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2016-12-29  本文已影响12人  王家人宁

现代社会的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寻根的方式以求得片刻安慰,这种视野的转变不是在比较发达的现当代才出现的,更久远的曾经,一批一批的名文人真学士就已经逐步从一夜繁华中惊醒,以仰望的姿态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先贤的继承人,在思想上达到真正的一脉相传,但是,这种千方百计从历史的垃圾堆里寻找存在感的方式,背后主导的思想力量到底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避世?

不止一次在各大高校的试题库里看到分析传统与现代之间军事、文化、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类社会关系的论述题,可以想见,标准答案无非是围绕着现代人如何对待传统因素来谈,说来说去,不外乎取、去、扬弃几种态度。现当代文学上的寻根现象是十七年之后出现的,那是一个文化思想大反拨的年代,寻根的第一项任务即是无视十七年间产出的红色文学,越过他们的经验创造直接向民族和地域文化求取真经,于是各种包含特色的系列文学作品问世了,遍体鳞伤的诗人作者们似乎是找到了他们一心想全身心依靠的根。土地是文化的根,这确是不错,但问题来了,那片生长着林海披裹着雪原的土地,那篇篇志愿军回忆录里流淌过的土地,难道就不是根吗?为什么没有人会问一句,“红色文学是怎样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出题人,乃至目前的学术界,他们确实试图通过寻根来沟通起时下和历史,而不是断章取义一般从单一角度管中窥豹,顺便,也借助一些着实能够发掘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考题来看一看非流水线量产化模式化的年轻一代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出发点就已经厚此薄彼,只知道抓住人头攒动的经典,却放过了对文化整体发问的机会,难怪难出新意。可惜了这么宏大的课题,许多穷尽毕生精力加以研究的前辈尚不能回答出完整的条目,寄望于所谓创新,寄望于立根不深的小树苗,他们又能说出个什么样的一二三呢?

在相当多专业的非专业的学者看来,好像研究只要抓住主流就好,主流就代表了文学界,顺藤摸瓜就能发现文学的根,因此为了共鸣,为了影响,为了名利,在深挖硬撬作者的书信集子后,他们连作者的私人关系都翻个底朝天,腹中的小料甚至能够详尽地填完一本某某名作者起居录,日常生活里把边边角角的传闻八卦当成主食,反而令那些被冠上经典名号的文学作品做了餐后甜点。在这样极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下,不仅学者们再也无暇顾及寻找文学的根,致使文学被挤到了角落,而且将几欲盖棺定论的作品刨出棺材,在被历代研究者详述过一遍又一遍以致于面目全非的“经典”之上胡乱地画上几笔,继而花里胡哨地装扮一番,把他当成新的研究成果推到读者面前,还美滋滋地告诉读者,说这就是我们找到的文学的根,就像当年的神化鲁迅,可能在那群高呼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一身正气的人物的眼里,鲁迅也是他们的根吧。

鲁迅到底是谁的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