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父亲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8期“父亲”专题活动。
在家喻户晓的小说《红楼梦》里,亲情尤其是父子亲情虽然不是被着重刻画和描绘的对象,但由于小说本身对各类情感的经典刻画和丰富表达,仍然是可以窥见一二的。
红楼梦里,共描绘了这样几对父子(父女)关系。
最先出场的当然是甄士隐和他的女儿英莲也就是后来的香菱。相对于香菱多灾多难的一生,童年时期应该是她一生当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了。老爹甄士隐老来得女,欢喜非常,而且甄家本就是小康之家,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十分满足的。难得的是,甄士隐两口不重男轻女,对这个粉雕玉琢、乖觉可喜的女儿疼爱非常,经常带着她出门玩耍。这应当是红楼梦中最健康的父子亲情关系了。
接下来是林如海和林黛玉。林家向来都是一脉单传,传到如海这辈,竟然只生了一个女儿。然而林如海虽然遗憾,对女儿的教育也是十分开明的。不仅允许黛玉读书写字,并请了专门的教书先生;对于女儿也并不溺爱,从后来黛玉的表现来看,是非常的懂礼数的。林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应该是不注重黛玉的心理健康,如在母丧后,就送女儿去人生地不熟的外婆家。有红学家认为,这是林如海为保持和贾家长久联系的无奈举动,但这一举动导致黛玉成了前期的“留守儿童”、后期的心理上的孤儿,并不利于黛玉身心发展。
再看贾府这边,小说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发生在这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乡里。然而贾家对子女的教育,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就连外人冷子兴都看在眼里,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且看,贾政对贾宝玉的管教,常常是非打则骂,没有一点积极引导的举动,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导致宝玉见了他老爹就像耗子见了猫;当儿子在大观园写对联表现好时,则说:你还得了意了,或者:不可溺惯了他;当儿子犯了错,他并不关心具体缘由,甚至听信一面之词将儿子打个半死。对于次子贾环和嫡孙贾兰,更加不闻不问,甚至于在看到贾环人物“猥琐”时,心里起了厌烦之心。这怎么能是有效的教育呢?这样的教育成果是什么呢?宝玉老爹前老爹后两个样,对正统教育和学问不感兴趣。贾环不受重视,心理扭曲,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
再看贾府别的父子关系。宁国府贾敬一心修道,不理家事,导致其儿子贾珍在宁国府不受约束,胡作非为,和儿媳都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在外人柳湘莲看来,宁国府中只有大门口两对石狮子是干净的。甚至在老爹丧事期间,聚众赌博、饮酒作乐,不仅有违道德伦理,甚至违反朝廷法度。可见这对父子关系是极度的放纵所造成的结果。
而贾珍和其子贾蓉,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典型。贾珍调戏尤家姐妹,贾蓉也跟着这么干。贾珍甚至在外人面前丝毫不给自己的儿子留面子,看到自己的儿子去大树下乘凉,喝令下人对贾蓉吐唾液。如此具有侮辱性的举动,竟然是贾家这样的诗礼簪缨之族做出来的举动。
其他还有贾赦和贾链,乃是老爹为老不尊不顾廉耻,儿子纨绔子弟的典范!贾赦在小说中似乎都是负面形象。在家宴上,公然表达:咱们这样的家庭,是可以不去认真读书的,只些许认得几个字就行了。可见其不但自己不求上进,也要求儿孙辈们不求上进了。甚至外人贾雨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以不法手段掠夺了百姓的财产,因此而遭到贾琏的正义的不齿后,贾赦直接以顶撞自己而对自己的儿子处以棍棒。
可见,荣极一时的贾家,其实从教育上就已经处于陌路了,甚至还比不上乡村里的小乡绅甄士隐。如此一来,这么庞大的家族,将来把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呢?贾敬、贾赦等是自己行为不端,贾政是自己道德人品上没问题,但是教育方式有问题。可见,好的教育不仅需要父母自己以身作则,以言传身教树立榜样;还需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进而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