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旅行·在路上考古·盗墓

洛阳博物馆游记

2017-12-17  本文已影响81人  熊震_d505

今日周六,大风,天冷。一早起来喝了碗羊肉汤,就动身去洛阳博物馆。话说,你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那么一定要先去博物馆。大风起兮云飞扬,雾霾消散兮天朗朗,随我一同兮看洛阳!

果然是曾经帝都的博物馆,大气磅礴。题字者是我的中学老师前国家主席董必武先生

踏进博物馆,可以寻着历史的坐标,逐一浏览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夏朝即建都斟鄩,位置在今天的偃师二里头。从那开始,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东都)、后梁、后唐、后晋十三朝均建都于此。

踏着夏、商、周的时间轴,去探索河洛文明的概貌

西汉的都城建在长安,东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后,就定都洛阳,故称东汉。东汉十二帝,除了汉献帝死后葬在封地河南焦作外,其他均安葬于洛阳。东汉末年,曹操迎献帝至许昌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待曹丕逼汉献帝禅让退位后,开始定都洛阳,建立了曹魏政权。其后司马政权代魏后,都城仍没迁出洛阳。西晋灭亡后,华夏大地进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漫长混战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孝文帝,年仅23岁时就借南伐名义从现在的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鲜卑人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后,结束了南北朝近170年的动荡历史,并建都西安。其子杨广即位后,迁都洛阳,并开启了败家模式,仅用了14年就把强大的隋朝败了个精光。后面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杨广的表哥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唐朝,定都西安。后来武则天在大唐历史中来了个小插曲,改国号为“周”,又迁都洛阳。是不是觉得东都洛阳就是西都长安的Backup?西汉玩完,都城就从长安到了洛阳,称东汉。东汉末年,董卓作乱,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国贼董卓就挟持汉献帝逃到西都长安,临走之前还放火烧了洛阳。隋文帝建都西安,儿子隋炀帝觉得洛阳能修运河,还随时可以坐船南下泡妞,又从西都长安迁到了东都洛阳。武则天可能觉得西安有公公李世民和老公李治的阴魂震慑,不好放肆,也从长安跑到了洛阳,顺带推动了龙门石窟、洛阳牡丹等文化的发展。感觉那段历史就是不停地在西安和洛阳之间摇摆。在随后的五代十国期间,有“后梁”、“后唐”、“后晋”建都洛阳。再后来,就正式结束了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洛阳人民,从此就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了!避免了北宋末年都城开封的“靖康耻”,更没有南京后来作为首都的几次大灾难。

石翁仲像

博物馆内最庄严威武的就是各种石像了。比如,石翁仲,身高都在1.5-2.1米之间,和真人形似,也神似。上面左图中那位高大威猛、手持长剑的石翁仲相传就是历史上真正的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感觉石翁仲原来有稻草人的功效!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中间那副体态臃肿、双眼下垂的翁仲,咋一看就想起了夺宝奇兵中的骑士,守护圣杯上千年。虽然一直都在沉睡中沉默,但只要有人来犯,就如右图一般,立即能从沉睡中爆发。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各种石牛、石羊,今天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洛阳这么流行牛肉汤、羊肉汤,原来是有历史传承的!

彩绘天王佣

唐朝彩绘图,个个都形态逼真、动作奇特、栩栩如生,完全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民众均有一颗娱乐心,完全能秒杀韩国的鸟叔一干人等!

唐三彩天王佣

唐三彩天王佣,两位的造型不比加勒比海盗逊色,摆在家门口当门神,不知和秦叔宝、尉迟恭两位相比,效果如何?

唐三彩颜色配方

在博物馆里探得了唐三彩的颜色配方,古人真有智慧,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仅在知其然的情况下,也能开启一场产业。撸起袖子加油干,公式原理后人管!

西晋左思的《三都赋》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自然也是魏晋文学的盛放之地。今天也有幸目睹了引起洛阳纸贵的《三都赋》。相传前有东汉的班固和张衡分别写过《两都赋》和《两京赋》,均是描写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的皇城气派的。西晋的左思欲挑战前人,闭关十年,写成了《三都赋》,含“魏都赋”、“吴都赋”和“蜀都赋”三篇。据说写成后,一直都无人赏识,还遭到讥讽。后来得到当时名士皇甫谧、张华等人的强力推荐后,才开始风靡洛阳,人们争相抄阅,一时形成了洛阳纸贵的局面。由此可见,大牛的推荐信从古至今都很重要。

还有曹植那篇著名的《洛神赋》,中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佳句。还被后人翻拍成影视作品。

半天走下来,也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周末人真不少,看来免费的博物馆,大家还是都愿意来的。今日的洛阳,虽没有昔日皇都的地位,但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估计是率先实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好地方。总的感觉,还是不要活在皇城脚下比较好,这样至少不用担心哪天为了天际线而随意拆掉自家的牌匾,还能每天早上在大街小巷喝到流传上千年的各色汤等,岂不美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