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由的人生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日本影片——《在京都小住》。
在东京生活的江东佳奈为了照顾受伤的舅公只身来到了京都。在京都生活多年的舅公大贺茂给了外甥女一份自己精心手绘的地图方便她在京都出行。这幅地图记录了一个对父辈而言韵味十足,对年轻人而言新奇特别的京都。谈笑风生,闲情漫步,只有小住片刻才能感受到京都深处的风情。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佳奈在舅公手绘地图的指引下,渐渐放下心中防备,融入京都。
这部影片乍一看就是一部“京都文旅宣传片”,实际上它也是一部“治愈心灵的人生哲理片”,但它轻松愉悦,绝没有说教,一点点金句如一家家百年老店般一点点住进观者的心灵。特别建议在你迷惘时,能和它结缘,或许它能带你拨开迷雾看到生命的曙光。
我们来听听各位网络大神的观后感。
网友“消逝的奥古斯都”说:“发现日本有好多这种清新风的旅游宣传纪录片,希望国内也能多拍一些。偌大的中国,要美食有美食,要风光有风光,要文化底蕴就有文化底蕴,可惜就是没人拍……”
网友“莫不是因为爱”思考了很多:“这个片子放大了宁静,很自然很和谐。同样的孤身一人,仅仅一线之隔,可能我们大多数人更易感受到的是城市的孤独和冰冷。这个片子很有味道,值得回味。1.文化:在弹幕里看到一句话,‘文明越厚重越沉淀的地方,文化、习俗才会越讲究’,但我们可能是中华文化最不讲究的一代,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现代生产的,身边已经没有一点流传下来的旧东西旧习俗了,甚至我们自己都还排斥这些消失的文化,此心安处是吾乡,没有让我们心安的东西,也就不会有让我们安心的地方,没有归属也就不会有宁静,更不会有认同,老东西越品越香,我们就是没品呀,我们的未来人可能比欧美还要空虚浮躁,至少人家还有个基督在信仰着,日本文创产品做得好,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讲究‘品’的文化,他们愿意为了一个杯子花时间和精力去打磨研究,仅仅只是为了让这个杯子喝茶好看,无他。2.殊与常:‘殊’代表美好的东西,我们要用最好的自己去迎接最美好的事物(这种仪式感能极大的放大满足感),‘常’是日常普通的东西,但常里面藏着‘殊’。3.讲究:讲究本质上讲的是安全感和厚重感,不变的东西、每天都做的事情,就是会让人安心舒心,仪式感也是一样,很多人抱怨穷讲究、讲究过头,其实不讲究、没有讲究才更可怕,当你无路可走无依无靠道心破碎疯狂寻找安全感时,你找的那个就是你平时的讲究,那个熟悉能带给你宁静的感觉,志愿者经历过地震,他明白水对于他和他周围人有多重要,敬水爱水使他很有安全感。”
王肾肾网友说:“我去年十月搬到京都,住在冈崎这里。早上晚上可以去南禅寺、知恩院散步,或者顺着哲学之道走到银阁寺。想见朋友就去出町柳或者三条打牌、喝酒。天气好的时候去鸭川旁边晒太阳,或者干脆去比睿、鞍马,甚至骑车去琵琶湖。我之前也在东京住过几年,深刻体会到东京真的是一座会吞噬人的城市,像是伦敦,其所展现的都市生活的理想模样与消费主义纠缠得密不可分。京都也有缺点,比如京都人说话是真的爱阴阳怪气,比如overtourism真的影响日常生活,比如公共交通是真的没有东京发达。但是它重新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情趣,而不是像东京一样在告诉我人活着就是为了找个班儿上。”
嘉尔米网友看到了自己:“感觉是另一个世界我的写照……当初想成为设计师现在却变成了制图员……每天坐在电脑前画施工图让从小喜欢的画画也变得厌恶起来……年到31了还是单身……兴趣爱好很多(养猫,玩游戏,养鱼养花,露营,徒步,追剧,摄影,搜集手工艺品),但是大多都是心血来潮被长辈说不务正业……”
东篱枫网友感慨:“私以为,日本动漫最令人沉迷的就是那种淡淡的温暖的感觉,是不遗余力展示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美好连接的画面和音乐。可惜的是最近几年的作品(甚至称不上作品)充斥着粗制滥造的爽文网文,导致我慢慢远离了曾经喜欢的日本动漫。没想到的是能在这样一部类似地方宣传片的影片里找回了曾经的感觉。明亮温暖的颜色,或俏皮或舒缓的音乐,简单而会心一笑的叙事,两位演员自然、没有很用力但又令人眼前一亮的演出,真的很喜欢。尤其是女主时不时看似有点突然有点夸张的笑,笑到我的心尖。‘60岁正是奋斗的年纪’和‘好好吃饭不要着急’并不矛盾。做好自己,找寻自己喜欢的事,如有余力,请对这个世界笑一笑。”
最后分享一些片中的金句——
“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去摸索寻找,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是你的自由。
明摆着的事,就不要都说出来了。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着干着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了,然后越干越多,快乐也就越多了。”
正视自己的失败,正视自己的平凡,快乐地上路,去寻找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