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圣洁之名,行污秽之事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影如是观

农民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便是逮住一只只鸟儿,把它们的羽毛涂成彩色,然后放了它们,让它们返回鸟群中。这些色彩鲜艳的生灵飞到同类中寻找安全,可其他鸟儿视其为有威胁的异类,纷纷攻击和撕扯它们,直到把这些弃儿活活杀死。

1965年,美籍波兰裔作家耶日·科辛斯基创的同名小说《被涂污的鸟》出版后,

东欧最有成就、最受尊崇的作家,

对他提出了警告。

说他会不得善终,

且将在里维埃拉的某个破败旅馆割喉自尽。

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作品中的一些描述,是难以接受的。

如同我们难以接受“伤痕文学”的沉重。

事隔经年,同名电影上映后,

豆瓣和IMDB的评分也出现了差距:

以国人为主的豆瓣给出了8.1分的高分,

而大名鼎鼎的IMDB,却只达到了优秀影片的及格线。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部电影,

看看差距是如何产生的。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慎重浏览。)

1

无名男孩也曾有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他没有名字,家人也都不知去向。

在玛尔塔奶奶的照顾下,日子还算过的不错。

然而一个寂静夜晚,玛尔塔奶奶撒手尘寰了。

无名男孩惊愕之中失手掉落了油灯,房屋付之一炬。

自此,孑然一身的他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水中摇摆的纸船,犹如男孩缥缈的未来。

回家之路伴随着各种危险,男孩直面死亡。

他看见众生皆苦,

看到生命无常。

因为眼睛和发色不同,无名男孩被当成异端四处驱赶。

看似虔诚的信徒,其实是恋童癖者。

教众们以圣洁之名,

对他行尽污秽之事。

男孩就像那只被涂污的鸟儿,

明明在自己的种群中,

却被无情的攻击。

直至死亡。

经历了这一切,

无名男孩变得凶狠残暴起来。

他杀死了侵犯、虐待他的教友。

袭击手无寸铁的老人

他目睹了疯狂与杀戮,

见到了战争的残酷,

宗教也无能为力。

人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无名男孩感到迷茫、困惑。

最终,他找到了久未谋面的父亲。

在窗上写出自己名字,回归自我。

此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影片在欧美国家分数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对教会的抨击。

而另一方面,

便是因为对于苏联和斯大林的颂扬。

相比IMDB,这次豆瓣的评分更为客观。

2

电影是一种描述世界的方法,

比起文字更加直观。

影片采用黑白片的拍摄手法,

画面干净、主体突出。

剧中人物身处黑白世界,

发色和眼睛的颜色,并没有差异。

导演通过上帝视角告诉我们,

所谓差异,都是后天的偏见与预设。

我们只有一个种族,那就是:

人。

3

电影整体表现优异,但遗憾的是:

女性角色在影片中,被严重的符号化

被怀疑偷情的老妇、

诱惑少年的少妇、

情窦初开的少女。

之所以这样安排三人的命运,

是由于小说写于上世纪60年代,

欧美女权运动和性解放运动如日中天。

而作者对此应该是持否定态度。

这点通过三位女性角色的结局,可以看出。

(三人分别被殴打、被虐杀、欲望无法被满足。)

这不禁令人唏嘘,

不过站在当时的时间节点看过去,

也是可以理解的。

“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如果喜欢,请随手关注我,或转发给和你一样热爱电影的朋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