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卡西
1.引子
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搭客轮去了省城。暮夜里,一片黝黑深邃的江水;铺位上,一个欢欣雀跃的孩子。
然而,南京的酷热着实把我吓到了。母亲的同学领着四处游玩,瘦弱的我却几乎在艳阳下晕倒,吃不下睡不好,只想回家。
那是年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也留下了对南京的初始印象。
这周,在宁培训学习。课余和晚间无事,闲逛时拍了一些照片。老友看后觉着有些意思,建议整理成图文集,我应道:看心情。回来重新翻看后,感觉题材太窄。的确,活动范围不过方圆十公里,所拍内容有限,无特别之处。
往远了说,这么多年来南京也好几回了,不知怎的,印象似乎一直定格在少时那个苦夏,未有多大改观。这座城虽然不缺人文底蕴和自然环境,和杭州、成都等地相比,终是少了点灵秀婉约。走在街上,身后是猝不及防的汽车鸣笛;午休呢,对面音乐学院楼里,女学生不停歇的花腔练声当背景。
摄影:南遇北辞那么,偌大一座城,全然无东西可回味了吗?
不,立夏那晚,有“青果”和不期而遇的末小皮……
2.关于“青果”(简介资料整理改编自网络)
“青果”是一间“店”,一间门头上没有后缀的“店”,准确地说,“青果”是一个概念,一个文创空间。
创始人:唐宁军,银坤董事、首席策划、副总裁;1912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副总裁;方格智业机构创始人;更是一位深谙建筑学、美学、生活学、商学的骨灰级资深文青。
图片来自网络设计师:陈卫新,曾担任先锋书店、赛珍珠纪念馆等多个知名场馆设计。
图片来自网络成立时间:2011年。筹备近七个月,从“仓巷”老城区收集8万多斤老木头,1万多块老墙砖,将一家800多平方米的旧旅馆,加以精心装修和创意设计,手工改造而成。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文创空间内不仅设有茶饮简餐咖啡酒吧,同时可以从事多项文化沙龙活动——这也是“青果”运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继而发展成为涵盖各门类的“青果”品牌:
“青果里”客栈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菱角市
图片来自网络绿道驿站
图片来自网络氧仓连锁咖啡馆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未见山”乡居酒店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3.我眼中的“青果”
这次来南京,到“青果”走走是计划之一。立夏的夜晚,直奔主题。
地方算好找,大石坝路桃叶渡休闲街区内。
低调的门头与店招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
门厅里,还留着当年从老木头上拔下的钉子钉成的店招。
摄影:南遇北辞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一枚青果,世界是一方氧仓,而心是一座未见的山,这是唐宁军不断努力付诸于实现的念想。
人生因问题而产生意义。
摄影:南遇北辞拾级而上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朦胧的纱帘后隐约而见
匠人细细作画浑然忘我
摄影:南遇北辞文艺气息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摄影:南遇北辞
聊聊天
谈谈情
闲适惬意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窗外,秦淮河的桨声灯影
如此静静倚着就好
半字也多余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区域分工定位明确
有书可看
摄影:南遇北辞有鸦可涂
摄影:南遇北辞有歌可听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这里曾留下他们或民谣或摇滚的声音
万晓利
摄影:南遇北辞郭龙
摄影:南遇北辞大乔小乔(望见时想流泪)
赵婉辛
摄影:南遇北辞李志、郭龙
摄影:南遇北辞有酒可酌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不仅如此
有些遇见是精心设计
某些惊喜
却不期而遇
摄影:南遇北辞4.听末小皮
人物介绍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演出地点
在“青果”小剧场
可容纳五十人左右
小空间
拉近了唱作人与听众的距离
简单的布景灯光
历史感十足的木质地板
摄影:南遇北辞推近一点
摄影:南遇北辞年轻的粉丝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棉衬衣
老头鞋
裸妆
不以貌取悦
仅以才服人
简单到极致
这就是独立音乐人的范儿
北方人的洒脱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来的都是“末迷”
老友似的唠嗑
摄影:南遇北辞最早听到你
是在“花儿朵朵”
眼前的你
和当年蘑菇头黑框镜的模样
不一样了
成熟许多
《像风一样自由》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又怎样呢》,治愈系情歌
低迴的吉他
会讲故事的嗓
足以疗伤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远山》,写给父亲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那年我十八岁》,青春记忆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刚刚好》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全场和声
气氛真好
摄影:南遇北辞最喜欢这首《潘卡西》
经你介绍
才知道是一幅画
也代表了你的内心世界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侃侃而谈,聊音乐聊过往的生活。谈到做独立音乐,你笑得云淡风轻。特立独行背后,藏着多少关于资金、演出场地、创作灵感等方面的艰辛与困扰。
南京是李志的大本营和福地。国内有才华的独立音乐人缺吗?可是,又能找到几个幸运的李志?
你说爱旅行,随口哼唱了几句《旅行的意义》。陈绮贞即便是原作与原唱,知名度也远在你之上,但我喜欢你的诠释和表达,有种唱到哪游吟到哪的自在。
摄影:南遇北辞弹吉他已经十年了,仍觉得自己技术不够专业、和弦不够多,影响了歌曲创作的音乐性。但其间几番让音效师调节音频,看得出,是一个对品质、对自我要求很高;对听众极其负责的歌者。不由感慨:这个社会一直是这样矛盾着——最谦虚的,往往是那些最有禀赋才气的人。
《叶子风》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红太阳》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呼啦啦飞》
摄影:南遇北辞 图片来自网络另外还唱了两首最新创作的歌:《鹅黄色的雪花》,讲述底层民众的蜗居。抱歉,也许当时在拍照,另一首歌名没记住。
整晚听下来,之前网上的乐评还是客观中肯的:末氏小调有些不够特别,却非常能够潜入人心。曾经有人问过她,末氏小调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忧而不伤,无论中间有多少感慨的音符,但是最后都汇集到积极向上和坚强执着。”
和棚里录制修正后的声音比较,棚里清亮,比实际年龄青春些。现场则更质感磁性,正如你自己所说,歌词有画面感。可能因为感冒的缘故,中低声区稍有些下不去,不影响全篇。
总之,很庆幸你并非一个中空的录音棚歌手。多年磨砺,创作立意也跳脱出了小女子的儿女情长。独立音乐再小众,生存环境再困难,只要能赢得听友们的一丝共鸣,我想,末氏原创定能坚持下去。期待下一张关于佛教音乐的新专辑。
活动结束,窝在“青果”的沙发里来份夜宵。七十块钱门票的音乐,五十块钱的甜点,生活给予我们如此这般廉价的珍贵。
打烊出来等车,吹着初夏的河风,蓦然觉得这座城变得亲切起来……
摄影:南遇北辞 摄影:南遇北辞所以
记录下那些美好而真实的片段
每一寸逝去的光阴
也见证了
我曾来过
摄影:南遇北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