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说你一定要给自己贴上“普通人”的标签?
01 普通限制了你成长的步伐吗?
总有些古今中外都比较永恒的道理,被不同时代的发声者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验证着,但是道理听得多了,就变成了大家公认的老生常谈,但却只有少数人会遵循着这些道理做事。
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人都是用尽一生学习、创造价值、贡献社会的人。而现实生活中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有几个?人们常拿普通人来自诩,那么到底什么是普通人?普通人该做些什么?普通人就必须要少做出一点努力吗?
当人们看到名人传记或是听到他人的励志演讲和故事的时候,当时都会一副很振奋、很不可思议的表情,但转眼就会用“普通人”来劝自己,然后否定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告诉自己“普通人是做不到这些的”。
似乎毅力、动力、渴望、坚持、正念、善念、意志力等等都不是普通人所追求的。那么谁又知道普通人在做什么呢?
新闻事件常常会使一些很正常的事件变得让人生畏,不论好坏都会被人消费、诟病、掀起舆论、最终事件发酵、上热搜、人人知晓。
这个过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每每看到一些热搜事件,人们还是会去满足那份好奇。或好或坏都被人放大了不知多少倍,以至于正常事件也会变得不那么正常。
而普通就成了既没那么慈爱、又不会起什么恶念;普通就是不做大老板、但绝不做基层群众;普通就是可以跟风,但绝不出头。
并不是因为你是“普通人”,上天才不给你机会,使生活变得无可奈何;而是因为你把自己归类为“普通人”,才无法下决心做出改变现状,然后生活就真的越来越普通了,只是在这样画地为牢的普通中,真的尝到快乐了吗?
02 是谁给普通人下了定义?
在今天看来,普通就成了善恶两级中间的分割界限,但事实上,普通有定义吗?如果有那就是人人都可以是普通人。
有人说自律很可怕,可当你5点钟下楼跑步时,一幕幕美好就呈现在眼前:
你会看到妈妈带着6岁的女儿在楼下跳绳,那个小女孩并没有觉得早起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从她的表情中,也看得出有着对清晨的热爱,母女俩各跳各的,却时不时笑着看看对方,这样的情感很特别、也很坚定。
十几位老人凑在小区的健身器械前讨论如何养生,有人兴致勃勃地讲着偏方疗法,也有人在公开着自己的饮食习惯,看着这些可爱的老人探讨着如何使自己与老伴更健康长寿,这画面本身就很美好,不是吗?
不到三岁的宝宝跟着父母在小区散步,完全不是被抱在怀里的宠儿,真的是一步一步踩在大地上,他感受到的是行走的快乐、这就是成长的脚步,我相信这样的清晨会给一家人都带来满满的爱意。
当然还会看到同样大汗淋漓、刚刚跑完步回到小区的同伴。一个清晨你可以感受到各式各样的快乐。
这只是身边最常见的自律者,自律的人随处可见,他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吗?能有多可怕呢?
不要给自己贴上“普通人”的标签,这样的自诩会使你放掉很多本来应该成长的机会。
也许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甚至很多人还为了成为普通人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发表着人云亦云的观点、追寻着他人的生活方式、却从不肯将自己潜力开发一下再去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只是固步自封的表现而已。
抛开新闻事件发酵后的舆论,清醒地看看身边最接地气的生活,坚毅、自律、坚持、努力也可以变得很平常。
大家都知道越简单、越快乐的道理,但真要使自己人生变得简单,很多人又要开始犹豫了。
于是这份简单的快乐被偷梁换柱,成了追剧、游戏、熬夜等通过消耗时间、消耗身体来换取一些感官上的刺激的行为,然后在这样的生活中,不断造就那个很普通的自己。
因为时间没有得以利用,而是被无情地打发,所以生活变得不再积极,渴望改变却又迟迟不肯踏出第一步。
如果说大多数人的样子就是普通,那么我不认为这样的普通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益处。
03 你也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需求吗?
有些明明很优秀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在不断通过学习为自己争取到奖学金或是其他的嘉奖,而在毕业时,他们却不肯承认自己的优秀,却在遗憾大学四年没有交到朋友。他忽视了自己的成绩、成就,而反倒去遗憾自己没有获得一份“普通人”的友谊。
很多父母感情不和时常常会把孩子也卷入这场战争中,最终导致孩子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认为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使家庭不再和谐了。孩子忽视了自己的重要性,而把父母的错强加在自己身上,转换成拼命的努力学习。
试想当他们发现父母的争吵与自己的行为无关时,他们会不会痛恨自己找错了方向?会不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会不会责怪父母的隐瞒和自己的天真?
就这样人们都在遗憾着、内疚着、自责着,如果说这些情绪没有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影响,又怎么能说得过去呢?
就这样大家一点点地在向“所谓的普通人”去靠拢,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每个人似乎都必须过着和别人一样的生活,才算是正确的。
然而大多数人正在过着的生活方式就是正确方式吗?只是人们心中害怕孤独的不确定,所以宁愿去接受一份确定的心烦意乱罢了,然后告诉自己“大家都是如此”。
04 给自己一个“我可以很优秀”的暗示吧
近些年三十到底能不能立的话题被炒得火热,在我看来,这只是内心的成熟度决定的,与年龄无关。也包括学业、婚姻、生育等哪有什么适合的年龄呢?有得只是人们的心理状态适合做那些事、能够从容地应对哪些问题而已。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纠结、困惑和痛苦,重要的是你怎样看待这些困境,每种困境都有可能打垮你、也有可能使你变得更强大。
当你一次次暗示自己“算了吧,我只是个普通人”“我真的无能力”“不行不行,这样别人会怎么看我”的时候,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
“普通人”也许是人们自己限制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模糊的定义,反之如果在遇到困境时,你能够暗示自己“我可以想想办法”“我可以尝试去解决问题”,那么事态就真的有改变的可能。
一句简单的心理暗示,可能是改变现状最快的捷径之一哦,你明明有很多潜力还有待开发,明明有很多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明明有些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创造一些价值,那么为什么不去激励自己尝试改变呢?为什么还要用“普通人”的来打击自己的信心呢?
05 小结
● 你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很可能会影响你如何看待身边的小事的心态,以至于忽略掉很多身边的正能力的人或事。
● 谁都可以普通或不普通,都在你的一念之间,所以不要给自己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的结论,因为这种定论必然会困住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称自己是普通人也许可能回避很多问题,但它真的不是面对挫折和挑战时常常拿来救急或自我安慰的借口。
● 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因为认定自己是普通人而觉得无能为力,而是要转念告诉自己你可以改变对自己的成见、可以尝试把问题处理得很得当。
● 与其常常劝慰自己很普通,倒不如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后者更有益于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