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沙盘引导师培训《现金流》总结

2018-07-04  本文已影响225人  _白银之手
财商沙盘引导师培训《现金流》总结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老先生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小狗钱钱》里面也讲了一个“72小时法则”,也就是我们行动力和执行力最强的时间。

周日下午的现金流游戏简直可以用刷新了我的认知来总结,三位老玩家(其中两个还是独立理财师)带领我一个“电脑版”老玩家,看着“老鸟”一个个顺利出圈,我地心情很是复杂,最后经过陆非老师和封磊老师的点评和讲解,我深深地明白——原来我一直玩的就是个假游戏(电脑版真的只是一个傻瓜程序而已)。

感性感受之一:成功的前提是充分的计算

关于现金流游戏的感悟我“鼠目富光”系列已经写过三篇文章,在此就不过多累述,感觉自己的初步理解还是正确的,对于风险边界——最大贷款量(月现金流*10-月总开支-风险预备金)的计算也是正确的,所以当我傻呵呵填完初始财务报表时就懵了。

游戏进程中的每一次交易,她们都要拿出计算器计算,而我就是看现金流的增减量以及离安全边界的远近,感觉相当的粗大条。

当三位老玩家全部都出圈,我才顿悟,原来这个游戏是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同时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原来所谓的投资机会的好坏也并不一定是和卡片描述的一样,甚至和原本的认知不一样,其实所有的投资都需要匹配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预期的收益,否则看似很好的现金流项目都很不合适。

感性感受之二: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填完初始的财务报表,王丽丽老师(我的保险老师)给大家开始布置任务,一位玩家负责统计游戏轮次,一位玩家负责记录所有玩家重要的投资项目,一位玩家记录股票(基金)的价格波动曲线,布置完他们三位老玩家在紧张地进行着计算,我在一边像个小白一样左顾右盼。

当游戏结束,大家填反馈表准备复盘时,我连我自己干了些什么基本都不太记得了,只有一份傻傻的现金流水表和最终的财务报表,抽了几次小机会/大买卖,有几笔额外开支,哪些投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印象不深,具体赚还是赔了多少钱更是一点都没有感受。

依旧是跟电脑玩留下的坏习惯,也突然领悟了记录的重要性,当我们反思过往时,连基本的参照都没有。

感性感受之三:交易的力量

本次游戏最大的心理触动发生于王丽丽老师的23000元出售一个大投资机会,我掂量了很久,估计我也就是会出2000-3000元。

①出售价格

根据后面计算的理论,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但实际的价格并不如此的简单,因为还有一个很大的指标需要考虑,那就是购买方的现金量。当购买方现金不足需要贷款时,会导致现实现金流减少,直接减少收益率,所以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很好的价格,其综合收益并不如计算那样高,也会造成交易失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②信息服务费

其实,这算是我的一个盲区,虽然我一直坚持为知识付费、为服务付费的意识,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不太自然,更多的是商业思维的欠缺。

就如同安利别人课程,获取部分收益,我会产生一点点的罪恶感,虽然这是一个对他人有利的好事,但这种负罪感让我有一丝不安,可能这是源自于我的不自信。

其中单纯从商业角度出发,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自己获得资本,别人获得机会,双利双赢,但就是过不去这道坎。

③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

突然想起了封磊老师在会员课程里面介绍的《财富顺流法则》一书里面有一类人,叫做“媒合者”,他们擅长将人与人进行链接,将机会与机会进行链接。就如同现代社会的各类中介机构一样,通过买卖消息、买卖机会收取回报,而其收益率关键就在于识别机会的能力。

④逼不得已的行为

当其他玩家都获得第一桶金时,还在积累的玩家如果单纯的自己抽取小机会,则机会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其实无形中降低了交易可能性,所以利用出售大机会的方式获得资本积累既是智慧也是无奈之举。

⑤团队合作模式

市场中既有强势群体,也必然有弱势群体,如何实现互利共赢也是一种智慧,有钱人可以通过购买机会迅速扩张资本,而穷人可以借助富人的力量迅速增加资本积累,当富人出圈时给予最大化的帮助从而出圈,也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模式。

理性分析之一:计算的力量

计算在于掌控全局,充分的掌控风险、掌控收益,用以制定游戏的策略,只要按照计算出的策略进行游戏,出圈只是机遇与时间问题。

①第一桶金

也就是出圈必须具备的资本量。老鼠圈出圈的指标就是财务自由度≥100%,也就是每月的开支由被动收入全部覆盖。具体公式为:主动开支*12/市场平均收益率。

②投资实际收益率

其实绝大部分卡片上都已经进行了标注,没有的可以进行计算,公式为:月现金流*12/首付款。

也就是当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时,这个机会其实是一个现金流很好的项目,但不一定是一个初创时的好机会(后面会分析)。

③ALL IN指标

就是遇到极好的股票(基金)打折的机会,需要“血拼”的数量,或者在当前的财务状况下,要达成某一阶段性资产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本量。公式为:目标资金量/目标价格*当前价格。

不到理想价格坚定持有,当然遇到股票折算(1分2或者2合1)时就需要另行补仓或者调低目标价格。

④机会交易价格

也就是抽到不适合自己的机会,进行交易时可以获取的预期最大佣金,具体公式为:月现金流*12/市场平均收益率-首付

理性分析之二:记录的力量

通过记录,分析市场行情,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路径,查找自己的投资思维盲区。

①轮次

游戏中的轮次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对应关系吗?是不是和银行结算日一样是一个轮次表示一个月呢?而实际是指1-2年,多么痛的领悟。

虽然玩家扮演的角色不同,初始的财务状况也不同,但是有一个指标大家永远都在一个起点,那就是时间。相同的轮数有人出圈,有人继续转圈,其实就是理念与机遇的不同造成的结果不同。

也正如市场行情一样,我们购置大量的资产,希望获取合理的回报,但机会本身同样需要时间的发酵,也就是我们拿到1元股或者无首付的正现金流房产,依旧需要等待数个轮次才能有好的交易机会出现。轮次中的额外开支,也许就是我们人生中漫无目的消遣时光,以及无法抑制的消费欲望。

在漫长的时间中,不仅有合理的投资策略,还得有良好的投资心理建设。

②股票/基金价格走势

游戏卡片中,每一种股票/基金都有固定数量的投资机会,同时也都有上下浮动的价格区间。通过记录价格走势,可以预见小机会出现投资机会的概率,以及可以实现的涨幅,可以辅助进行投资决策。

思虑良久,这个可能只是游戏的一种策略,或者说是一个BUG,没有发现现实生活中可以跟这个逻辑进行匹配的策略。股票/基金的涨跌波动只有一个历史的区间,至少我无法预测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涨跌。

③投资记录

复盘的重要参考,重点记录重大投资决定。可以从当时的财务状况、心理状况,以及造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查找自身投资思维、投资心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的改正。

核心理论:资本与人生阶段

本次现金流游戏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了财富生涯理论的量化解读,以及具体实施步骤。说的有点玄,其实就是会员课程中的财富地图知识,只是原本我将两者进行了孤立思考。

整个游戏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财富生涯规划,也就是从开始游戏就没有确定的目标和路径,脑子里面只有财务自由度100%的空中楼阁。

其实这个游戏看似只有“老鼠圈”和“快车道”两个部分,其实“老鼠圈”也有两个相当明确的子阶段——“资本积累阶段”和“现金流创造阶段”

①资本积累阶段

也就是获取第一桶金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关注的重点其实是——资本利得,也就是赚取差价。

游戏中最容易实现的方式就是股票和房产,两者尽量取其一。用封磊老师的新资产配置理念,“事业的股权化、不断优化的不动产配置、高流通性的金融投资品”三者擅其一,拓其二,使资金尽量集中投资于擅长领域,不仅降低投资失败风险,也能在行情走势良好的情况迅速增值。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大误区,就是刚有了部分积累就开始投资于大买卖,尤其是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购买极少抵押贷款而产生较多现金流的资产。这个行为看似提高了被动收入和财务自由度,增加了收入,但也仅仅是增加了一笔现金流而已。因为很难获得交易的机会,资金被大量的占用,用于进一步获取资本的现金依旧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储蓄,其实得不偿失。

整个游戏我最失败的一笔投资就是,刚在高位卖出股票加上储蓄的钱过万,就抽取了一张现金流800的大机会,代价是银行贷款7000块,结果是手头没有现金,月现金流只是增加了100块而已。接下去的几轮小机会瞬间融资成本过高,无法交易,加上一次失业,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当然大机会中也有3室2厅的好机会,但毕竟是少数,明确自己的人生阶段目标并坚持投资方向是获得第一桶金的核心基础。

②现金流创造阶段

当我们获取了第一桶金之后,关注点就要从资本利得进行转移,开始创造现金流,也就是真正的实现财务自由,用被动收入覆盖主动开支。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计算和甄别。也就是大机会的各类投资的收益率,与第一桶金计算时的参照收益率进行对比,高于基准收益率的值得投资,低于基准收益率(含转让费交易后)的坚决不与投资,那么出圈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③内在逻辑

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在于创富与守富。

创富是获取守富的资本。通过房产、股票等金融投资品实现财富增值,也就是将拥有第一桶金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数字——1初始资金的数量,2预期的投资收益率,3每年新增的投资额,4第一桶金的数量,用金融计算器得到实现目标的时间。利用自己的投资认知寻找能够实现这个收益率的产品并去坚持的投资,直到获取第一桶金。

守富是创富的目的。当拥有第一桶金后,开始考虑的就是买入实现月现金流的产品来覆盖我们的开支,也就达到了财务自由的目的。同时当新的开支出现后,可以用积累的主动收入继续购入能抵消开支的现金流项目,循环往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最后的感悟——现金流不亏是启迪财智的首选,但仅限于线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