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谈读书

2019-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穆和

当我们在读书时,

我们究竟在读什么?

题记

其实早在去年便有朋友在后台留言

让我谈谈书和读书,

可为什么憋到现在才写?

一是因为关于读书和怎么读书这两点很多名人大家早已作出解读,

网络上也有着成千上万的干货来教我们如何去读书,

而我只是这众多读书人中不起眼的那一个罢了,

所以不敢托大,抱着教育的口吻来指指点点。

二是觉得自己所读之书实在称不上有多少,

且以我目前的水平,着实登不上台面,所以一直比较避忌。

那为什么又想写了?

也有两点。

一是正值假期,有着充足的时间来构思这样的一篇文章。

二是因为最近愈发的发现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这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可我发现有些人的读书观却并不正确,

粗俗点说,他们读书,是为了装X。

所以丑话说在前,

假如所读之书是为了拿来装X的,

那我劝你趁早扔掉,因为这样非常可笑。

还有把读书当成一件长脸面的事来大加炫耀的,

我也劝你尽快扔掉。

读书只是一种爱好,

它跟篮球,游戏,运动,摄影等等都一样,只是一种爱好罢了。

运动强身,读书益脑,仅此而已。

所以此文,是献给那些把读书当做爱好的人,

而不是那些把其当为某种炫耀工具的人。

1

言归正传。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概念:

即所谓的读书究竟是读什么书?

这里指的读书,不是在学校所学习的课内书,

而是我们小时候老师常说的课外书。

不是学校所要求的,而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去看的,

这才符合本文读书的这个概念。

但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候犯难:

我应该从哪个类型的书开始读起?

本着不会就百度的精神,

大多数人会开始在网络上寻找他人的推荐,

看得眼花缭乱,但最终得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如果不清楚自己喜欢读什么,

那么可以选择在线下的书店搜寻,

不用太有目的性,

在书架旁随便逛逛,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名就抽出来翻上几页,

如果有读下去的冲动,那便买下,

假如没有,放回去便可。

这种方法是我在初期选书时常用的方法,

也算是一种较为方便同时比较实用的方法。

当我们确定自己喜欢的类型之后,

那便可以在网上搜索这个类型的书籍,

渐渐地,便会形成一张属于自己的书单。

这是前期选书的建议,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的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你对读书的兴趣。

有些人盲目的听从他人的推荐,

一上来就啃四大名著,相信我,大多数人看不了几页就把书扔一旁了。

所以,读书最重要的就是别盲从,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

例如《百年孤独》,有些人看的津津有味,

有些人连人名都记不全,

更别说深入的理解书的内涵了。

因此,在读书前期时,这些坑千万别踩。

2

当我们弄清楚自己喜欢读的类型之后,

接下来,便是如何读了。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

我是以一种什么方式,什么心态来读书。

举个例子:

假如我的读书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完全的想要消磨时间的话,

那么我在读书的时候便不会太追求细枝末节,

不需要太过在意书中的遣词造句究竟有多美,

不需要太过深入的了解书本的内涵,

只需“但当涉猎”便足矣。

那如果我的读书时间是完整,是有着一个完整的时间段的,

并且我自己本身想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这可就另当别论了。

首先,读书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读书笔记,是自己理解一本书的基础。

但也无需太过刻意,

只需要在自己有感触时,在书中批注便可以了。

例如遇到优美的词句,划一下,

看到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写下那么一两句感叹,

看到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之厉害,写下一两句赞美,

诸如此类的读书笔记,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吃透一本书,

同时加深自己的印象。

(《白鹿原》部分笔记) (《简爱》部分笔记) (手机阅读的部分笔记)

以上的三张图片,是我自己所做的部分笔记,

在此仅供参考。

并不是让大家照着我这种方式来做读书笔记,

而是想告诉大家,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

应当从头到尾的把书理一遍,包括人物,情节等等。

这样,才算完完整整的读完了一本书。

3

那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读书,究竟在读什么?

其实,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一个答案可以来回答你。

或许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

读书是为了让你在看到美丽的夕阳时能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吼着:“我X,好大的鸟!”

仅此而已。

可深究下去,当你在说出这句诗句时,

却恰恰证明了你已经成功的把书本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你通过理解,通过思考,把知识化为内在,

作为自己价值的一部分,并影响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有书生气,有教养,

这就是读书所带来的外化表现。

内化与外化的双重融合,最终构成了一个读书人。

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并不是说我今天读完一本,

明早睡醒,我的气质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

它就像一棵树苗

需要你不停地浇灌,需要不停地积累养分,

才能从一颗树苗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

这也是很多人坚持不下的原因。

因为它所给予你的反馈是慢性的,

是一点一点累计而成的。

所以在你看完这篇文章后,

不妨重新拿起那本被你扔在角落的书籍,

擦去它覆盖着的灰尘,

用一种与从前完全不同的态度来审视它,

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读书体验。

最后,请在这文字的饕餮盛宴中,

尽情的享受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