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母子俩的“相处之道”(1)
文责自负,纯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这周一,隔壁办公室的小周终于顶着黑眼圈来办公室了。
半个月前的某天晚上,我下楼散步经过小区南门,那里有一辆救护车闪着警示灯,停在门卫那里(小区人车分流,门岗那里是没有能通车的车道)。
看见同小区的小周,正在心急火燎地和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交流着。
我站在旁边听着,看看能不能帮上忙,简单聊了几句,得知小周的妈妈应该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头晕胸闷已经站不起来了。
还好,救护车上直接下来四个彪形大汉,抬着担架跟在小周身后,大步流星地往他们楼栋走去。
第一篇:远香近臭!
小周老妈老爸刚从他们自己家过来没几天,照例准备在这里陪着儿子过新年。
一是省得小周这个独子来回奔波,二是省了他们家一笔采暖费用,小周把家里地暖一开,白天爸妈在家,还不浪费。三是老两口刚退休,在自己家里也没事,过来这里过冬,两个城市换着居住也算换换环境。
那有友友又要问了,既然小周还单身,一家三口一起住呗,还分开干嘛?
这里也可以按照这个案例,提前跟身边有小孩子的年轻妈妈输入一个观点:
“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理由,多年实施关爱强迫症,这会让孩子成长之后离父母躲得远远的。逢年过节短时间聚聚还行,长时间相处,那对彼此都会是一场灾难。”
小周是一个很孝顺也很细心的青年,也许就是在强势老妈多年打压下,对于找女朋友这件事一直不上心,自己贷款买房生活,把小日子也安排得有滋有味的。
打电话嘘寒问暖没有问题;提前给本命年的老妈从里到外置办齐整,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度过本命年也没有问题;提前给老爸老妈安排旅游团并支付费用,这些统统不在话下。
不能触碰的底线,就是不能让老妈提到或者干涉任何他私生活的事情,例如第一宗罪:旁敲侧击的“催婚。”
“周周,你也老大不小了,我和你爸整天也没什么事情,就等能趁着身体好,赶紧棒棒你呢!”
“我的事情,你别操心了,如果你俩真的闲,你俩再去生个老二,或者领养个老二吧,实在不行,我给你们买个宠物也行......”
小周压根不给老妈任何借题发挥的机会,就此打断话题,早早挂断电话。
把电话那头的老妈气得扔了电话大嚷:“小兔崽子!真是翅膀硬了!”
老爸在旁边见怪不怪地安慰她说:“小兔崽子,是没有翅膀的,他咋能硬过你啊,你多恶啊!”
还不如不劝,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啊,可怜的老周瞬间成了怒火的炮灰。
每到这时候,老周就会偷偷给小周发去“大哭”的表情包,换来小周理解的“摸摸头”,这也是两位男士在家保命委屈求全之道吧!
其实,除开这些,每每相处前几日都是其乐融融的,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在那可怕的口罩时间,也还是和谐温暖的。
两个月时间里,一家三口瑟瑟发抖地蜷缩在这个寒冷的“静默”空间,小周光想着怎么在社区报备取菜,想着如何帮着老爸老妈通过社区购买基础病必需药品,估计心思都花在这上面了,还真是相安无事。
老妈在“静默”期间难得保持沉默,没有发表任何不恰当言论,完美地管好自己的嘴巴,竭尽所能将家里有限的食材换着花样变出可口的一日三餐。
除此美好记忆以外,小周和老妈总会忍不住几天就开战,老周就要不停地在中间调和,两边还能拿不少的“好处费”,也能让受夹板气的老周小赚一笔。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