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信息消化不良”症?我有符合人性和科学的神奇ANKI!
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你有知识焦虑吗?
是否也会陷入不断的收藏下载保存付费的模式,像个松鼠,不断地囤积知识,虽然那知识永远躺在磁盘或云盘里,还是别人的,真到要用的时候,别说用了,可能找到都费劲,尤其在面对需要历史给出反馈意见的客户时,比如医生,比如律师。
想象一下,如果面对客户提出来的问题,你回答说“啊,这类问题我看到过某某公众号上有分享解决干货的呀,我还收藏了呢,来,让我找找!
这样的话,不被老板开掉,也会被客户投诉扣工资的吧。
那么如何才能将看到过的信息内化成为自己的,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即时从记忆库里调出来呢?
首先,我们都可能听说或者看到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过去多年的血泪经历也验证了遗忘曲线是真的,也真的让很多人持续地掉进这个坑里。
所以说,顺其自然的话,我们仍然摆脱不了这种遗忘的宿命。就像知识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
看过的知识,学过的理念,在遗忘曲线的助力下,成功地在我们脑海里,如蜻蜓点水般的拂过,又远去,再也找不到。
你看过的信息都不可积累,你记过的笔记常驻冷宫。就像某些“考研爱好者”们,年复一年在验证他们学习的程度一直停留在那个水平线。
其实,高效记忆是有规律的,一是间断重现,二是努力回想。
基于遗忘曲线,间断重现,能让时间从记忆的敌人变成记忆的朋友。时间越长,忘的越多,同样,如果在这个期间内,我们能有效地间断重现,我们也会记得越牢,尤其是关键的48小时。
努力回想,是让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回答这个问题得到反馈,让自己清楚地知道,哪些地方自己是真正理解的,哪些只是自以为的知道。
就像成甲老师推荐的破备研判读书法中的“备”,真正高效的读书并不是一页页读,而是用20%的时间得到80%的效果,用封目序尾来破题后,写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或者答案,对比作者的回答和自己回答的区别,分析内在原理,为什么有效,然后不断地应用实践,拓展到你可以想象到的其他领域。(破备研判具体请参考成甲老师分答小讲:读书基础课)
我们知道了遗忘的原理,知道了高效记忆的两个规律,但如果少了这个落地的工具,你可能仍然无法摆脱信息消化不良。
这个工具就是符合人性和科学的ANKI!
anki兼容windows、mac、android、iphone系统,其中iphone端需付费购买ANKI提供知识卡片化创立,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理念,一个故事,一个方法等等,一面记录问题,一面记录答案,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的时间规律推送给你,你可以自由选择记忆程度,决定某张卡片后续是否需要继续出现。
1.ANKI是一个用碎片化对抗碎片化的工具。
现在我们的时间都被挤压得很碎,而且很多是环境嘈杂拥挤的质量很低的碎片时间,完全不适合深度学习。那么,你是耗费生命去点赞,还是用anki持续成长呢?
anki不需要你长时间的专注,一个个知识卡片,一两分钟就可以温习掉一个,并不挤占你原来大块的工作或者亲子的时间安排。
甚至,你从持续运用anki内化知识的过程中会感觉一天似乎比24小时要长。因为对比以前,你得到的感觉,成长的感觉,会变多,变强烈。
2.ANKI是一个减少你决策,减少你意志力消耗的工具。
像微信一样,anki并不需要你提前做一个复习的计划,它将需要你提前决策,提前做的一些准备活动都系统化掉了,直接以最简单的方式,将你需要做的简单的行动推送给你,送到你眼前。这个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你的稀缺资源--意志力。
就像餐馆将特色菜品及价格直接显示在橱窗或者门外广告板上,让顾客一目了然,快速衡量,减少顾客的决策成本。
3.ANKI能够保持你学习的节奏感。
俗话说,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在遇到出差、春节长假、加班等打乱你学习节奏的情况时,怎么办呢?
秋叶大叔曾经说过,最好的解决“假期综合症”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假期也保持轻量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和节奏。
anki以卡片化的方式创立并推送,能够让你以最小的成本、最简单的方式,保持学习的节奏感,避免在信息消化不良的同时又出现假期综合症。在遇到这些特殊情况时,你可以不用增加新的卡片,但原有卡片的复习正合适,既轻松,又能保持学习的节奏感和成就感。
所以,anki真的是一款既符合科学原理,又顺应人性弱点的真正神奇!
最早知道anki工具是来自于杨洋老师(北大医学博士,北大附属医院医生,在行“记忆内化”500单行家)的推荐,希望这个神器能对你我的知识管理、知识内化有所帮助,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