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爱思考读书

曾国藩,一个有温度的可爱老头儿

2018-06-24  本文已影响115人  水流云在_
曾国藩,一个有温度的可爱老头儿

近日拜读了张宏杰先生的著作《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重新认识了这个被无数人推崇过、也被若干人解读过的可爱老头。最早是高中时读过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算是最早的启蒙,之后陆续读过其他几本写老曾的书,画风相对也都比较严肃。读这本书,之所以说他是可爱老头,是因为作者从几个维度描绘了曾国藩更接近普通人的画像,考试连续考了7年才考上个秀才,脾气暴躁、正面硬怼领导,挣钱也有自己的小金库,让这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瞬间鲜活起来。

书中的“正面”部分,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分别是老曾一生经历过最重大的五次耻辱、老曾和左宗棠之间的恩怨往事以及老曾是如何从三十岁开始脱胎换骨的。“侧面”部分又分成了“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讲述了老曾一生的收入与支出、如何处理官场潜规则以及如何整顿官风等三件事,“右侧面”讲述了老曾对待风水、相面、算卦与天命等的态度。


通读全篇,掩卷而思,感受最深的共三点。

1、老曾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个智商中等的普通人能够到达的高度。

十几年前读老曾时,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单纯靠的这个人本身的积累,而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老曾的爷爷曾星冈这一代开始,就特别注重培养儿孙读书、立业的事。即使现在的年代,我们也常看到某些人成功了,他们的父母却文化程度不高,但学历不高不代表见识不够,曾星冈老爷子就是一位没什么文化却在大事儿上有大见识、大胸襟的人。老曾的爷爷、爸爸都非常注重培养老曾兄弟几个接受教育,无奈另外几个兄弟实在不爱学习,唯有老曾通过科举,走上了文官的道路。

说起来老曾也确实是个资质平平的年轻人。老曾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光是考秀才前后就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而且还是个倒数第二。也怪不得考到第六年时候当时的主考官都当着大家的面说他笨。不过也得益于当众受到的这次羞辱,老曾回家后奋发图强,不知哪根筋受了强烈刺激,第七年也就是二十三岁才终于拿下了秀才。比较他同时代的名人,他的平庸一目了然。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不过,老曾还是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开头跑得慢不要紧,贵在坚持,谁先到终点这个事儿真还不一定。也就是从二十三岁这一年开始,老曾的命运突然峰回路转,第二年又中了举人,五年之后的二十八岁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当了京官。之后的日子里,老曾平步青云,十年七次升迁,直至二品大员。再往后的日子里,几经波折,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成为同治中兴的一代名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做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几个人之一。我们不追求要达到他那样的人生高度,但从他的身上,仍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一个普通人确实能达到那样的人生高度,也能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过好这一生。

2、凭着湖南人的霸蛮精神,老曾将勤与恒发挥到了极致。

所谓霸蛮(巴蛮),百度里的解释是:执拗即高度执着,粘住(巴着)目标不放手;认死理、不灵活,有时也指遇事不讲理、一条道走到黑。

作者认为普通人都是被欲望缠绕着、意志软弱且缺少大智慧,而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头脑有力、天性刚强、能够穿透欲望战胜困难并通过刻苦努力从而完成自我实现的人。

老曾对勤与恒的认识与行动上的改变,是从三十岁开始的。三十岁之前,用他自己的话评价自己是庸人,做事没恒心,每天乐于应酬和交际,读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曾站在三十岁的路口,与过去的自己挥挥手告别,走上了学做圣人的荆棘之路,从此一去不回头。

自我实现的道路充满艰辛,老曾的做法与我在圈外商学院学到的《改变自己》小课中的方法不谋而合。善用理性,设定目标;借助感性,调动情感、小处做起、获得认同;制造情境,调整环境、培养习惯、找到同伴。

首先是定目标,定人生目标,立坚定不拔之志。立志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发展是决定性的。老曾说给自己定立长远目标就如同打地基,根基要足够稳,后面才能走得远。老曾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学做圣人,那么就要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正己修身怀有优良品德、建立事功以及为后世留下自己的思想。从他身上也看出来定立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盯住这个终极目标,才能在升级打怪的路上不被各种诱惑所缠绕和迷惑。我们也该扪心自问,到底想要做成什么事和成为什么人,不要随波逐流,三十年后空留叹息。

接下来是借助感性,从老曾三十岁前的日记里经常可以某天又出去玩了一天,又去找朋友喝茶闲聊一下午,感到浪费时间非常后悔之类云云。老曾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自我反省并尝试改变,而从小处做起就是他每天给自己定的要求是读十页史书,写几百个字之类。每天坚持写日记,真是个好习惯,一方面记录下自己好的方面、给自己鼓励,另一方面帮助自己思考还有哪些不足,值得学习。

第三招就是制造情境和找到同伴。他把自己每天写的记录自己日常行为的日记经常拿给好友求吊打,好友们也是毫不客气的直接在日记上给他写批语,告诉他哪里做得好值得表扬,哪些还很差要继续加油。可以说,老曾很聪明地认识到,借助好友们的力量有多么重要。荆棘之路上,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常会看看好友们对他的鼓励与支持。

“勿揠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说要做一名终身学习者,读完老曾的一生才发现,人家在几百年前早就做到了终身学习。老曾认为“有恒”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在一封给弟弟的信里他写到“我从43岁出京以后的12年里,陆续坚持下来又学习了公牍、军事、书函写作、吏事、应酬、书法等”,可以说,三十岁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老曾是真正将勤与恒发挥到了极致。修身和齐家,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急不得,用老曾的话说,勿揠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3、做人和做事。

老曾28岁进京开始当官,30岁时被京师权贵唾骂,32岁在长沙触犯官场潜规则差点丢了性命,33岁逃离官场旋涡艰难起步组建湘军,43岁靖港之败跳河企图自杀(前后一共三次战败,三次跳河),46岁因为对皇帝不满想要挟皇帝批准官职结果被过河拆桥削了军权从而回家替父亲守孝。这个阶段,近20年间老曾的各种行为都体现了他的激进、刚硬、呆板和不知变通。

老曾实在是一个性情刚烈之人,鄙视周围水平低的同僚,觉得大家都不如自己,写文上奏公开批评腐败之风,甚至直接批评皇帝行为不当等等。40岁前的老曾,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激动、愤怒、抨击、更张,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在四十岁的老曾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老曾的经历充分说明了做人和做事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失败固然苦涩,但庆幸的是,老曾被削职守孝的一年半里,认真总结了近20年里的种种失败,发现了自己做人的不足是导致做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老曾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重点研究老庄哲学,大彻大悟。

老曾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老曾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他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藏污纳垢,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后因战事紧张,咸丰重新启用老曾,47岁的他再次出山时直接变了个人。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圆融了,对皇帝不再直言不讳而是善于打太极,对手下不再慎于保举(被老曾保荐升官的人是之前的10倍之多),治军也变得宽严相济。这时的老曾,开始对自己愈发严格,而对他人愈发宽容了。

老曾做人,我总结主要有四点值得学习,分别是:主敬、存诚、通达、不嫉妒。老曾彻悟之后,首要的改变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开始变得谦恭、敬畏,正因此而使行事方式、语言都变得谦虚起来。第二是待人接物讲求一个“诚“字,对国家是一片血诚,对朋友是一片真诚。第三是通达,老曾说“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对于这一点,要有换位思考能力才能做到,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需要若干时间积累才能真正明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第四是不嫉妒,怀有一颗豁达之心。对待人才,老曾从不吝惜褒奖与推荐,他发现的人才之多、影响之大,史上确实无人可与匹敌。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桢、丁日昌、杨岳斌、彭玉麟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荐拔。出身曾氏幕府位至巡抚、总督者多达三十余人,这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老曾用了20年时间才把自己内心的那份刚硬给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不再让人轻易看到,真正做到了内方外圆,而正是做人上面的这些变化,使他之后十多年里做事极为顺利。

老曾年轻时原是好名之人,把自己的清誉放在性命之上,爱惜至极,后来明白“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因此若想做成事情,就要牺牲掉很多其他的东西,甚至包括名誉。由此联想到晚年老曾从大局出发背负骂名处理天津教案,以及后来李鸿章同样背负千古骂名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才能大致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

老曾做事的方式,总结下来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求实。有了求实一念,人才会从道德制高点上下来,脚踏实地,不激不随。凡事只有入局,成为局中人,才知做事之不易。老曾一辈子都在破局,靠的就是求实一念。为了做成事情,老曾委曲求全,甚至把为人处世的方式直接颠覆重来,但真正的老曾却又从未改变,做人、修身是为了做事,而做成事反过来又帮助他进一步磨炼、完善人格。


老曾说,“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以此话与诸君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