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五年后,除了做底层别无选择
前两年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毕业十三年,还在做底层》,两年后,结合在家乡的生活经历,可以在写一篇《毕业十五年后,除了做底层别无选择》。
2016年年底回家带孩子,想先休息半年,然后再慢慢地开始去找工作。2017年上半年,在送孩子去上学的路上,被小区一个做保险的阿姨叫住,在她极富感染力的话语中加入了XX保险。她说:“你是大学生,一进去肯定比别人会做,然后你看你家亲戚条件都不错,完全可以让他们都来支持一下你的工作。"
进去以后,三天之内都可以感受到同事春天般的温暖。一周内,就可以感受到团队经理的催促,“怎么会找不到客户?满大街都是客户。你自已买了没有,你家亲戚买了没有,如果没有赶快买,这样还可以提早完成业绩,早日转正。”半个月后,如果还没有开单,就可以感受到连带介绍人在内全部的催促:“自已赶快买,反正保险是必需的,还能提前完成指标。"于是,我就离开了。然后,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追着那个介绍人半年才要回了缴纳的500块押金。
个人感悟:在老家对你热情的陌生人,一定是做保险的。保险公司一年到头招人,很多时候招的不是员工,而是客户。煽情加上压力,让你为了待下去不得不从自已和身边的亲人开始买保险。等你身边的资源利用完了,如果再找不到后续的客户,你也差不多可以离开了。
在家又闲赋了两个月后,在姑父的介绍下,给我找了一个做了二十几年的老师傅带着做会计。因为老公之前就让我为回家带孩子,提前考了会计证。师傅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账会计,每天都很忙,我的工作就是看以前的凭证,然后自已重新整理再做一遍,每个月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跟着她去”市民之家“报过两次税。
师傅对面的那个会计走了,人事说要不要考虑一下给我一次试用的机会。师傅说不用,我就是来学习一下的,做房地产还是要招有经验的会计。后来,总经理的侄女来了,那是一个98年的女孩,大专会计专业,当时还没有毕业,连会计证都没有。师傅直接就让她顶了走掉的会计的工作,告诉她,不会的只需要问她,什么都是从不懂开始的。(有时候想想,我如果不是托姑父的关系,又怎么能在师傅那里白学了三个月的会计实操,留不下来只是因为总经理侄女的关系更硬!)
一来是因为我实在是对做会计没有什么兴趣,回家之前纯粹是为了能在家里找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所以考了证。回家以后才发现,除非你是经验特足或者特别厉害的那种老会计,不然基础会计很多都是内定的,某个领导的亲戚,出纳也是老板的亲侄子。
跟着师傅实习了三个月以后,我离开了,后来也面试过几次基础会计的工作,都是不了了之。有证有经验,年龄不能大,还要工资低。
个人感悟:我在外打了十三年工,工作一直都还算体面,然后带着这种对坐办公室的追求,希望在家乡也能找到相类似的工作。家乡这种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大都都是留给老板或者高管亲戚的。群带关系让你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当然自已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得了这份工作,学东西杂而不精,是我的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来都是看到文员或者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之类的工作去面试一下。面试文员,人家嫌你年纪大。面试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人家嫌你没有教师证。虽然这两年带孩子,自已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儿子的成绩也从90几分提高到了110分以上。有时候都在想,当初干吗要去考会计证,而不去考张教师证。对于我来说,会计证无非就是花两个月的时间做题背书换来的。
个人感悟: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善长考试的人。平时也不见怎么努力,但一到考试的时候,都是一次性通过。方法+心态,我认为是觉得考试成绩最重要的两项因素。今年上半年,四个月不到一次性考过了驾驶证。下半年,打算报考一下教师证。现在自已也经常在简书上写一些关于教育的心得感受。
如果不是老公在北京打工,我觉得在家乡绝对过不上现在这种岁月静好的生活。一晃就两年没上班了,这段时间,除了做点兼职,偶尔收到一点零星的稿费,总共收入加起来估计还不到三千。看看人才网站的招聘信息,几乎都要求35岁以下。唯一能留给我这个年纪的工作,就是超市的理货员,或是工厂的工人,保姆保洁之类的。虽然在经济上我没有被逼到去非去做那些工作的地步,但是选择的确越来越少。
如果不是在外打了那么多年的工,如果我也是一直在家待着,可能也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但是当那些外面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即使在家,我也不打牌,带孩子以外的时间就是在看书写作,顺便考证。
家乡的生活绝对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虽然孩子在家享受的是义务教育,但各类辅导班的费用加起来一定是学费的N多倍。大城市的焦虑在小城市也一样存在。
生活从来就不容易!无论是北上广 ,还是在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