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东汉)
2022-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怀文史哲理风
东汉的三公,包括太尉、司徒和司空,分别掌管军事、民政和土木工程,虽仍开府治事,设有长史、掾史等属吏,但已经很少有实权。
同时,刘秀极力扩大尚书台机构,提高其职权。尚书令总领尚书台,尚书仆射负责启封奏章。以下分曹治事,包括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等,每曹设尚书一人,分管相关事务。日常政府事务由尚书台处理,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台的职权,不但可以选举、任用、赏罚、质询和弹劾各级官吏,还可奉诏责问公卿。
这样,尚书台成为实质上的中枢决策机构,而三公、大将军的职衔必须加上“录尚书事”,才能参与决策。六曹尚书凌驾于三公九卿之上,掌管事务与三公九卿多有相重。正如仲长统言,光武帝“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在东汉前期正面效应是明显的,到了东汉后期皇帝无能,终于导致外戚、宦官轮流挟主专权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