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爱音乐也爱科学——好玩的打击乐器

2019-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思捷_高实幼

阳光小学是孩子们最近最喜欢的区角,轮流在学校扮演不同的老师让孩子们的兴致高居不下,今天来当小老师的小朋友是恩恩,这是恩恩第二次来到阳光小学当老师了,我在旁边好奇的看着,想知道这一次小朋友能不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来当过小老师的恩恩这次想教什么课呢?她在一旁拿起了一个铃鼓,并示意小班长分发下去了不同的乐器,原来这是一堂音乐课。

恩恩拿起铃鼓拍了两次“X—X—”

小朋友们拿起乐器打了同样的节奏“X—X—”

看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我想起学期初经常用打击乐器在孩子们餐后或者洗手等待的时间玩这个游戏,老师打一个节奏,小朋友来模仿。游戏的名字叫看谁耳朵灵,这是我们上学的时候练耳听节奏必须要做的练习,没想到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只是我带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孩子们是用小手打节奏,孩子们现在自己玩是用到了乐器。

打节奏的游戏真有趣

这时候,小老师发话了:“我要加快速度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啦!”

恩恩拿起铃鼓拍了第二种节奏型“XX X XX X”

小朋友们拿起乐器打了同样的节奏“XX X XX X”

第三次练习,我们的小老师出了一道难题:恩恩拿起铃鼓用力拍了一下,轻轻拍了两下,发出了一重两轻的声音。这时候,拿碰铃的小朋友用力碰了一下,轻轻碰了两下,成功完成了对小老师的模仿。而双手拿响板的小朋友捏了又捏,双手拿摇铃的小朋友摇了又摇,发现自己没法改变自己手里乐器声音的轻重。

怎么改变声音的大小呢

小老师教给响板的小朋友:你使劲捏一次,轻轻捏两次,不就好了吗?又和拿摇铃的小朋友说,你使劲摇一次,轻轻摇两次就可以啦!

小朋友试了试,有些疑惑,跑来向老师提出了疑问,老师,使劲越大,声音越大吗?

那么声音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我记得这是中学的物理知识,声音的响度和物体震动的频率有关。这个原理是用一把钢尺的实验证明的。

班里没有钢尺,为了能更加直观感受振动和声音的关系,我把目光投向了实验区投放的气球,由此,我们在班里设计了一个气球振动发声的实验。

首先我们把气球吹足气,让摇铃的小朋友耳朵贴在气球上,响板的小朋友嘴巴贴着气球讲话。

气球随着小朋友说话而振动,听的小朋友听其声音,感其振动。初步理解了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那是不是越使劲,振动越厉害,声音越大呢?

我们查阅资料,用鼓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敲打鼓面,让孩子们观察鼓面的振动,然后用卫生纸搓成小球放在鼓面上,让孩子们观察用不同的力度,小纸球跳起的高度。

声音与振动关系的实验

“哇,使劲越大,鼓振的越厉害,小纸球跳的越高呀”

孩子们都感慨,实验真有趣,科学太神奇了!

我的总结:

此次游戏是幼儿根据之前老师示范过的节奏型进行的自发的音乐活动,可见孩子的模仿力和创造力不容小觑,作为教师要理解、尊重和欣赏并给予支持,不要轻易地阻止和干涉,以免扼杀幼儿的音乐想象和创造。

节奏的练习能让幼儿更好的辨别稳定拍,辨别疏密节奏型,辨别强拍与弱拍,辨别休止符,但是除此之外也不仅仅对幼儿的音乐素养有帮助,不同的节奏型是幼儿创造声音模式的探索,也是幼儿数学领域代数的发展。

大班儿童有着好学好问的特点,在游戏中难免会有很多疑问并提出自己的推测,比如声音大小和用力的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可以向正确的思考方向引发,让孩子爱上科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