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中昏沉掉举的对治方法

2017-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心安处即是家
我们想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必须要经过长期地刻意练习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举相?云何舍相?”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沉没或恐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若于一向止道、或于一向观道、或于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第十一门:三相差别门
学习笔记

弥勒菩萨又问佛陀:世尊,什么叫做止相?什么叫做举相?什么叫做捨相?

我们从佛陀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三个信息:
1、任何一个修习止观的行者,必然要用到止、举、捨这三种方法。
2、这三种方法并非无缘无故生起的,它们都是为了对治止观中的某一问题。
3、对治止观中所遇到的困境,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无非也是止和观(写到这里,我感觉周伯通的左右手互博一定是从佛陀那里学来的_ )。

止相对治掉举

掉举和散乱不同,通俗地来说,散乱攀援的境界更宽泛,而掉举是特指缘可爱、洁净的境界,使心一直处于向外流散的状态,不能安住于应该所缘的境界(如呼吸、佛号等)。

人往往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却又经常发现自己可悲地做不到,知行合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我们想要控制我们的心,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

掉举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思惟掉举的过患来对治,如思考掉举会障碍我们修习禅定,令我们道业举步不前。同时也可以就掉举的所缘境来思惟,逐一破除对于可爱、洁净境界的贪恋,真正认识到一切有为法的本质都是不净、苦、无常的。(可厌法)

如此认真思惟后,心渐渐平息,回归到我们之前说的“应该所缘的境界”,但是如同大的地震后,往往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不断有小的余震发生,心也一样,用不了多久,它又会试图回到那些它喜欢的境界中。此时,如果它的“余震”比较小,我们只要提醒自己回归就可以了,如果“余震”比较大,那就需要停止正修,转而专心修可厌法,直至余震转小乃至平息。

现在我们知道,如果掉举严重,可以修观(可厌法)来对治,如果掉举轻微,继续修止(回归)也是有效的方法。

举相对治沉没

就心的暗昧程度而言,沉没比昏沉稍好一些,但它同样也是行者修习禅定路上的噩梦。它会令我们的身体沉重,心灵暗钝,会障碍轻安的现前,导致毗婆舍那不能生起。

佛陀教导我们思惟可欣法来对治,也就是多想想那些让我们欢喜的境界,令昏沉的心能够活跃起来。当然这并非是指引起我们贪嗔痴烦恼的境界,而是思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思惟三宝的功德、菩提心的胜利、我们有暇身的巨大利益,以及一切光明相。当然如果沉没比较轻微时,也可以沿用以前的观法。心昏沉或沉没时,继续修止是不合适的。

捨相对治过度对治

无论是单一修止或者单一修观,或者已经达到止观双运的行者,掉举和昏沉都会发生。只是能够止观双运者,这两个问题是及其微细的,并不像我们凡夫那样粗重。

而用止相和举相解决问题后,如果再一味停留于对治中,就是过犹不及了,反而令渐趋平静的心再度杂乱起来。因此只要心能够在我们“应该缘的境界”上明静而住,就要停止对治,令心相续地正直安住,渐渐串习纯熟,无需对治,即能任运安住于定中。这是捨相。

捨相是为了防止心过度沉浸于可厌法或可欣法中,而非舍弃止、观,其本质仍然是用止和观来调适我们的心趋于中道,这是行者以止观得定而成就的德行。

听课笔记:http://mubu.io/doc/7CHhZ86Dh

--感恩演培老法师及妙境长老教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