样那样的感想;在简书里谈谈最近遇到的人或事,想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最近学习了哪本计算机书籍,来写一些读书笔记和自己的思考;听到某首歌曲看到某篇知乎问答,结合自己的经历,聊聊触动自己的原因……

后记: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愚见,是我对自己近日思考的一些总结与记录,借着简书在此分享罢了。如果你看见此文,我的观点与你有冲突,还请谅解,如果对你有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

转载请联系我:http://t.cn/RAGIqMB

2015.04.24第一次稿

2015.07.17第一次更新:更换原来的署名

By:苏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