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益刷了个好屏
刷屏经常有,今天特别狠。能刷我的屏也真的蛮厉害的,因为我的朋友一般懒得发朋友圈~~
刷屏活动和刷屏活动还不一样,如果某家的活动达到了刷屏的量级,那么衡量它的指标就不再是数量了,而上升到了密度,以我自己的朋友圈衡量,朋友圈中连续五条中有一条是这家的活动,即“刷屏密度”为20%,就可以称为刷屏案例了,可是这一次的腾讯“卖画”公益,在我的朋友圈中的“刷屏密度”达到了80%以上,讲真,从没见过。
估计各家大号的分析文章正在奔来的路上,手一痒,我也写点。估计不少文章会提到马先生需求层次理论,但是,瞄准同样需求层次的别家怎么没做出来,包括腾讯公益以前也没见过有这种表现。所以,本文嚼舌头的目的,一,不复盘流程,因为idea出来之后,执行起来相当容易;二,不探讨公益钱款去向的事情,肯定会有“主办方、赞助商挣了多少钱”、“这是个骗人的活动”、“钱用到哪里去了”的文章,关于公益钱款的探讨,自打有“公益”这个词就没断过,掉到这个旋涡里真的不好拔出来。
其实,关于公益这个词,在大多数人心中纯净的不得了,似乎不能受到任何铜臭的玷污,如果有人对不起这些捐款(不是说贪污,甚至给公益人员发工资),那他就是大罪人,尽管他本人可能一分钱都没捐,但总觉得有人亏欠了他。在中国,公益其实主要还是仰仗“头部力量”,国家、公司、富豪、名人,一旦你有了类似的身份,bingo,恭喜你获得附加身份---【慈善者】,这是一个类似中毒效果的debuff,它的效果是,金钱不定期流失,强行双击的结果是,受到全服玩家刷屏级“问候”。
其实我们对于公益的定义向来都是有失偏颇的,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告诉我们,公益就等同于免费,善良就等同于不求回报,我们对那种做了好事留名的和物归原主拿钱的人总是嗤之以鼻,甚至还不如不做这些事,时至今天,我们的社会有了“碰瓷”,有了不让座被骂这些奇怪的现象,源于我们一开始对公益的定义出现了问题。
“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成于古代,蓬勃于现代,雷锋的出现把这个理论推至高潮,从此,“慈善”、“公益”以一种极不平等的供需平衡进入到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公益的旁边摆着两架天平,一个是物质上的,天平的一端是无偿的捐助,甚至任何有机会接触到这笔捐助的人都要免费为之服务,另一端是无偿的索取,而且是不见底的深渊;另一架天平是精神层面的,天平的一端是对捐助者无尽的压力,另一端是对求助者无尽的同情。这两架天平一高一低,一低一高,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融合到了一起,而且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最近很好的一个例子,刚刚获得【富翁】称号的吴京先生,马上就解锁了【慈善者】的debuff,而且装备越好,debuff越深,尽管他曾做过那么多的公益和慈善。
为什么很多人成了“键盘侠”,谁不捐款就骂谁,谁捐的少也骂谁,如果有一篇文章说某项钱款不知去向(也许就是某个营销小号搞的鬼),就不问青红皂白地转发、继续骂,但是自己却不捐一分钱,恰恰是因为这些人心中对公益和慈善有着最正确的定义,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公益和慈善是有成本的,不是免费的,而他们不愿意承担这种成本,骂别人呢,毫无成本,却能赚到一个“去伪存真”的美名,他们用最简单的经济学理论,在“公益”这个经济学理论被迫失效的地方肆意生长。
其实,对于中国做公益的组织、团体而言,尤其是有名望的、有话语权的,最需要考虑的也许不是善款筹集的多多益善,也许不是优化款项体系、公益流程,而是要重新给公益下出定义,一个是,公益并不是获得某个称号之后才有的附属品,另一个是,公益并不意味着免费,毫无索取。
今天的腾讯公益做的这个“卖画”的线上公益,我之所以觉得他刷了个好屏,因为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底层逻辑上,他们迈出了一步。一、这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参与的慈善活动,而且流程上,参与成本很低;二,最重要的,他将慈善的天平摆正了一个位置,我们的付出不再是毫无所得,我们可以获得朋友眼中的“高义”和一张屏保(尽管显示有问题),而需求端也不再是一张张可怜的、等着免费援助的面孔,他们也可以自食其力,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收入(记住,这个叫收入而不是善款),不是“给我钱吧,要不我就死了”,而是“给我钱,我会好好活的”。
最后,估计很多人会提到,如果一个人无法自食其力,比如瘫痪之类的,那该如何。其实这群人需要的是国家帮扶,而我们的公益范围比较广,也包括了这些人,其实,仔细看一些公益项目就会发现,那些公益项目的帮扶对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凄惨的今天和可能美好的明天,而公益的意义就是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对于公益而言,我更愿意称作“众筹”或“融资”,我用我的付出帮助今天不堪的你,赌你有个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