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找大奎:绿城如何迈过攻击运气的顶峰
10月29日 中甲冲超组第二轮绿城2:4梅州
恨得直咬牙昨天由于是下午场比赛,所以在单位“偷偷摸摸”开了网页,带上耳机看直播,为了不影响办公室里同事做事儿,但是上半场结束前大奎那粒典型的“大脚找大奎”式的进球,还是让我激动地大叫一声:“漂亮!”把同事吓个半死!
在去年赛季结束郑雄指导委婉地指出要适当改变打法,到本赛季直陈最后解决问题的效果还是长传冲吊好,再看“352”阵型的改造,郑雄指导肯定是花了大力气在改变绿城传控打法。
然并卵,绿城还是那副要死不活的吃相,虐菜可以,打强队还是差口气,我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大脚找大奎,大奎要是进球,那么这一球就是绿城的攻击运气的顶峰,在往下打下去绿城就不知道怎么打了。于是,昨天的比赛就印证了这个规律,上半场结束前大奎反击进球之后,下半场被梅州接连打进两球,断送大好“前程”!
反观昨天的比赛,郑雄指导对比赛有三处准备不足的地方。
第一是在两队牌面实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对梅州“拼命”的劲头准备不足。梅州由于第一轮失利,如果本轮再输给绿城,就没有冲超希望了。不管梅州今年到底想不想冲超,至少他肯定不想过早失去冲超的希望。所以本轮,梅州在平和胜的选择下,梅州选择后者。梅州的拼命劲头,最大的表现就是先丢一球的情况下反扑的气势和打反击的速度上,目的就是为了压制绿城和早点追平。可是,绿城不会打顺风球的老毛病还是体现出来了,王冠一的失误导致梅州打反击进球。
第二是对梅州外援能力估计不足。这一点在梅州外援吉森的盯防上尤为突出,由于几次交手下来,吉森的表现似乎没那么出色,所以昨天比赛对吉森的看防明显不够,王冠一(打他的名字就恨不得戳si他)的失误就是很好的证明!吉森昨天比赛充分体现了他在边路突击、分球的能力。要知道我们大奎状态不好了,教练组都会激将鼓励,梅州教练组又不是傻子,肯定会想办法刺激吉森,激发他的状态的。可是绿城右边又有几次对吉森成功的防守?敦比亚倒是看防了,特别是队长谈杨,连吴亮在复盘节目里也说他对中后卫的位置有感觉了。昨天上半场大奎进球前,谈杨就有一次在中线附近盯人防守压住敦比亚,不让他转身的成功防守——裁判没有吹犯规。所以敦比亚在上半场的表现有所收敛,就是因为被我们重点照顾。
对对手核心队员不派人盯防也是郑雄治下绿城一大通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第一阶段打陕西大秦,对杨昊也不盯防,导致杨昊对绿城的比赛“大放异彩”!
第三是比赛后手准备不够。郑雄指导把马丁斯首发,让迪诺替补,看着是留着后手,岂不知,梅州作为我们的老对手,根本没什么秘密可言,让马丁斯这个“虐菜小王子”首发,几乎就是自断一臂的损耗,直接降低了梅州后防的压力,导致他们反击越打越顺!梅州一看就是对我们的攻击手做了针对性的布置,只要我们的进攻核心队员拿球就是快速围抢。马丁斯没了出球和接球路线,作用几乎为零。其实打平之后,就应该上迪诺。等到下半场再把迪诺换上来,迪诺心里肯定急于建功帮球队进球,可是这个时候欲速则不达,看着你上迪诺,梅州肯定会继续围抢,甚至用犯规。在彼此熟悉的前提下,打强队或者两强相遇的比赛,肯定是拿出自己最强首发,谁还那么作,把当家球星替补?
绿城的战略,最后的后手其实就是大脚找大奎,这种打法应该是绿城攻击运气的顶峰。就像昨天的比赛,上半场结束前大奎打进追平一球后,运气用尽,下半场回天乏术。要想改变这种撞大运的情况,还可以尝试第二套阵型,也是绿城最为熟悉的4231。我们的中卫说到底没有边中卫,还是打常规的4后卫更熟悉。我们的中场囤积了众多好手,23配置更有余地,放着小钟、王旸、崔仁不用干嘛呢?姚均晟出任组织后腰或者3中间的位置更能发挥他的传威胁球的能力。冯刚在左路攻守平衡,对后防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进攻又能有较大的支持。大奎打中锋铁板钉钉,迪诺几乎胜任前场所有位置,在大奎身后做僚机,杀伤力也很大!就是奇怪郑雄指导为什么抱着352不放?
反观梅州,他们的阵型打法跟上赛季相比是升级版,不是另起炉灶,保持核心球员外,有针对性地补充内外援。他们传控打法才是有传控内核的:突击分球。绿城的传控打法其实是徒有虚表,就是后场倒脚,跟梅州的“默契球”比赛尽显无遗。
对郑雄指导的能力预估还是准的:带队保级尚可,想要冲超基本没戏!要想抱有一线希望,就看郑雄指导如何迈过“大脚找大奎”的攻击运气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