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导员留洋带回的“思想干货”该不该通吃?
近期,我们和蔼可亲的导员耿耿从美国进修回来了,当然,也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思想干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哈哈……耿耿留洋一圈回来,在我眼里,一直喜欢他身上的那件可爱的枣红色毛呢大衣变成了一件酷酷的皮夹克,乖乖嘞~真是不仅思想大飞跃,连外貌也改变的让人眼前一亮。真是人到中年就会有股其他年龄段比不了的那种“敞亮的挑战性的精神”。确实得给他个赞。用皮衣吸引我们的眼球,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重点在后面呢。接下来,就由我这个“耳朵”用浅显的语言给大家来点思想干货杂谈吧。
杂谈主题,当然是围绕他老这次出国归来对在美国生活,教育,人们素质思想方面的见解。在我的理解范围内总结为:推崇美国的某些方面“所谓的民主性”,作为学生的我们,该不该完全照搬呢?
(一)“生活观”――美国的生活很温馨。
耿耿说了:在外归来,最大的感触是,在美国,那里的生活确实是用轻松、温馨来形容的。大致是这样的的:那里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限制,完全是被“爱意”笼罩的,很简单,就比如过一个节日,人们会出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举杯庆祝,畅快互传内心的喜悦感,毫不避讳隐瞒。互相庆祝成了一种很自然的秩序,这种舒适的情感表达和国内相比,国内是一种拘谨,“拉不开面子”的精神状态,国内过多表现出的是敬意,却不会肆意妄为式地“放松”。
我来叽喳几句:能看出,耿耿,是比较喜欢这种感情表达的,所以倾向性地像我们传达那种氛围,作为学生的我们,尤其在大学,确实像跳进了“大染缸”,有谁不希望“偷窥”那种放纵的自由呢?就连双十一的光棍节都想崭露头角,或许,除了传统思想的约束,除了“背着家长”还可以在某种节日活动里肆意妄为之外,也恐怕只有想想那种舒爽,充满爱意的场景了。这也反映的是国内外文化差异实在是大,而且根深蒂固。国外多崇尚自由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相反,国内多以“中庸之道”和“谦逊作风”为精神支柱,或许显得有些拘谨了,但还是传承了下来。隐约之中,又感觉到,虽然我们的拘谨似乎夹杂着笨拙,可一直视为安稳状态,而美国的这种“自由爱意”却流露的是“形式化,昙花一现”的表达,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当节日庆祝过后,他们就继续开始紧张地工作,学习。而我们,却还意犹未尽呢。总之,各有利弊吧,就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国内的“冷漠”吧。
(二)“教育观”――从考试是否可以作弊折射的现象。
耿耿说了:就拿关于“四六级”考试来说吧。国内的四六级考试,学生一般热衷于报班学习,老师则热衷于传授相关例题,真题和作文模板是必不可少。对于作文,我们学生拼命的模仿,再造,深受启发的感觉。而在国外老师看来,这简直就是作弊!模仿的是整个原创者思路,毫无价值。再拿平时在在校考试而言。国内的学生会“套近乎,搞关系”而老师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地得过且过,学生当然不会轻易挂科了嘛。整个流程。相反,在国外,老师是不会让你轻松过关的喽。
我来叽喳几句:听了耿耿的话,深受启发啊。学生在考试倘若这样做,简直打老师的脸啊!像这种思维,简直是为自己脸上抹屎额……整个老师学生思维是180度大转弯啊,我们老师“平时上课严厉,学生考试作弊”,而国外老师“平时师生关系搞得好,考试逗趣不讨好”。所以,这点不得不佩服洋人的“理性教育”,相比我们,还是有点感性了哦。国内一直走“关系路线”也是有各种弊端的。自来熟,能说会道,绕关子,攀关系,哈哈,我们最拿手。所以后期出现了总结性语录:国内,典型的“大学上的不易,毕业简单”,而国外相反,“大学上的容易,毕业难”,所以结业结果大不相同,造成了美国大学生生活节奏快,反应快,一直在进取发展,国内大学生对前途却一片懵逼茫然茫然。大学是个转折,既然被说是个小社会,也确实这样,入学前是青少年时期,一切观念身心素质什么的都没发展完整,而大学这个转折点,正处于锻造时期,却又没抓好,最后都是差距,与社会接轨不协调,也怪不得其他因素。所以后来就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又一经典语录,伟人不愧伟人啊,有先见之明啊。所以,好好努力学习真本事,真材实料才是重要的内因呢。不要口口声声背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却再无奈地嘀咕着“书到用时方恨少”喽。
(三)“民主观”――民主下的舆论力量重要性
耿耿说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恋爱中的表现”。在国内,大学生恋爱,都是以一种想要尝试却不敢向父母坦白的心态去追求。而国外就是直接奔放,毫不避讳。在国外,如果有第三者在场,两个主角会很直接礼貌地告诉第三者,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坦露他们真实的想法。在国内,你如果这样,胆敢有“放肆出格”的举动,周围舆论压怕你哈哈。
我来叽喳几句:国外大学生恋爱期的直奔开放,是我们不能作比较的,毕竟传统观念形成的舆论压制比较大一些。你也想“直奔主题”吗?呵呵……哥们儿,你想多了,我们属于“当着恋人开放,背着家长自作”的心态,扪心自问吧。那么问题来了,舆论这种“无形的手”到底该不该向下压呢?美国的民主是真的“很民主”吗?为什么我会突然联想到“斯诺登事件”呢?当时的斯诺登大师兄可谓是红遍全球的公众人物,说实话,直到现在,我并不讨厌他,反而随着岁月的洗礼,慢慢理解了他的做法,当然,我没有资格评论,也只是把他偷偷当成了“互联网界的政治现象透漏大神”甚至有点迷恋他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当时,我看了美国和德国合拍的《斯诺登》电影,有些感动。记得看到豆瓣对这部影片作了一些影评,其中一个评论这样写道:向有良知的人致敬……
《斯诺登》拍摄背景回顾
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当时正在为他的下一部电影物色演员,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向了因揭露美国监听世界丑闻而名声大噪的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几年前,斯诺登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个震惊了世界,打脸了美国政府的网红从此被贴上了各类标签:英雄,叛徒,异见者,爱国者等等。几年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终于可以从大屏幕上看到他的故事,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充满争议的神秘男子。斯通说:“《斯诺登》是一个远超生活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现在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发生,它影响着我们在座的绝大部分观众。”当天,斯诺登本人还特地用Google Hangouts视频连线了现场,他“开玩笑”说美国政府也可能正在看直播。回到电影本身,其实这部电影拍摄的过程非常艰难。首先,斯诺登的题材异常敏感。在前期,因为自我审查和公司董事会的强烈阻止,这个项目被所有美国电影公司拒之门外。之后,斯通从法国和德国融到了拍摄资金,还找来了发行过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 的开路影业 (Open Road Films) 负责宣发。当斯通接到电影项目邀约时,他的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直觉告诉他这是个烫手山芋,一旦接拍,势必会引起舆论。弄不好他还会被扣上叛国贼的大帽子。但是对于《斯诺登》,他非常担忧,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个题材。毕竟,这一次牵涉的可是全世界的人民。最后,在德国制作人莫里茨·伯曼的劝说下,斯通在2014年1月悄悄见了一次正在莫斯科政治避难的斯诺登。正是这次会面,让斯通立刻被斯诺登吸引。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斯通在心里默默为斯诺登加上了两个标签:顽强,坚定。“斯诺登仍然是一个谜。我们尽可能地交流了很多,他也非常配合我们。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目前所不知道的,他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再来揭秘这些事。”除了和斯诺登本人接触,这部电影还整合了英国卫报记者卢克·哈丁的《斯诺登档案》,斯诺登俄罗斯律师安纳托利·库齐利纳的虚构小说《章鱼时代》以及早前纪录片《第四公民》。可见拍摄盛况之大,同时也可以联想到“斯诺登事件”成了全球的警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简直是揭露了美国的大的骗局呢。当时也是因为斯诺登大师兄引发了一些对美经济闭锁反映。不得不质疑美国的“真假民主”了呢。看完整部电影,对斯诺登大师兄想用两个词语形容他“美帝叛徒”“全人类英雄”。
观看影片《斯诺登》笔录:
当时我看完《斯诺登》这部电影写下了这样的笔录:不感觉他是个黑客,感觉他是个检举者,美国政府的那种行为本来就是违法的,想称霸世界,表面的民主,美国高院表面倡导民主,实则监控所有,避免人们越过社会制度管理,还是想去奴隶人们剥夺人们的反驳权利而已。他只是发现并且勇敢地指证了出来。希望他好。所以,不管是国内拘谨好坏,还是国外的“真假民主”,说到底,作为评判标准的还是舆论“这只大手”的压制和推动。
观看《斯诺登》笔录不管“生活观”“教育观”“民主观”,我想,各国有各国的思想方针吧。这点,至少国人的表现是不会伪装的吧,我们能做的,应该是跟着党的方针政策大方向走,而不是盲目跟风崇洋,学生时代的我们最重要的是多学知识,凭得真才实学迎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勇敢向前走。
作者寄语:
这次导员回来,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干货也是具体到了生活某些部分,是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我这只耳朵也是听着他的亲身经历和亲自讲述做了一些杂谈浅评而已。当然,他也是只讲了一部分而已,如果有机会留洋,我可能会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吧。一看时间,快十二点了……好了,以后对这个大世界的观察,以及对我的小生活的一些看法,还是会继续以文章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喜欢我,就点我吧,嘎嘎……越努力,越幸运。愿世界温柔以待你我。
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