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
晚上吃完饭我们一行都来到了家里附近新建的一个景观湖。
湖面积挺大,旁边用木头围成了一个栏杆,水中有睡莲,还有很多各色的小金鱼,白的红的黑的都有,妈妈为了孩子们玩的尽兴,早上特意买了三个馒头,让他们来投喂这些小鱼。
我和爸爸带着孩子先到了,四扯馒头喂鱼的间隙,儿子咬了一口馒头觉得挺好吃,这馒头就从喂鱼的食物变成了喂他的食物。接着妈妈走了不来,老公也走了,不来,此时有小说的声音传过来,我抬头一看,是一个年岁跟爸爸相仿的男人,从我围栏的一侧绕了过来,我听到了小说的声音,就是他手机传输的,应该是在听某个有声小说吧。
基本是一眼我就认出来这个人是谁,我假装没有认出偏头去跟孩子说话,我也听到了爸爸跟他打了个招呼,然后他绕着我们身后,我就走了过去。
其实每年回家几乎和他都有这样的一个偶遇,因为他家就住在我家的侧面,离的不太远。从我家房前屋后经过,难免会有这种偶遇的时候。
因为他是我小学时候的语文老师,一开始对他的印象不太深刻,大概的是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班里组织写作文,我写了一篇作文,但这个作文吧还不能完全说是我写的,因为当时我记得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作文书书里面描写了一个女孩子,他在生日的时候受到了爸爸妈妈给他买的生日蛋糕的一段描述,彼时的我从来没有见过生日蛋糕,但每一个女孩子可能心里都会有一个小公主的梦,粉色的带着奶油的香甜味道的梦。
我写的这个作文里边就借鉴了这个作文书中对于蛋糕的一些描述,在这上面甚至加了一些自己的想象,你可以理解为这个作文是我的原创,但又不完全是我的原创,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不是抄袭的,我是有借鉴,但是那个时候女孩子的自尊心作祟,一个是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写的蛋糕,因为同学们谁也没有见过蛋糕长什么样子,他们也知道我没见过。我写出来就是假的,如果让大家都知道了,他们会知道我自己假想的蛋糕,我不太愿意面对这样一个场景。
但是老师不在意这个,他只在意你写的文笔,或者说你对于情境的描写,我觉得值得借鉴吧,就当时要我在全班面前来朗读这篇作文,我拒绝了在那个年代学生是没有资格来质疑老师的权威的,更不能够对老师表达意义,他叫了我好几次,我都不愿意上台去朗诵,结果他恼羞成怒下台来当着全班的面给了我一巴掌,但是我还在坚持倔强的不敢上去,结果他就连着打了我几巴掌我忘了,他打了我几巴掌足够,但是最后我记得我的脸肿了,整边脸都麻麻的木木的。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我妥协了,哽咽着哭泣着在讲台上断断续续的把这篇作文读完了,末了他还来了一句点评,你看你这不是写的挺好的吗?就是因为你写的好我才要你读,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强不听话。
但从那以后这件事在我心里就像扎了根一样,我无法忘记那样一个上午,因为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我有了一场无妄之灾。
自尊心被粉碎了,脸也被打肿了,我今天偶遇到的这个人就是当年的那个老师,我无法,对于过去完全摒弃,既往不咎,看着他还笑笑的对他称呼一声老师,你好,我实在是做不到,所以每次偶遇他,我都会想起曾经的这件事情,我都是假装认不出他来,以表示我对他的愤恨和不屑。
其实我内心也清楚,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必要再去揪着不放,但是有的时候我觉得也应该放过自己,不需要劝自己太大度,放不下就是放不下,那就把他丢到一边不去理他。
不过唯一有的进步就是曾经我见到他的时候想躲开他,到现在能直面它,进而忽视他,这就是我自己的进步。
一个人一生中会有很多次偶遇,有的是自己期待的,有的是自己不愿意的,但我们对于即将遇到的这些东西是没有力量去反抗的,那就接受他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去接受他,那就好了,足够了。
已经很久了,我不劝别人大度,所以我也不希望别人来劝我大度,我想得通的看得透的自然就放过他,想不通的看不透的,我就把它放在那里晾着忽视它,只有忽视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一个解脱,也是对这些事儿最好的一个处理,因为他只值得,这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