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时代,要走过了才知道它的美好。
大家的小学生时代,回忆起来是不是都很美好?尤其在进入社会后,更会觉得那时候的生活是多纯粹。
虽然回忆总是美好。但经历时,也就只是在每天玩耍,开学期待放假,上课时等着下课,下课时去玩耍,考后担心成绩。平淡无味的生活,希望早日长大,离开学校牢笼。
每天去学校前,如果能吃个2.5元的加蛋肠粉,感觉这个早餐吃的真爽。
上课的时候,用小眼神和同桌交流,吐槽老师说错了内容。和异性的同桌传个小纸条,感觉跟现在的微信一样,玩笑一下再继续听课。即使不喜欢的课,也能有趣的听下去。
下课后,小团体们三五集合开始漫无目的的闲聊。四大日本民工动漫,似乎没有一个男生不喜欢,甚至全班8成男女都喜欢。里面的动漫人物似乎是我们最早的男神女神。经常随着剧情新进展,聊着哪个角色更厉害,擅自给各个角色进行实力排名。
那时候,家庭电脑还不像现在普及,TV占了一部分娱乐活动,大家都在追着同一个节目,很自然的有共同的话题。也还没手机,不像现在大多数交流在网上完成,闲聊时也还会聊到这个周末要去哪里一起玩。现在约个出来一次需要提前多久准备呢?
我们也还会学着里面帅气的角色的一些动作,感觉自己跟着做也会很帅。像走路的时候差着口袋,像是不苟言笑的高冷。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说的中二病的初期症状。
女生留着当时就行的齐刘海虎牙发型,似乎那时候韩流已经在身边流行开来,SJ,东方神起这些组合那时候就知道名字。
那时候mp3刚流行开来,拥有一台跟一支马克笔一半大小相当的mp3,是大家期中期末考试的目标奖励。还记得那时我又一台128mb的mp3,花了100多块钱,开心的不得了,怕带去学校弄丢了一直只在家里用。那时候的mp3现在买可能是20块就能买到的山寨品牌,但比起现在的手机里的app,似乎更有温暖情怀?
不久前去看了趟书城,依照习惯先去了影音区,在里面找到了周杰伦林俊杰很多年前的专辑,售价依然只要30块钱。想起过去有一张CD专辑,会把它放在抽屉里,写作业累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封面,回忆下里面的旋律,休息下接着继续写作业。
实在好奇现在小孩的读物是什么样的,又还去了下少儿教辅区看了下。虽然看不到引进的汉话日漫。
那时候放学,路过报刊亭书店去看新进的漫画,光看不买。后来因为店家受不了,于是不让我们拆开封装,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对不起店家的,生活不易还遇到一群熊孩子。
似乎这个年代,漫画和教辅的畅销位置依然无法撼动。每科都买一本是标配,记得我那会是绿色封面的那一款,教辅最后几页的答案经常被滥用于完成作业。
我那时候还很喜欢开学自己去图书批发市场买教辅,批发市场买书能有折扣。省下的就能存起来买玩具。那时候15到30块钱的玩具,我需要存上半个学期。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那时候的买的玩具带来的愉悦感越长大越无法感受得到。
小学生的时代,觉得学生生活太过无聊,父母老师总说学习学习的。似乎那时候真的很纯粹,得到一些期盼已久的东西便能满足。反而越长大知道越多,越思考产生多了很多烦恼,不知道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才能满足。
又陷入了沉思片刻中。长大得到的各种,似乎没有童年想象的美好。怀念过去美好的彼得潘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