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历史人物、典故28.墨海耕耘1. 美文鉴赏

读《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1)

2021-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Winterlily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Modernism: The Lure of Heresy From Baudelaire to Beckett and beyond)由美国学者彼得•盖伊(Peter Gay)撰写,骆守怡、杜冬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年出版。

“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艺术流派,其概念名称早已非艺术界所专有,成了一个非专业名词,但是,它的含义是什么?从它的诞生直到今天,没有人能给予最理想的解释。

在这本专门论述现代主义的论著中,作者或许不想挑起争议,或许的确感到难以给现代主义下定义,干脆直接这样说:给现代主义下定义要比给它举实例困难得多。

其后,作者重点讲述了现代主义的起源:现代主义起源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的一些繁华区域。因此“艺术史家一般认为现代主义主要是一种城市现象”。除了地域因素,作者对现代主义产生的哲学渊源、艺术理论基础、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早期艺术先锋们的艺术实践等也进行了挖掘。

按照作者的说法,现代主义的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康德,而直接推动现代主义运动的哲学家是尼采。尼采于1900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前,“他那睥睨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惊人思想已经开始影响甚至征服了一大批热情的支持者。”

从文学理论上讲,现代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1835年,当时,刚满23岁的法国诗人、作家兼评论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在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的预言中大胆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根据这个主张,艺术的服务对象不是财富、上帝和国家,而是它自己。戈蒂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文学艺术影响道德观念这个说法出自何人之口。但是我知道,此人必定愚蠢至极。”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现代主义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基督教信仰的衰落。在《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的第26页上有这样一行文字:早在1900年之前,西方文明就似乎进入了一个后基督教时期,现代主义者与这些新动向关系密切。作者对此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宗教对西方政治生活的影响已经不及从前:1905年,法国颁布法令,实行政教分离,使得教会此后无权再干涉世俗社会的政治生活。

再从文艺自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运动到了19世纪四十年代已经让位给了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但浪漫主义留下来的桀骜不驯的反传统思潮已经广泛传播,即便是浪漫主义之后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和福楼拜,也明显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潮的熏陶,在个人生活方面表现出一种叛逆和不羁。在英国学者西蒙•蒙蒂菲奥里所著的《耶路撒冷三千年》里就引用了福楼拜游历耶路撒冷期间写的几行日记,从中可以看出福楼拜对于猎艳及自我性能力的迷恋。

现代主义真正走上舞台并喷涌出大量作品的黄金时期位于19世纪的80年代到20世纪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其主要特点就是大胆实验、探索自我,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激烈反叛。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在1903年解释什么叫做完全走现代主义路线时说过一句话,这句话或许能代表大多数现代主义者的心声:“必须杀死上帝,让他永远无法重生”。

在所有现代主义者当中,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人夏尔•波德莱尔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唯一创始人”。因为,“他的艺术批评独树一帜、发人深省;他的自传体沉思录开诚布公、毫无矫饰;他为法国读者翻译的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影响深远;他的诗歌深沉隐秘,挑战公认的禁忌。这一切的一切,尤其是诗歌,都让他具备了创始人的特质”。

波德莱尔182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出生时父亲已经六十岁,而母亲二十六岁。6岁丧父,两年后母亲改嫁。此人从小聪明,但不守纪律,曾经被学校开除。1839年中学毕业后没再继续深造,而是怀揣当作家的梦想,开始与艺术家、文学家交往,过上了一种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人式的生活。1843年开始创作诗歌,1857年把这些诗收录在一起,出版了震惊整个法国社会的《恶之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