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品经理的第一课@IT·互联网创业

产品与运营的未来

2017-03-06  本文已影响165人  blueYork

都说产品汪和运营喵是相爱相杀的一对。

运营同学经常抱怨:产品策划的太烂,简直没法跟用户解释;产品同学时常爆粗:出了个这么傻逼的运营方案,简直是虚耗人力。

你也可能经常上演这样的独白:

明明是运营的工作,产品为什么要管?明明是产品的功劳,运营居然站出来领功!

你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吐槽与困惑,说到底是受困于一种狭隘思维。

1,产品与运营的狭隘现状

我过去十几年在形形色色的公司都呆过,基本上每个公司每个职位都有相对的边界,而在任何一个职位上做过界,都是给自己挖坑的高危行为,对于产品岗和运营岗来说也是如此,总之踩过界不是什么好事情。

另外,关于产品和运营哪个职位更有钱途,业内的争论也此起彼伏,三节课的黄有璨在《运营之光》中就大声疾呼,当下运营被严重低估了,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未来的互联网应该由运营来驱动。

我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喜欢直接观察在这两个岗位上做得好的人,结果发现这些人都相对全能。比如产品做得好的人,同时也是运营牛人和技术控,其实这些人的秘诀是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能给其他团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往往来自跨团队的表扬更能增加你老板对你的信心。

总之,公司为了分工可以设置狭隘的岗位,但你别傻傻分不清,别狭隘的去定义自己的未来。

2,产品与运营的能力模型趋同

在腾讯,产品经理分为产品策划与产品运营,但从能力模型上看其实这两个职位是非常趋同的,主要集中在需求管理,项目管理,数据运营三大块。

产品策划如果只专注在需求管理,往往会缺乏量化的反馈,产品的设计本来就仁者见仁,你的老板很容易因为一个外行的一句闲话而挑战你的设计,而如果你能够通过数据反馈告诉他,使用了你的设计之后,跳出降低了,日活提高了,老板自然会乖乖买单。

产品运营如果不顾产品定位和用户体验,只盯指标做数据,往往会误入歧途,最终走火入魔。

这两年关于产品和运营的书如雨后春笋,说明这两个职位的能力模型和方法论已趋于成熟,一些先知先觉者已经同时打通了三大块能力模型,而在硅谷,拥有相似能力模型的人有另外一个称号——增长黑客。

3,产品与运营的未来在于增长

我始终觉得,不管是本科选专业,还是毕业找工作,都是对人性的巨大限制。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不断进化的。只要目标清晰,是可以承担更多工作的,想想产品经理也是从无到有的职位,再过二十年,或许没人再提产品和运营经理了,大家谈的都是增长经理。

增长经理其实就是产品与运营的组合,先从产品维度验证关键用户行为,再从运营维度拉新,激活,留存,收益和推荐。

增长,本质上就是一套端到端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

4,稀缺造就利润

假设大黄和小黑同在马路两边摆摊卖油条,大黄每天只在早市上卖,下午喝茶打麻将,小黑养家压力大,每天多工作3小时到中午,请问谁的利润率高?

虽然小黑表面上多赚了些钱,但实际是以付出更多时间资源为代价的,本质上他们利润率是一致的。

这样的例子职场上到处可见,但愿你不会被你老婆抱怨,天天加班拿的钱折算下来却没有在事业单位的隔壁老王高。

但有一些人,他们工作时间和你差不多,却拿着高额薪水,这样的人一般来自两类:一类是深耕某个领域的行业或技术专家,另一类则更为常见,是横跨多个领域的跨界者。无论哪一类,他们都意味着稀缺,而稀缺造就利润。

增长经理同样是个稀缺职位,因为它横跨多个职能:市场营销,产品策划,产品运营,工程测试和商业智能。目前全世界这样的牛人不会超过100位,而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都在挥舞着美金大肆搜罗这些人(可以自己去找JD)。

最后,我想作为已经看到产品和运营未来的你,肯定会问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这样一个稀缺的人呢?

我想说的是,先把自己的定位做好,尽早形成自己的产品思维框架并持续迭代,然后按路径去刻意练习稳步扩展,坚持不懈,最终定能与众不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