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2019-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源缘
很多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表示,尽管他对所在国的语言、习俗都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但还是会碰到很多让他吃惊的事。这是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
一般说来,一个人学习异国的语言、习俗和社交规则等虽然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达到的目标。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条件(例如在该国生活和工作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等),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真正了解(更不用说接受或获得)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却是极为困难的。一个人可以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很长时间,掌握其语言,了解其习俗,但是,仍然可能不理解其价值观。特别是所在国的价值观念跟自己本来国家的价值观念所很大出入时,更加难以接受并融入。会感到不可理喻不可思议,严重的就会抑郁成疾,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休克。
不要说国与国之间价值观冲突,离我们最近的可以算老一辈和新一代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你猜不透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猜不透你在想什么,或许双方都打着为对方好为对方思考的名义,但是却总想不到一块去,甚至发生很多哭笑不得的事。
当然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所谓破则立,当原有价值观被冲击打碎,坚强点的就会有新的价值观慢慢渗入,直至符合大趋势的价值观形成。所以尽管代与代之间的观念上的差异很大,但是处于不同时间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人不一样,主流价值观也不一样,评判标准也不一样。随着时间洪流的变化,只会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