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秒搜
9段时间管理精品训练营-第44天
#践行目标#
1、早起5:30前,早睡22:00前;
2、每天听叶武滨时间管理九段+进阶音频,学习并分享;
3、每周阅读5本书。
#叶武滨时间管理进阶(24)#
对于这个话题,我显然是有些怯场的。因为我也还没有实现信息资料的秒搜,除了印象笔记、简书上的相关内容,以及阶段性照片,部分APP及密码。好在,烂开始胜过不开始,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秒搜有四个原则:使用频率化、位置固定化、目录化、电子化。
说到信息资料整理,电脑文件、手机照片、APP、银行卡、交通卡、物业卡、美容卡、健身卡……数不胜数,且保持着时增时换的不固定节奏。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信息资料越积越多,如果不及时整理,最终一个不起眼的帐号密码也会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怎么办?行动!
首先,按照近细远粗的大原则,对使用频率高的信息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正如对物品的整理中,对于常用的物品我们要精细化管理,对于不常用的物品则可以装入透明大箱,粗放管理。毕竟,人的时间有限,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要事,而常用的信息资料就是我们的要事。比如各种银行卡、信用卡等,常用的可能就一两张;手机上几十个APP,常用的也可能就是微信、QQ、印象笔记、美图秀秀等。那就重点整理。
其次,位置固定化。就像家里常用的拖鞋、水杯、厨房用具、儿童玩具等,要固定位置方便随时归位一样,常用的信息资料也要给它固定位置。比如电脑里的C、D、E、F盘,手机里的首屏、二屏、三屏,再细分至相应文件夹。
第三,目录化。就像一本书的开头要有目录,每个图书馆都有图书目录一样,散落在电脑、手机、U盘、云端的各种信息资料,如果要快速找到,一定要建立起规范完整的目录体系。比如,规范命名、分类储存。
第四,电子化。信息资料越积越多,电脑、手机内存终归有限,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电子化,上传云端。
理论讲完,怎么实操?以个人整理照片资料为例:
第一步:收集。将散落在手机(自己、家人)、电脑(办公室、家里)、U盘上的照片统一导入一台电脑(容量大、速度快)
第二步:挑选。按照“选出中意的”而非“删除不喜欢的”原则,精选照片,减轻工作量;
第三步:分类。按照“人员”及“主题”分类一级文件夹,再按“人员-时间(2016-2019)”“主题-项目“分类二级文件夹。解决如旅游、外出活动多人参与,不知分类至哪一个文件夹的矛盾。
第四步:命名。以“年(后2位)+月(2位数)+日(2位数)+主题/地点+参与人物”规则统一命名。同一主题内照片无需重命名;
第五步:存档。将所有照片存档至网盘,如存U盘则贴上标签;
第六步:总结。将相关心得以文字形式,存入常用APP如印象笔记。同一主题照片统一更名,可全选,右键,点击重命名,会按拍摄时的时间先后统一命名,后面加上(1)(2)等序号。不会因为一个个重命名而打乱照片顺序,回忆时可找到当时的时间轴和动感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