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向内书写(4月)-下
11、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晴
#阅读带来的联想#
阅读完《变量》,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生活和阅历,实在是太过于狭隘。
我是一个对历史没有什么兴趣的人。回想起中学时代学历史,于我而言,更像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学习的过程,实在是痛苦。
反观当时文科第一的学霸,就是一位很懂得寻找规律并且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好奇心的女生。所以,她不仅各科都学得很棒,从北大光华管理毕业后还去了美国深造,最后从事的,是艺术行业。
我不喜欢历史,和学霸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是,我的不喜欢,来源于我的“不好奇”以及缺乏寻找技巧的能力,而后者,导致我学的并不轻松,并进一步加剧了我的不喜欢。而学霸的成功,则是反例。
“喜欢做”和“做得好”,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但好多人,都因为自己的不喜欢,而将其变成了仅仅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既然是“不得不”,那自然没有了主动去探索的冲动,所以“做不好”,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和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较劲儿。而是说,在面对我们一开始不喜欢你的事情时,其实可以调整一下思路:如果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何不放下成见,用心去做?说不定,当我们用心并做出成就之后,发现这件我们原本不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这么有意思,甚至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额外的收获和惊喜呢。比如,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各种知识、资源,因为用心而成就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才能……
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其实亦如是。
能干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是一种莫大的福气。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养家糊口”。因为做的事情主要是为了生存而非“喜欢”,所以倦怠感也自然而生。有点追求的人,可能会看到“权、利”的份上继续向前,但大多数的人,恐怕就怀抱着“混”的态度草草度过职业生涯了。
如果说,学生时代我们对某一科目的不喜欢,影响的是我们可见的前程(能考入哪所大学),那么,在工作岗位上的浑浑噩噩,浪费的则是我们目不能及的“人生”——毕竟,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至少1/3的时间哪。
如果我们把握不好这1/3时间里自己的状态,那对生命幸福度的体验,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想起最近很热的“996”的话题。由“996”,又想到了前不久很火的那篇《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对于“996”,首先,作为一个秉承着“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理念的人,我肯定是反对任何公司将其作为硬性要求来制约员工的。但从有人愿意接受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尊重契约精神,自己选择,自己承担,也没毛病。
对“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这个观点,我倒是认可的。这种忙,是事务性的不断重复又难以得到休息的忙。这样的忙,让人没有喘息和反思、省察的时间和机会,自然,也不会有成长。而一个人若没有成长,那可不就离“废”不远了么?
综上:
☆ 喜欢不是干得好的必要条件。用心、投入地去做,大概率会带来额外惊喜。
☆ 开心地工作很重要。“境”,由心生。我们可以通过转换思路将“不得不做”的工作变成修行的道场。
☆ 混,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12、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晴转阴
#我可以#
我可以乖~
也可以
不乖
我可以精致~
也可以
粗糙
我可以矜持~
也可以
奔放
我可以认真~
也可以
敷衍
我可以真诚~
也可以
虚伪
我可以强大~
也可以
柔弱
我可以爱~
也可以
恨
……
最最重要的是
我可以~
做最真实 完整的
自己 ❤
13、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晴转阴
#大师#
昨天读曾奇峰的《幻想即现实》,看到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我们如果感觉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伍罡说: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止不住涕泪横流,如果不是怕引起邻居误会,真想仰天长嚎两声。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给自己设了多少套,挖了多少坑,怨天尤人,原来全是自作自受。
哈哈哈,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这样的人感慨,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也出现过不止一次两次。
奇峰老师的话,诚不欺我也。
再仔细一想,这话,不就是ABC理论的通俗版解释么?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别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的态度要差,是A;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就是C。但,别人对我的态度低于我的预期,并不必然会引起“受到伤害”的结果。因为,可能是因为他此刻自己心情不好等客观原因,而根本不是针对我呀。所以,二者之间其实是通过“我怎么看待他对我的态度低于我之预期”这件事情而联系起来的。这个怎么看待,就是B。
所以说,真正优秀的心理学家,并不是要跟大众讲什么理论,拽什么专业词汇。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传播给大众,并由此引导大家转换思路,提升心理能量和幸福指数,才是真正厉害的大家。
因为心理学知识,若不能普及,或者让大家因为觉得太过于高深有难度而难以践行,那么,也就失去了它最大的价值跟意义。
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在学习中践行,在实践中体悟,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状态,真的是一件非常愉快而有成就感的事情。
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这种成长的喜悦。:)
14、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晴
#简单#
简单,是一种状态。
简单,也是一种力量。
今天看连岳针对对前几日一位读者留言的回复而引申出的一篇文章。那位读者认为连岳针对另一位苦恼于丈夫坚信房价会跌因而买房受阻的女读者的留言而提出的方法未必奏效,连岳直接回复“只能采取强硬方式,表面上似乎不讲理,我反正就是要买。”大概觉得这一句话说得不够清楚,或者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此有了这篇《如何用不讲理的方式买到房子?》。
文中,连岳说“只要我们没有伤害他人,那么,把事情做成是第一位的,讲道理可以做成,就讲道理。有人听不进道理,但诉诸情感可以做成,就用情感。除了极少数病人无法沟通,人都有其独特的沟通方式,对他研究得够,就能对话。”
“把事情做成是第一位的”,这句话一下子戳中要害。好多时候,我们纠结于过程,纠结于“我如何才能说服你”,纠结于这样做是不是最好的方式……这个繁复的心理考量过程,会很大程度上磨损那个结果的重要性,而使人将过多的精力投入于无关紧要的琐事中,甚至最终影响事情的成败。
这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幸福”,是获得内心的平静,那么,外部的事物、他人的态度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影响到我们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要的是什么。除此之外,其余的皆为旁枝末节,是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来使避免其对自己构成实质性的影响或伤害的。
因为这是一篇有关买房的文章,所以留言中有很多关于自己买房成功或因犹豫而错过买房时机的经历。我发现,那些不顾家人的反对而买房成功的人,大多是比较“简单”的,即,买房这个目标如何实现为最大,至于家人的反对、自有资金是否足够、房价未来走势、当下利率是否合算等因素,都不会拖住他们买房的脚步。反观那些失败案例,则多是因为家人或别人的相左意见而犹豫不决,最终导致错过机会。
那些失败案例中的主角,他们有目标吗?有。但是,他们过于复杂,不但想实现这个目标,还总想着以最优的方式达成此目标。此刻“把事情做成是第一位的”就变成了:把事情以最优途径办成是第一位的。看起来没毛病啊,多一个定语,却可以把效果最大化。但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认为自己有‘’把握最佳时机,选择最佳途径”的能力。结果往往是,经历一次又一次“早知道”的悔恨。
我想,但凡能成事者,其实多少,都是因着这份“目标最大”的“简单”。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做过多的假设和考虑,则容易导致还未开始行动便已畏首畏尾,最终陷入被动的状态。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设想”出最周全的方案并保证毫无意外毫无差池地执行它。
今天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到黄继光纪念馆进行了参观。我想,黄继光在做出以身堵机枪的决定时,也是因为怀抱着“要完成占领此高地”这一“目标至上”的“简单”。如果他开始考量“如果我牺牲了,家里人怎么办?”“我才21岁,生命还有那么多可能……”“为什么会是我?”之类的问题,那么,很可能就在犹豫中丧失了扭转局面的最佳时机,而结果,可能整个中国甚至世界历史都将发生改变。
当然,“简单”不等于“莽撞”。不是说,我只要心中有目标,那么埋头去做就好。如果目标是“我要当神仙”,那么即使你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法实现的,反而大概率结果是因为沉迷于“修仙”而影响了现实生活,甚至可能被当成妄想症患者而送进精神病院。
‘’把事情做成是第一位的”那个“简单”的前提,是此事可行,且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在这个前提下,即使遭遇很多阻抗,即使达成的路径并非最优,即使过程一波三折……在目标被达成的那个愿望和可期的成功之下,都是不重要的。
方法有没有最优?在我看来,是没有的。只有最合适和更优。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简单”的精髓在于:即刻行动,在干中学并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无限地接近并达成目标。
因为——
错了可以改。
但若迈不出最初的那一步,则永无成功可言。
15、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晴
#不那么认真#
今天,我在群里说起自己对书,就像大猪蹄子——看到漂亮的(好的)就想娶(买)回家,结果好多连一次都没有宠幸过,就被打入了冷宫。
卓蕾姐开玩笑说:感觉你和猪猪很亲近,一有事就和猪猪挂上钩了。(上一次我说自己吃东西没有节制的样子,很像猪八戒)
哈哈,我知道卓蕾姐是在开玩笑,说得其实也没错,但在看到这条信息的第一反应,是“捂脸”那个涵义丰富的表情。
然后,就开始想,怎么回复比较好呢?最开始想的是顺着卓蕾姐的话说:对,我就是精致的猪猪女孩儿~ 后来再一转念,略带调皮地“夸”了卓蕾姐一句:哈,这都被你发现了。配上一个“机智”的表情。
这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从中,我还是看到了自己的一些改变。
回想起几年之前,有一次邻居群里一位关系较好的邻居发了一张小女孩的照片,然后问大家像谁。相对熟悉的人直接说像我。
那个女孩,其实很可爱,很朴实的那种可爱。
但我就不乐意了,觉得自己哪有那么“憨”?于是,极力想要否认。
这里面的内在动力大概在于,在我眼里,对方是不够“好”的(跟我想象或者期望中的自己不匹配),所以,你们说我像她,即是在说我不够“好”。而我,不能接受或者说不愿意接受别人眼里的自己和自己期待中的自己差别,即:不接受自己的不够“好”。
还有一个原因,对于邻居本是出于好玩儿的一番别人过了就忘的言论,我较真了。
于是,在群里另一位相熟的邻居说“简直和喵喵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怼”了回去,“我觉得还挺像你的呢”。
对方是个我一直很佩服的文艺女青年,智商情商都高。她立马回复:“真的吗?好开心呀,这么可爱!没错,这就是我嘛。”
当时我就如同被反打了一闷棍,原来,还有这种操作?!原来,还可以这么轻松又“不正经”并且让双方都感到很舒服地化解这类(在我看来)有些尴尬的问题?
太过于认真,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一个特质。
也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或是学习、工作任务时,总是容易因为太坚守“认真”而变得死板无趣。
但幸运的是,我一直都是个‘’好”学生。会留心观察,也会在往“做更好的自己”之路上不断学习、调整自己。
更幸运的是,我接触到了心理学,并且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又由于对心理学的爱好,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并认识了好多不一样的人。在他们的带领下,从他们的言行中,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多彩。而这份多姿,也引导我不断发现、开拓着更美好的自己。
所以啊,即使“猪”常常容易和“蠢、笨、懒”结合在一起,但,现在的我更容易看到它的可爱之处啊。
在面对别人说我喜爱猪时,也能够立马get到这其中的善意,并且以自己的(和文艺女青年邻居相似)方式巧妙接住。
这里面的逻辑转变在于——
我对自己的接纳度高了许多,因此不再紧绷着弦认为别人的评价多是“评判”;
我对自己的喜爱度提升了不少,因此对自己更加柔软,这份态度投射到外部世界,使我在面对他人对我的“陈述”时更能以善意相待;
我的人格更加稳定了,不再(全部)依靠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己是什么模样,所以别人的评价分量减轻,那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大家开心就好。
这种感觉,多棒啊。:)
16、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晴
#轻#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所以,就写写有关书籍的那些事儿吧。
每年的这几天,都是各大电商图书促销的日子。另外一个促销日,是双十一。
我是我家的买书主力军。主要给自己买,其次是给孩子们。
所以,我的购物车里,总是躺满了我想读的书籍。
然后每每看到促销,就有忍不住剁手的冲动。
但其实,我的阅读脚步是远远跟不上买书的速度的。
目前书柜里躺着的那些尚未拆封的书,大概还是前年、亦或是上前年读书日活动时买的。
这还不加kindle里那些不断在增加的待读书目。
可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我听到好书就想入手的冲动。
喏,上周对发出了灵魂拷问:是买呢?还是买呢?还是买呢?
周末望着满书柜的书,决定放弃这个念头——还是要负点责任,把已经拥有的书籍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才行。
但是昨晚,一看到京东上有领神券的机会,那颗心又开始蠢蠢欲动。甚至熬夜到了12点,只为领一张券。
领到之后,又花了好长时间选书,企图以最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最想读的书。
接近1点,终于下了单。
但内心,还在挣扎:一堆书在等着我呢,再买,其实压力也好大。
纠结再三,没有点付款键。
为了不浪费大好时光,在等待的时间里,我打开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心想等买书这事儿搞定之后就关上睡觉。
没成想,书最后没买成,却把电影看完了。
彼时,已是凌晨两点。
真不知道自己折腾个什么劲儿。
囤书,大概也是我的一种癖好吧。
有点像囤零食,反正必须要有,且不能断,不然心理就会不安。
结果呢,虽然比吃零食好一些,有每天在坚持。但碍于时间所限,阅读的进度,实在算不得快。
我想,从本质上来说,囤书、囤零食以及吃饱了不能停,都有“贪多”的心理因素在其中。
这种“贪”,有匮乏感、不安全感,占小便宜,以及不自信在里面。
经过上次原姐的开导,我已经不太纠结于这是否是个“问题”了。但我觉得,这种“贪多”,其实在无形中也给自己增添了些许负担——零食太多,来不及吃会坏掉,因此常常会在临期之时让自己或家人抓紧时间吃掉;吃饱了却不停,胃会过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囤书,会让未读的书目越来越多,让人有喘不过气之负重感。而且,人的认知以及兴趣点其实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的,今年我特别想读的书到了第二年,可能已经对我失去了吸引力。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为了读而去读,从动力上来讲未免使阅读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初始的轻松和愉悦感。
所以啊,现在推崇的极简生活,断舍离,从心理层面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世界很丰富,我不需要紧紧抓住及占有自己此刻想拥有并能获得的一切。
那些暂时不属于我的东西,他们不会消失。他们就在那里,等着在我需要时为我提供服务。
食物如此,书籍,也如此。
而我,也具备能力,在任何需要他们的时候,通过付出金钱或智慧的方式,获得他们。
17、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晴
#爱#
自从4月8日收到网购的绿植以来,我的栀子花,就在干渴或饮水过饱中切换。
但,这并非由于我的懒惰。相反,这一次,我真的非常认真地在关照它。
所以,问题在于,自己实在是太缺乏经验,因此把握不好浇水的频率以及,度。
既然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养好这两株植物,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时间来观察他们。
绿萝还好,相对比较省心。
但栀子花,对我这个新手来说,实在有些难度。不过这次,我不泄气,也不懊恼,反正新手都是要经过练习甚至失败,才能够变成熟手的嘛。所以,就不断地调整、摸索呗。
因此,每当看到栀子花有干枯或者坏掉的叶子,我都会小心地用剪刀将其修剪掉。
每每这时,我总是会想起去年书写营里我们关于养植物的感受。
当时我说,每次我看到那些因为我疏于照顾而状况不佳的绿植,总是会很自责,然后照旧;铧姐则面对自己久不呵护的植物依然顽强生长的状况,感慨道“在没人关注的地方,谁还不是努力活出自己的模样。”(大意)
这个差别让我印象深刻,恍若昨日。
现在,我面对我的栀子花上那些枯叶时,已经不再有自责之情。
一来,因为我没有忽视她,而是怀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小心地呵护着她。尽管方法还有很多待改进之处,但我也一直在根据她的情况不断地调整着;
二来,大概因为学习有所成效导致自体坚固了些,现在没那么爱往自己身上揽责任了。因此,面对那个别的枯枝败叶,只是觉得遗憾,却没那么自责——不也有好些枝叶长得好好的么?优胜劣汰,对哪个物种,甚至对同一株植物上不同的枝叶,也都适用哪。正如每个人都有ta的特点和脾气,植物(包括同株不同枝)也是一样。所以,在没有办法根据其特性来区别对待的时候,就……尊重吧——不为其没按自己的理想发展而苛责对方,也不因此而将责任归咎于自己。
养植物如是,其实育儿,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负责,更要用心——根据孩子的个性、发展阶段进行教育方法的调整;
要尽力,但又不能控制孩子的发展方向,而需要更多地尊重孩子最原始的生命力。
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发展,都不会差。即使不一定能“飞黄腾达”,也大概率能拥有充满活力又有平实幸福的人生。
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只用心却不知调整,不但要尽力还试图控制,结果导致亲子关系糟糕不说,还严重影响了孩子对自身的认识以及能量的发挥。
☆ 负责&用心
负责,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但,能用心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却不太容易。
因为“用心”,意味着“看见”,意味着放下父母的权威感而更多地关照到孩子的特点、情绪以及想法。孩子的成长意味着“变化”,而父母针对这种变化所作出的调整,却极有可能会否定之前自己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系列认知。对于人格不够稳定不够自信的父母而言,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很可能会因为这种“否定”而被“摧毁”。为了逃避这种恐惧,他们宁愿当个“睁眼瞎”,一心捍卫自己的完整。
面对孩子的“不配合”,这类父母还会对孩子发出灵魂的拷问: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为什么还这么不长进?!
如同我依照自己的理解去给栀子花浇水、施肥或是晒太阳,却并不观察她此刻是否缺水、缺肥或是缺光照,然后面对她的日渐枯萎,我满心委屈: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为什么不但不开花反而还在慢慢死掉?!
花尚且需要因势而养,更何况是生理和心理结构都更为复杂的人呢?
依据客体关系理论,‘自体总是在寻找客体,“我”总是在寻找“你”。人在关系中,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客体。尤其是婴幼儿时期。
因此,在婴幼阶段,父母有责任当好‘’孩子的镜子”,更多地与孩子互动、反馈。父母的正向反馈,是孩子建立起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信心的重要基础。同时,学会观察孩子这一面“镜子”,并根据“镜子”所呈现出来的景象适时调整自己的言行、教育方法,是父母一生的功课。
☆ 尽力&不控制
尽力,是用心的延续。而用心,是尽力的前提。
因为,唯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奔跑,我们才能确保达到目的地而非南辕北辙。
尽力,是针对过程而非执着于具体结果。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的结束,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只要大方向上没有问题,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因此,若太过于看重结果,并要求孩子必须达成家长理想中的目标,那么,即使家长在正确的道路上尽力,这种企图控制的心理,其实也是给孩子的人生设了限。而这,也违背了“用心”的初衷——因为爱,是因为眼前这个“人”,而非对方所为。
18、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什么都不想写。
19、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晴
#爱#
一个人做什么,比他说什么更重要。要知道,追求认知正确,是为了得到正确的行为。既然有了正确的行为,该有的已经有了,就不必再强求他承认错误。那样就变成批斗了,会让一个人不舒服。他更难地做了正确的决定,最后还被批评,那并不公平。
这是连岳今天的推文《积福之家必有余庆》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让很多读者都有醍醐灌顶之感。我也不例外。
什么样的爱算是大爱?按连先生的说法,即使不能认同你的观点,但也愿意任由你去做某事,这样的爱,即是大爱。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所谓的“虽然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为了满足你的心愿让你开心,我愿意妥协”吗?
能够以这种方式来表达爱的人,除了对对方是真爱外,也有着一颗能够感受对方之感受的同理心,以及“我所做的都只为了让你幸福”的豁达与包容之心。
想起在《女儿们的恋爱》中,沈梦辰谈及某次和杜海涛闹别扭两个月都没有联系,最后是自己主动去找杜海涛才又和好的往事。在节目中,沈梦辰问杜海涛:如果当初我没有来找你,然后我俩就分手了,之后我又跟别人好了,你会后悔吗?
杜海涛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别:如果你幸福我就不后悔,如果你不幸福那我肯定会后悔。
这个回答, 让梦辰和朋友们都感动不已。
这,就是所谓的真爱吧——以你的幸福快乐,为判断某件事情是否值得的最重要标准。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以爱之名,做着控制对方的事情。
虽然从本质上说,所有的爱都是“有私”的,但,若这份“有私”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前途,只单方面地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那,这是索取而不是爱。
爱是相互、平等的。
爱是两个人同时望向对方并朝对方靠拢,然后在肩并着肩看向同一个方向。
任何企图控制你的人生的行为,都不是真爱,更遑论“大爱”了。
所以,珍惜身边那个愿意为你妥协的人吧。
看到ta,感谢ta,宠爱ta。
20、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晴
#记第一个没有江江陪睡的夜晚#
前天,即星期五晚,小宝跟着婆婆回了老家。我和他,第一次分开整个晚上。
对于和孩子的分离,一直是我有着很严重的焦虑情绪。简直是舍不得和他们分开一天。大宝马上就5岁半了,但是除了我在医院生弟弟那晚没在他身边,从来没有和他分开过一晚。弟弟下个月满三岁,也还从未分开过。
对于好心的三姑六婆们的“带回老家我们都可以帮着带”,我从来都是紧张多于感激。我的孩子,我就要在自己身边带着。尤其是学了心理学了解了婴幼儿时期对一个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再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和感受,就更加无法认同那种长期把孩子放在老家由父母带着的家长。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我知道存在但并未(或者说害怕)深究的原因。
所以,每次一听到妈妈或者小姨,亦或是那些不想干的亲戚们的半认真半开玩笑的“把孩子带回去”的话,我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有一种,他们企图跟我“抢”孩子的恐惧感。我无法否认,自己坚持母乳喂养,一方面是因为相信母乳科学,另一方面,也有心理上以此来抵抗他人想要分离我和孩子的“企图”。
我妈以前说,我这样子,以后会越来越和孩子分不开。但我在意识上,其实是清楚的:现阶段的亲密,恰恰是为了将来在他们自主想要独立的时候,我和孩子们都能够更安心地面对这种分离并踏实地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相反——小时候做“潇洒”的父母,长大后却舍不得孩子独立——如同我的妈妈。
当然,后面这句话我是万万不敢当面对妈妈讲的。
曾几何时,我也因此而对她心生抱怨。但是现在, 我也成长到足够理解妈妈当年的难处以及她的无觉知。这份‘“恨”,已经在一次次的探索和痛苦中,慢慢地被更深的爱,融化了。
我总觉得,孩子的成长,就是和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因此,总觉得在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好好珍惜和他们之间的亲密,都是不够的。
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知道婴幼儿时期和父母建立起的良好关系,会为孩子的整个人生以及亲子关系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有以此方式来疗愈童年时迫于现实压力而常常和妈妈分离的那个充满了不安全感的自己。
抚养孩子的同时,也在抚慰我的内在小孩。
因此,在面对孩子要被其他人带走这件事情上——哪怕只有一天,我都会非常的恐慌并且充满抗拒。我害怕的,并不全是现实层面自己和孩子的分离,可能更多的,是在害怕自己的内在小孩和母亲的分离。
但我其实也知道,面对和孩子的分离,是迟早的事情。
孩子慢慢长大,肯定会是想要离开父母,去探索更广阔的的世界的。而且,弟弟马上就要彻底断奶,这种“分离”,也会很快发生。因为相比起在保温箱里待过的哥哥,弟弟内在有着更强的安全感,以及对外界更强烈的好奇心。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我常常在做这种分离练习——假想孩子们跟着婆婆爷爷回了老家,我和先生在家过着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
感觉怎样?有些许轻松,又充满牵挂。
当想象结束,回到现实层面,还是觉得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希望孩子们在小学前,就一直待在身边呀~
他们的每一点成长,每一份快乐,每一次烦恼和碰撞,我都想陪伴和参与。
在这种“用力珍惜”和“明知不可能”的纠结之下,当周五晚上妈妈准备出发回老家之前,弟弟吵着要跟着婆婆回去的时候,我内心也充满了冲突。
我舍不得孩子,但我又不希望孩子难过。
我觉得自己不能那么自私,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意愿,就应该尊重他。不然,我跟曾经那个不想我独立的妈妈,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即使非常地难过,甚至有点心痛(一点儿都矫情,真的有这么严重!),我还是答应了孩子。
看着弟弟跟着婆婆开开心心地离开,我的心里,却空落落的。
那天晚上,出差好几天的先生回来了。没有看到小宝,他也有些失落。不过比我好多了。
看到他,我忍不住开始诉说自己的难过,说我好舍不得。
晚上妈妈打电话来,小宝高兴地叫了我一声,告诉我他们已经到了。然后妈妈跟我聊了几句之后问他是否还想和妈妈通话,小家伙果断地说:不。
我好失落呀。
他真的,都不会想我的吗?
但其实回想一下自己小的时候,当希望跟着其他家人或朋友离开家去玩儿的时候,可曾很想念自己的父母?好像也没有。至少,刚开始的那几天,这种想念是很淡很淡的,淡到几乎意识不到。
如果这时,父母打电话来多说几句,可能自己还会因为打扰了自己的玩乐时光而嫌烦呢。
所以,弟弟的表现其实再正常不过的。
有问题的人,是当妈妈的我。
我知道。但是,我一直在回避。
但这次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机会去直面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分离,其实是我自己“盼”来的。喏,我做的“分离练习”,不就是一种证明么?
那天晚上,我过得很不开心,甚至是难过。
对着先生,对着大宝,都忍不住说了好多次“好想江江啊”,甚至还哭了几次。
但我有个好先生,他没有嘲笑我,而是跟我打趣儿:那我送你回去?还安慰我说:你应该庆幸。你想想那天在游乐园,如果江江真的丢了怎么办?他跟着婆婆去玩儿,多开心呀。而且明天就回来了。
我还有个好宝贝,他会跟我共情,说:我也好想弟弟哦。弟弟什么时候回来?看到我流眼泪了,他就跑过来抱抱我,然后继续玩儿他的,再爆发出天真无邪的爽朗笑声。
那晚,很晚了我都还不想睡。对着手机里弟弟的照片,亲啊亲啊亲不够,就像平时他挨在我身边一样。我说:今晚我肯定睡不着。
事实证明,我睡了一个五年来最香甜最踏实的觉。第二天清早精神焕发。
周六,大宝要上英语课。因为睡得好,所以我们也都起得早。
咦,没有弟弟在的早上,要从容自由好多。
我洗漱完毕,和大宝一起吃罢早饭,离上课还有接近一个小时。于是,我们又各自看了会儿书,甚至还把当天大宝的认字功课完成了。
大宝度过了一个完全拥有妈妈的上午。我俩对这个许久未有的经历,都很满意。
中午,先生带着我、大宝和小姨,去了一家新开的火锅店吃火锅。
没有弟弟需要照顾的火锅,吃得那叫一个爽~!我举杯,开玩笑地说,庆祝这个没有江江搅局的火锅!然后感慨,好久没有这样的“四人行”了——毕竟,上一次我们四人外出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快吃完的时候,妈妈打电话来,说他们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我们都很开心。
吃罢就直接去了地铁站接他俩。
小姨先到,看到弟弟出来了,高兴地跟他挥挥手。弟弟很淡定。
我和大宝在后面一点,看到弟弟,我开心地叫了他一声。小家伙看到是我,立马甩开了婆婆的手,飞奔着朝我跑来,兴奋地喊着:妈妈!妈妈!
虽然一直嚷着不要回来,但一看到我,还是激动得不要其他人抱。
那一刻,真是太美好了。
想起和爸爸关系特别好的表妹小时候也是如此,在我家玩儿得再开心再说着“我不回去”,当舅舅一出现在我家门口,便会飞奔过去紧紧搂住他的脖子,然后开开心心地跟着他回家了。
对小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和妈妈爸爸的爱,都很重要啊。
弟弟回来之后,家里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但我,对他不在家的那十几个小时,莫名又觉得有点怀念是几个意思?
看来我的不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愿意面对“变化”。
但是,如果不去体验去经历,又怎么知道另一种体验?
这次短暂和孩子的分离,让先生有了“教育”我的资本:你要知道,孩子是会离开你的。所以啊,你要对我好一点。
哈哈哈,道理都懂。可是平时,确实是更关注孩子一些呢。
武志红曾经对亲子感情有过一段很精辟的描述,大意是:注定要分离的,就不要让ta成为最爱。
我开始认真地,用心(而非用脑)去思考这句话了。
感谢我的孩子们。
大宝,给予了我无条件的爱和信赖,也让我体会到了被人依恋和需要的价值感和快乐。
小宝,则用他自己的方式,再次向我强调,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长大了,就会想要走向独立。而这并非要“抛弃”爸爸妈妈,而是,因为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而想要更多地向外探索。这种探索和爸爸妈妈的爱,都无比重要。
感谢我的先生。
之前,我一直以为先生爱孩子大于爱我。
但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对彼此,都很重要。
21、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晴
#忘#
昨天,觉得自己有好多想写的。本来因为快放小长假了而觉得浮躁懒惰,不想动笔,但最终还是写了一篇在前两天对我影响深刻的小事件——江江第一次离开我整个夜晚。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但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一来因为已经写了一篇了,二来觉得没有必要。
然后今天,我就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这两天看《生活大爆炸》第六季,好好笑啊。真是笑得我整个观剧过程都合不拢嘴。今天中午看到第10集了,才发现自己以前居然看过!我是一个不喜欢跳着看电视剧的人,所以我可以肯定,这至少说明,前10集我之前都看过。但是,我却浑然不知!
显然,之前看过的,我已经完全忘了……
上周连岳在文章《地上有真金,为何你捡假币?》中分享了自己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的习惯。并说:“有些记录是没用的,有些记录很长时间后才会起作用,有些想法与观点,像谷物一样,几个月后才会成熟。但随着这类笔记本的积累,个人的思维图书馆就建立了,所以我从不担心明天没东西写,思维在,笔记在,就有东西写”,“所有基本功都是这样,朴素无华,简单枯燥,单曲循环,可一切丰富,都由它们构成。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是从进了小学学会写字的那天起就知道了这句话。但是,真正践行的人,又有多少?
我们总是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事情,还用得着写下来?
事实却一次次地打我们的脸。
无论是领导布置工作时的记录让我更清晰更完善地完成工作,还是学生时代留下的一本本日记让我可以随时追忆自己的青春年华,亦或是近两年来在简书上的书写让我的成长“有迹可循”……记录的好处,言不尽。
但我依然还是心存“侥幸”。有些时候是因为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过于自信,有时,则是因为那个瞬间的思想火花自认为还不够精彩,但过后需要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坚持学习、记录,都是不容易的。
更不容易的是,学了之后能有所得,既有输入也有输出;记录之后能有所用,既是痕迹也是成长、前进的一步步走得稳稳当当的阶梯。
以后,要多捡真金。
22、
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晴
#关注,可以主动求#
昨天晚上,因为大宝的咽喉炎导致其耳朵不适,凌晨12点痛醒了开始哭闹。我抱着安抚了一会儿,心想等孩子睡一觉起来,兴许会好一些。等熬到天亮,也好去医院看医生。
结果我都迷迷糊糊睡着了,还一直感受得到大宝在身旁哼哼唧唧地辗转反侧。我看看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这意味着,这孩子已经疼得觉都睡不着了!而且他也没有要我陪着他,只是自己在那里难受。想到这里,我觉得好心疼,一下子毫无睡意,决定带着他去看急诊(先生在出差中)。
到了医院,如我所料,医生诊断为中耳炎,开了头孢。
我不记得大宝之前是否有吃过头孢了,所以遵医嘱先在医院喂一次药观察了大半个小时才回家(中途还发生了喂药方式不当导致吃完孩子就呕吐了,然后又去12楼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再次给药的事情。结果是再次喂了药)。
这一趟折腾下来,回家再次躺在床上,已经5点了。
嗯,我还可以再睡一个半小时。
6点半,闹铃刚响过,先生的电话就打来询问是什么情况。因为他是我的滴滴紧急联络人,所以估计是醒来后看到了我半夜出行的记录。
我解释过后,他问了孩子现在的情况,听到孩子吃了药后好些了现在还睡得香甜,他放心了,准备挂电话。
我说:你都不关心关心我?正在说着,他已经挂了电话。
哼,我立马发了条短信过去。他回:你又没有什么问题。
我说:老公不在家,自己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其余时间就在安抚娃,带娃看病,哄娃睡觉中度过,然后一早就被电话吵醒,结果人家只问孩子的情况,一句关心我的话没有,等会儿我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心去上班挣钱……你觉得这是你的老婆应有的待遇???
然后我得到了,三个拥抱和三个亲吻。
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句“辛苦了”,但我还是,满足了。
一致性表达,不自己做“内部斗争”,我觉得自己进步还是挺大。
前天才看完的《幻想即现实》中,曾奇峰论述“为何别人不理解你”,他说——
如果你经常觉得别人不能理解你,你就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这些原因,要分析也不难。由浅及深,不外乎以下四种:
首先,是因为你没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或者你告诉了却没有说清楚。
其次,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并不想让别人理解你。
第三个别人不理解你的原因是,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
最后,还有一张情况,就是别人已经理解了你,甚至在某些方面对你的理解,比你自己更全面、更深刻,但你却不知道,还在那里为别人不理解你而伤心。……所以,对于别人哪怕显得像是“误解”的看法,也有仔细思考一下的必要,而这种思考也许会给你带来惊喜。
像我以往那种,觉得“你爱我,即使我什么都不说,你也应该明白我想要什么”,然后一边沉默一边在生着闷气……现在想来,不就是那个最浅层次的“首先”么?真是幼稚啊。
那是“伤敌0个,自损1000”的做法。
现在这样多好,想要什么,就直接说什么。
清清爽爽,干净利落。
我爱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