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秋日的清晨太美,阳光清澈而温暖,未来得及衰黄的树叶,随风而起折射着晨光的温暖。一瞬间就明白了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感觉错过了好多一瞬间的灵感。
这是初秋的清晨,我由衷的感慨。
那一段时间,每天晨起,推窗是满屋的温暖阳光,窗台上养在玻璃瓶里绿萝长得愈加旺盛,每隔两三天,我都会给它换一杯清水。一两周时间,由刚开始买回来稀稀疏疏的几株,渐渐旺盛成满满的一大丛,玻璃杯底是绿色透明的发达根系,上面则是生动活泼的绿芽和绿叶,我欢喜极了。每天在窗子旁边化妆的时候,心情也是轻快地。每天画一个精致的淡妆,首先是用美的状态愉悦自己,享受此刻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姿态和美感;另一方面,好像也是上班前的一种固有的仪式,暗暗提醒自己,不可如平时一样慵懒随意,要保持理智和秩序,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最生动的日子
总是最平常的日常
阳光倾泻的秋日清晨
浇花,打扫房间
画个精致的淡妆
然后加班写方案
我喜欢生活中一些毫不费力的仪式感,并将之形成自己的习惯。大多数时候,一个人真正美的状态,不是盛装出席、光芒四射的某个特殊日子,而是最平淡的日常,真正做自己的时候,自由、享受,与自我同在,能拥抱内心那个怯懦、自卑甚至惶恐的自我。这种时候,也许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许是有一个能分享和懂得的人陪伴的时候,但很少是一群人的时候。而我,已把孤独做酒饮,喝一口酒,写一行字,有时是真正的欣喜,有时也有真正的孤独,孤独是常态,心酸也是常态,灵魂的欢愉总是转瞬即逝。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为什么呢?
恰如袁翔甫所评曰:
“萱草忘忧,杜鹃啼血。”
所以,张潮意思是,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不要做一个悲苦的人。
可是真正有几个人能如此洒脱呢?生而为人,太多的不得已。所谓享受,就是接受日复一日的平庸,而且把这些微苦的日子在空酒杯里转化为甘露。
踱着夜色归来 街灯昏黄
晚风凉凉的清爽
院子里的桂花香飘了很远
寻不见大白且喝一杯小酒
从平淡无味的日子里
喝出一点清甜
这样就很好
九点钟下班的路上,灯光昏黄,夏末初秋的晚风清拂,已有几丝凉意,内心却是平和和微微欢喜。想起每天早上推窗就是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给阳台上的花儿浇水,夜晚再去阳台上乘会凉,看看月亮和星辰,逗逗大白,就觉得日子甚美。爱极了杭城的桂花,秋天的时候,满城桂香、香飘十里,闻之而心生欢喜。
这些琐碎的欢喜,远比悲伤形容的容易,而那些黑暗的、阳光缺失的日子,远比明朗的日子要多得多,却无法形容,别无他法,只有一个字,忍。朋友说,艰难的时候,钝感力很重要,不要那么敏感。
总之,在许多阴暗的日子里,感谢那些书、酒和音乐,感谢。
毕业两年的时间,从长沙到中山,从中山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杭州,一直在漂泊,漂泊,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一张床到另一张床,不知道还有多少坎坷要经历,也许还有更多的坎坷要经历。每一次离开的时候,都是头也不回的义无反顾的。有时候,真希望自己能长得高大一些,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力气,去搬那些随自己一起漂泊的行李。
杭州确实是我喜欢的城市,温润、多情而节奏舒缓,四月份刚来看了她第一眼,就断定了我本应该生长在这里,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已经是决定搬到这个城市了。我在朋友圈写到:
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观察这里的风云、阳光和雨露。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怀一颗虔诚的心,认识新的朋友新的同事,开始挑战新的未知的工作领域。结一些小善缘,做一些有意思的小事儿,努力让自己有趣一点,让生活多一份情致,并随时随地感受这世界。
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正如现在,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喝一口白葡萄酒,看着阳光洒在杉树上,泛着金黄色的光泽,不知名的鸟儿上下跳串,鸣声清脆,生动不已。种下的太阳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淘宝上的无良商家太多,明明买的是粉红色和米白的花儿,开出来的竟然是玫红色;都说茉莉花难伺候,竟也赶在秋末开了花,好生欢喜;最令人难过的是买的三株不同品种的菊花,竟然都没有养成便枯死了,怕是再冷下午,我的阳台上就没有花儿可开啦。只有那两把干枯了玫瑰,还挂在那里,仿佛得到了永生。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我做的工作——一本正经地在正襟危坐的甲方高层面前讲我们的方案多么完善、模型多么精巧、计划多么紧凑,不是自己真正擅长和喜欢的。而是以一直以来的理性意识和生存逻辑,来支配着自己的精力,因为那使我感到安全,使我足够养活自己。任何一件事情,比如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考一门证书,只要能付出足够的精力和专注力,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的。我和大部分人一样,随波逐流的维持生存的安全感罢了。
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些本能就能觉知和触及的事情,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理性和意志力,便能敏锐的抓住其背后的逻辑和要义,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习惯和气质组成的某种爱好。每个人的每一天的思想,都千变万化和不断地丰富成熟,作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擅长将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和思想进行提炼、反思和总结,并进行创作或者实践。这当然不同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说不清物理学家、化学家、还有金融学家相对于作家、画家还有哲学家,哪一类人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更大一些?
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当然这位大神不止是理科男,而是真正的全才:会拉琴、能写诗、懂哲学!但我很赞成他说的这句话,孤独是人类的终极话题,也是人类终极一生都想避免和解决的问题。
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人是幸福的,能将漫漫长夜赋予自己的热爱,反而言之,正是因为孤独,才有那么多直面灵魂的文字,大部分的研究者或者创作者,都是在孤独中升华的吧,从飞升上仙到飞升上神,期间的苦不说大家也能从各种仙修电视里面形象的感知。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很多平时一瞬间领悟的精妙的思想,因为自己的懒,都错失了,希望以后少点懒,少点这样的错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