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儿其实根本不重要

2024-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嘚瑟小仙女

其实,世上很多事,事后才会觉得它们不重要,可身在其中时,却会因为过度关注它们,而活得很辛苦。

甚至,因为时间耗在它们身上,

而不够专注真正重要的事,失去了原本应该得到的。

吴军老师在他的《关键时刻行动手册》中总结了九条,

前几个,像:服装和购物、高档餐饮、八卦、社交媒体、新闻资讯就不展开了,想必大家比较熟悉,

说说后面四件:

1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会让自己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中。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如果被当成另类,不管那些人的看法对不对,都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但如果发现,自己很好地融入了集体,没有格格不入、与众不同,

就放心了。

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没有必要。

不仅让自己做事缩手缩脚,还会分散注意力,

导致自己该做的事做不好。很多人事还没开始做,

就想东想西,我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啊,

就没法专注于做事本身了。

吴军老师给出了建议:

什么时候应该在意别人的看法,什么时候可以忽略?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把握下面这两个原则:

第一,别人给自己提出了很正式的建议和评价,

比如工作建议,给自己写的评语,或者反馈我们提交的工作内容,这些我们都应该认真聆听、好好自查。

第二,如果评价内容涉及到了个人的喜好,那就不要太在意。比如,有的朋友喜欢国产车,有的喜欢德国车,

如果这时你买了辆日系车,他们可能会和你说啊说半天,

这种看法就不用太在意了。

2

过度思考和总想让自己正确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谨慎,做什么都要像很久,

孔子说:考虑两次就足够了。

三思而行是好的,但三思之后不行动,就有问题了。

很多人想事情会过度思考,俗话说就是想多了,

越想越不想动了。

吴军老师说:你可以尝试三个月后,回过头来看那些你曾经过度思考的事情,你会发现,那些脑筋花得很可能都是没用的。

人们为什么会过度思考?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会因为做错什么事,

而错过更好的选择。

那么,究竟要不要总想着让自己事事都正确。

一个人不管多努力,都会犯错误。

有了错误,改正了,提高水平了,下次不犯就好,

不必执着于错误本身。

少犯错误的关键不是怕出错,而是提高见识和水平,

循规蹈矩地做事。明白自己不可能永远正确,

其实是让自己减负,这样才能行动更快,做得更好。

工作中,很多时候是碍于面子,怕承认自己不懂、

自己犯了错误,也不愿意承认。

而装作自己很懂的样子。

其实,这样最终自己还是没有懂。

一味想要自己正确,很可能会掩盖自己的错误,

这样就更有害了。

3

买东西挑牌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并不很贵重的物品,

吴军老师建议不要挑牌子,能用就好。

有些人会花很多时间挑面巾纸的牌子、手机外壳的颜色和图案、充电线的颜色、棒球帽的标识,以及手机的铃声等等。

这些真的不重要,

有什么用什么,什么方便用什么就好。

你肯定听说过,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同一款衣服买了一大堆,每天随手拿起一件套在身上,不用花时间思考自己穿什么。

对于这些不重要的服务,经常使用一家的就好,

不需要来回来去换,切换是有成本的。

有质感的衣服和配件其实也是在帮人们省去反复评估和选择的时间成本,来来来,你随便挑一件,都是好货。

当然,女生们爱美,从社交礼仪和职场礼仪的角度,

每天出门的装束不一样要精致考究些,没问题。

但吴军老师也建议不要花太多太多时间。

我们日常遇到的小事情实在太多,

能少花心思就少花一点。

多点对有用的事情的思考时间。

4

对明天的担心

不知你有没有遇到过各种令你担忧的事情,

你被它们弄的是茶不思饭不想的。

比如,明天就要出结果的情况,今天就会坐立不安,

甚至没有心思工作。这只能让我们损失了一整天时间。

这种情况下,明天的烦心事,最好明天再去操心。

因为不管你有多么担心明天,明天总会到来。

如果明天真有坏消息等着你,你也总得面对。

实际上,明天还未发生的事,比如明天的考试,

我们做好准备比瞎担心更有用。

而那些已经发生的,明天才知道结果的事情,

比如考试成绩,再怎么担心,也不会改变最终的结果,

还不如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情。

否则你就是把今天的大好时光给浪费了。

所谓活得潇洒,

其实就是把那些不重要的事从我们的生活中删掉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