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住心猿便悟空 战胜拖延 你一个人的修行
「时间管理」系列 文|昆书
有个成语叫”心猿意马“,就是形容我的们思绪就像是一只狂躁多动的猴子,左顾右盼上蹿下跳让你不得安宁。
而且这只猴子在乎的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的快乐,并不关心未来。
我们来看看正常人的大脑和拖延者大脑的区别,也看看这个猴子是怎么让我们变成拖延者的。
显然,两个大脑都有一个理性的决策人,但是拖延者的大脑中明显有一个活跃的、想要获得即时满足的猴子,也就是我们的“心猿”。
在这个猴子的世界里,他只想任性、只想玩耍。虽然平时他也不会时时刻刻的出现,但是一旦有你想要做一些实际的工作的时候。这只猴子就会出现,因为他不喜欢这些工作。在它的引诱下,你放下了应该做的事,又找了些有趣的事儿来满足自己。
也许你会打开抖音,在哈哈的傻笑声中,几个小时过去了。过会你又开始翻翻冰箱,逛逛淘宝。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最后的结果就是,今天已经没有时间工作了。
猴子只关心两点:简单和开心。
好吧,婴儿和小动物可以任性,但是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人类并不可以。我们有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也要努力的在社会中生存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都有放松娱乐的权利,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劳逸结合的。但是有时候,我们总要面对自己明知道应该做,但是却不想做的事情。于是你发现,每次出现这样的纠结的时候,都是猴子占了上风,而你成了拖延症患者。
这个时候,你会把时间浪费在这样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黑暗游乐场”。
拖延症患者都知道这个地方,每个人也都以自己娱乐的方式。
我们都清楚,因为任务的压力,我们玩儿的并不尽兴,甚至充满着负罪感。因为这个时间的娱乐并不是你应得的。
我们如何让自己脱离这个充满了悔恨和懊恼的橙色区域来到应该做事的蓝色区域呢?
答案就是“惊慌怪兽”!
平常时间这个宝宝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当临近deadline(截止日期)的时候,当你觉得有危险的时候,它就会出现。
请注意一点:
它是猴子唯一害怕的东西!
我在今年春节期间接了一个写三本拆书稿的活儿,因为我有将近20天的时间,所以一点也不着急。我的原计划是,在春节期每天写一点,全部有节奏的完成。可是当我准备写的时候,我内心的猴子就出现了。
"大过节的,干嘛那么辛苦,好好放松一下吧。睡个懒觉,看看电影。
不是我不想写,与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文章,不是应该好好的陪伴家人吗?(这话说的我自己都不信)
亲戚来了,我总得陪着说说话吧……"
20多天过去了,最后我只写了一本最好写的稿子。最后几天截止日期到了,我开始意识到我没有时间了。
所以不得不在截止日期当天还在赶稿子。当天我从早上5点钟,一直写稿子写到晚上10点。那感觉真的是够酸爽。
我们的拖延总体分为两种情况:有截止日期和无截止日期。
一旦有截止日期,拖延的影响就会被限制在一定时期内,因为“惊慌怪兽”总会出现。
但是还有一种拖延,没有截止日期的拖延。你想学会英语,感觉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努力到自己都感动了自己。但是却没有啥进步。除了学习工作的方面,你想锻炼身体、维系关系、或者是想从一段不美好感情中脱身出来……
如果你总指望“惊慌怪兽”把你叫醒,那就不科学了。因为有很多事是没有截止日期的,你也就没有了唤醒的条件,所以这些事就无限的拖延下去。
细思极恐,这样的没有终点长期的拖延,在无形中浪费了我们多少生命。
这是“生命日历”。每一个格子都是90年中一周,你用了多少?你认为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被浪费?
我们要战胜拖延,做个理智的人,做个能够掌控自己时间和人生的人。
首先,我们要从做好计划开始。如果你计划做的不好,你的计划也许会成为你的噩梦。再次安利一个叫smart法则的方法。
SMART(聪明)原则将目标一共分为五个维度: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目标必须是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的(Relevant)
5.目标必须是具有明确截止期限的(Time-based)
我曾经给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计划是学习Adobe Audition CC,当然这也是我录制电台音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拖延者,这个计划想当然的在我的计划清单里躺了很久。学习Au就是一个很有点模糊的计划,每次想要开始的时候,我就会用各种理由拖延。而真正的计划应该是:第一步下载Au这个软件,第二步找学习的资源学习基本的使用功能,第三步自己上手实践一下,第四步,做出一个成品出来。
一个有效的计划是明确而具体的计划,让计划变得清晰、具体、可以轻松实现。然后就是把这些小计划,划分到那一天的什么时间段。
比如:周六上午9:00,录好音频素材。
做好计划,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了。行动!
无论计划做的再好,我们都会有各种情绪和因素让自己再次选择逃避,把主动权交个心中的“猴子”。然后,再次陷入那个拖延的怪圈。
最关键的问题中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正式开始自己计划中的任务!
要知道,那些不拖延的人也会和拖延者面临同样的问题。只不过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看到完成任务后的未来,能够克服痛苦到达工作中的“心流”状态。而拖延者总是“黑暗游乐场”里游荡,想要得到即时的满足。要想克服拖延,必须要克服此刻最大的困难,意识到猴子的存在,屏蔽猴子的干扰。
当你开始进入工作的状态后,你就会获得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你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而这对你来说也是种“筹赏”。你会发现这只想要拖延的猴子,也慢慢变得消停了,拖延的欲望减弱了。
随着工作接近尾声,完成任务的目标也越来越可见。当你进入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猴子不再想要回去“黑暗游乐场”,而是和你一起冲向完成任务的终点。
更重要的是,你要从拖延的猴子手中夺回你自己的掌控权。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让成功的感觉强化。当你每次经历痛苦和挣扎,但是却战胜了自己之后,你会强化这种感觉和能力,让大脑产生新的模式,并且成为一种习惯。
从来没有什么孙悟空
西行取经只是唐僧一个人的修行
定住心猿便悟空
拴住意马则化龙
战胜拖延和自己理智的相处,珍惜宝贵的时间和人生!
本期主要内容来源:TED视频 《你有拖延症吗?》 by Tim Urban
文|昆书 公众号:昆书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