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启蒙艺术之家

让眼睛去旅行|法国奥赛博物馆篇【下篇】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88人  38d60e928b1c
Ahaschool 发现孩子的独一无二

欣赏完上篇雷诺阿和他的《秋千》,借助Ahaschool 奥赛博物馆的旅程,一起来认识一下印象派的另一位画家:德加。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所以学校出来后德加不愿继承父亲的金融产业,却躲到巴黎的贫民窟去画下层民间的生活。他的父亲用断绝经济来源的方法逼迫德加就范。好在德加的妈妈特别爱儿子,总是瞒着丈夫给德加送钱、送吃的穿的,德加画画的梦想才得以继续。


埃德加·德加

德加的创作手法就是运用干净的线条和明暗技巧,在追求美的理想的同时又不脱离现实。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


德加《贝莱利一家》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德加的《贝莱利一家》,是不是和雷诺阿的作品形成了对比?!这幅画中的人物都非常严肃,画中这位姿态庄严的妇女是德加的姑姑,她身穿黑色衣服,正在为刚刚去世的父亲服丧。
在女人身后的墙上还挂了一幅德加为祖父画的红色粉笔肖像画。女人身边的两个女孩是她的女儿,左边的大女儿像个小大人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而右边的小女儿更活泼一些,她双手反叉着腰,一只脚收在裙子里,另一只脚往外伸出,脸也扭向一边,人物姿态非常生活化;右边的椅子上坐着的是女人的丈夫,他背着我们,茫然地盯着他的女儿。
画面中,女人和丈夫的表情都很冷淡,暗示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尽管这些人物只是以肖像的形式表现,但仔细观察,德加的这幅画倾向于发现隐藏于这些人之间的不满情绪。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代表题材,比如莫奈最爱画睡莲,雷诺阿最喜欢画少女,那么德加最爱画的就是芭蕾舞者。

比起这些舞蹈演员的精彩表演,德加更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于是他经常去巴黎歌剧院观察这些芭蕾舞者舞台表演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给我们描绘观众们从未见过的后台生活,包括彩排热身操,甚至是上台前的短暂等候。


德加 《蓝色舞者》
德加的这幅《蓝色舞者》描绘的正是舞者准备上台表演的一瞬间。画面中,这些舞者就像一群飞舞的蓝色小精灵,画面中的她们在进行上台前的最后准备,调整裙装,梳起头发,或者练习一个脚下的动作,从舞台旁边切入,我们也似她们其中的一员。这里还有他的另一个作品——《舞蹈课》,也有很强的带入感。
德加 《舞蹈课》
我们顺着最前方的两位小姑娘进入画面,可以看到排练厅里有位芭蕾舞老师,这位老师正在指点一个学生的动作,而其他人都在放松,有的叉着腰看老师纠正动作,有的坐在一旁低头低头和小伙伴小声讨论,还有一位坐在钢琴上挠自己的背。左下角钢琴旁放了一个水壶,它可不是用来浇花的,而是用来润湿地板,防止这些舞者滑倒的。
德加笔下的芭蕾舞者,为我们展现了绚烂舞台背后的平凡现实,也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在台上发光发亮的人们以及每一部精彩的舞台表演都需要台下的艰苦练习和准备。
塞尚 《打牌人》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位印象派的学渣塞尚,至于为什么叫他学渣,这个一会再告诉你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是塞尚的《打牌人》。
这幅画也是塞尚绘画风格形成的重要标志。关于这个主题,他先后创作了五个版本,现在分别被收藏在五个不同的地方,而我们看到的这幅是这五幅画中最小的一幅。我们从电影里看到的赌徒,他们打牌的目的就是用小钱去赢大钱,所以赌徒往往精神紧绷,全神贯注。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打牌人》,从服装看就像农民,一撇胡子至少说明年龄也不小了。他们坐在咖啡馆里打牌,左边的男人叼着一支白色的烟斗,右边的低头看自己手里的牌,他们的神情看起来都非常悠闲,所以这不是一场赌博,而更像是两个农民在闲聊时约着打牌来消磨时光。
从光秃秃的桌面,我们可以推测这场游戏还没有开始。画面的正中央放了一瓶红酒,自然地把两个人隔开。这一对称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整幅画体现了塞尚擅以简单的几何来描绘形象和组建画面结构的艺术风格。
我们再看这幅画的风格,颜色搭配都很小清新,人物的脸蛋都是红扑扑的,是不是很像现在的漫画?但这幅画的作者塞尚曾因为用色太过浮夸而遭到巴黎美院的拒绝。巴黎美院就是美术界的清华北大,相当有名,当年落榜的小学渣,经过不断的磨练和探索,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当画家的理想。
塞尚认为作品表达的就是艺术家们的思想,有时不必过分的追求作品的质感和造型的准确性,通俗的来讲就是你怎么样开心就怎么样画,没有必要把作品画得跟照片一样。塞尚为所有艺术家们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也被现在的艺术界奉为现代派之父。
文森特·梵高 《梵高自画像》

接下来闪亮登场的这位,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过他的大名,他就是文森特·梵高。这幅《梵高自画像》是他众多自画像其中的一幅,是梵高于1887年所绘。梵高在绘画界就像音乐界的贝多芬,科学界的爱迪生一样,非常的有名,他的画也非常的出众,想必很多人都见过他画的《星月夜》和《向日葵》吧。


梵高 《星月夜》
梵高 《向日葵》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梵高的艺术生涯,那就是惨。和大部分画家不同的是,他直到27岁才开始学习绘画,然而他只活到了37岁,就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知道他的画风很有趣,每个线条都歪歪曲曲的,但它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搜一下他早期的作品《吃土豆的人》,你会发现早期他的作品整个画面颜色暗暗的,画里的人物和东西也都比较正常,规规矩矩的。直到后来他在巴黎结识了印象派这帮青年,画风才开始大转。
梵高 《吃土豆的人》
通过弟弟提奥的介绍,他在巴黎见到毕沙罗、修拉和高更,开始接受印象派的画风,更加强调用色彩突出主题的绘画风格,然而由于梵高当时没钱雇模特写生,他只好把自己当成模特,并且在一种最廉价的材料——硬纸板上作画。《梵高自画像》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这幅画中梵高年仅34岁,但是这幅自画像怎么看都像是50来岁,可见当时的生活过得并不容易,虽然画面中梵高的面部表情严肃,但是眼神中透出坚毅,画面色调活泼,一片笔触的狂欢,这种画面所营造的气效果,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旺盛的生命力。
梵高的一生中唯一的知己就是自己的弟弟提奥,他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鼎力支持梵高的梦想。离开巴黎后的梵高在普罗旺斯的阿尔小镇定居,他租下了一栋两层楼的小屋,然后把墙壁刷成了他最喜欢的黄色,并叫它黄色小屋,这幅《梵高小屋》画的就是当时梵高的小窝。虽说是他租的,但一直都是他的弟弟提奥帮他付的房租,因为当时梵高的画一直卖不出去,所以他根本没有钱支付。有一次,提奥忘了给梵高寄房租,结果月底梵高就被警察抓走了,当然最后梵高又被他的弟弟赎回来了。
梵高 《梵高小屋》
梵高之所以画这幅《梵高小屋》的原因,主要是想让弟弟提奥看到他目前的生活情况,画面中朴素的床椅子和洗脸用具等都是真实的生活现状,画中的空间与他的风景画处理的方式相同,都采用后退空间感,色彩对比鲜明,让人产生愉悦感。梵高把自己当时的两位朋友的画像挂到了自己卧室的墙上,因为他当时还在梦想着建立自己的画家小团体。
关于梵高的死,很多人都说他是自杀的,包括很多作者和编剧都把梵高自杀这个桥段编进了书里和电影中,但根据当时医生的检查情况,梵高体内的这个子弹是侧着从很远的地方射进来的。梵高其实是被误伤的,虽然子弹没有射中要害,但不幸伤口感染,37岁的梵高永远离开了人世。

现实主义

米勒 《拾穗者》

欣赏完印象派的画作,现在让我们换个口味来欣赏一下农民艺术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画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
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
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米勒 《晚祷》

米勒的另一部名作《晚祷》。晚祷,顾名思义就是傍晚的祷告。西方基督教的教徒们每天都要做祈祷,他们的祈祷一天分三次,分别是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
天边的彩云和地里干完的农活告诉我们,这幅画中的两个人正在进行一天之中最后的祷告。这对夫妻辛辛苦苦工作了一整天,装满了整整三大袋土豆,正打算收拾东西推着车回家,这时候远方的教堂传来了钟声,下午六点到了。这幅画中的太阳处于画面左上方,并没有被画出来,但是他射出的暗红色的光线照射到万物之上。男人手里拿着脱下来的帽子,低着头,闭着眼睛,虔诚地祷告;他旁边的女人头戴着红色的头巾,胳膊上戴着红色的袖套,腰间还围了一条大围裙,她双手交叉合十放在胸前,身体微微前倾,也在非常虔诚地祈祷。
《晚祷》的主题不单是对命运的谦恭和柔顺,而更重要的是人们缅怀在那大地上辛勤劳动,流尽汗水以养育众生的农民。

新浪漫主义

莫罗 《俄耳普斯》

《俄耳普斯》其实取材于一个希腊故事。俄耳普斯是阿波罗和掌管史诗的缪斯女神—卡利俄珀的儿子,他受到父母的音乐和文艺教育,成了著名的音乐家。俄耳普斯的七弦竖琴弹得非常好,已经达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他从上面拨出的音乐能让动物、神仙和凡人都为之沉醉。
传说俄耳普斯有一位情投意合并且美丽动人的妻子,但不幸被毒蛇咬死而入冥府。俄耳普斯思念妻子,他拿着竖琴来到地狱之门。他用竖琴弹奏出动人的乐曲,打动了冥河上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土大门的三头恶狗,连复仇女神们都被感动了,最后冥王同意他带妻子回到光明,但坚决不能与她说话或看她一眼,否则永不能出地府。但是他是如此焦急,就在快走出大门的时候,他的妻子因为脚疼叫了一下,俄耳普斯下意识地回头。一切像梦幻一样消失,死亡的长臂又一次将他的妻子拉回死国,只给他留下两串晶莹的泪珠……
俄耳普斯将再也见不到他心爱的妻子,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重回大地的俄耳普斯的琴声了。在一次祭神节时,由于他不敬重酒神,被酒神手下的狂女杀害并将他的尸体撕得粉碎抛到荒郊野外。他死后入地府终与爱妻团聚,得到了幸福。
这幅画是由居斯塔夫·莫罗于1865年绘画的作品,这幅画就是描绘俄耳普斯被杀死之后,由一位爱慕他的姑娘找到了她的头颅和遗物。画中的姑娘被描绘得十分动人,衣饰颇具东方色彩。她站在海边礁石间,手捧着俄耳普斯头颅和七弦琴,低垂着眼帘,眼神透露出无限哀思,而她怀中抱着的俄耳普斯面容苍白但平和。
莫罗很注重细节的刻画,油画肌理的刻画尤其讲究,像画中姑娘身上的纱衣,七弦琴的木质都栩栩如生,淡淡细致的笔触,让人一眼看到这幅画就感到莫名的悲伤。我们再看后面的背景,远处山上有吹笛的小人,女孩的脚下有两只乌龟,这都暗示了俄耳普斯的身份(相传第一把七弦竖琴是由乌龟的壳做成的)。在当时的时代,他这种表现方法比较少有,在山巅仍然飘荡着悠扬的乐声,但是在这死亡里隐含着永生和幸福。

自然主义

弗朗索瓦·蓬朋 《北极熊》

在我们的奥赛博物馆漫游之旅结束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只非常可爱的北极熊吧,它是一只跟真熊一样大小的北极熊石膏雕塑。它在奥赛博物馆就像一个吉祥物,每个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会跟它合影留念。
它的作者也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蓬朋。蓬朋曾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和法国国立装饰艺术学院接受古典美术教育,还曾当过著名雕塑大师罗丹的助手,后来他开始专注于自然主义风格和动物主题题材的创作。
蓬朋非常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北极熊。他经常去动物园中研究北极熊的形态和性格。他说,我不想研究静止的动物,而是想创作充满活力的形象,这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他们运动。有趣的是,因为他总去那儿,北极熊都认识他了,可能对于那个馆里的北极熊来说,他们最熟悉的人除了饲养员就是蓬朋了。所以后来蓬朋走到哪,他们也跟到哪。蓬朋站在展馆的上方,北极熊就非常配合地在下面踱步,而且他们每次走到墙根都不掉头,而是倒退着往回走,好像在等蓬朋表扬它们是个敬业的好模特。所以这个北极熊的雕塑和奥赛其他雕塑不同的是,它的外形非常地简单。蓬朋用非常简单的线条,生动地刻画出了北极熊的形态,这只熊迈着缓缓的步子,悠闲地走着,他的四肢爪子略微分开。它还长了一个肉乎乎的脖子,头扬得老高,带着一丝丝的骄傲,好像嗅到了什么气息。它宽大的身体给人以一种安全感!蓬朋还给北极熊添加了一个人类般的微笑,看起来非常的治愈。
《北极熊》是蓬朋的好友埃米尔·雅克·鲁尔曼最喜爱的一个范本,他在自己的许多室内设计作品中都使用了这只北极熊。

触摸大师眼中的世界

我们对美的追求是一种本能,艺术能满足我们对美的渴望。
旅行,在某个风光明媚的日子,一座建筑物,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

十万少年漫游之法国奥赛博物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