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2016-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仙粒
像《冬》这样的纯意识流文艺片,是检验你当前心态的绝佳试金石。因为在不同的心态下观看,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当你心态浮躁、情绪无常时,往往很难忍受拖沓平淡的情节,但如果在一个阴雨天的周末下午,恰无一事挂心头,你一个人窝着棉被斜靠在桌边,却能够静下心来,跟着慢悠悠的长镜头曲回婉转,细细品味。 在同期上映的《大鱼海棠》、《寒战2》等商业片的夹缝中,《冬》就像该片中那个孤单的老人一样,注定要遭遇市场无情的冷遇。 这部黑白片全程没有一句台词,讲述了一个两鬓花白的老头儿,独自一人住在冰天雪地里的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中。屋中墙壁上一名年轻女子的泛黄旧照,可推测出是他早已故去的妻子,老头儿每晚会在睡前看她一眼,并在身旁多铺一条被子,多放一块枕头,当然偶尔也会在被窝中自慰。除此之外,家中另一个活物是桌上玻璃缸里的一条鲫鱼,老头儿总会在吃完饭后,把碗底的几粒米倒入缸中喂鱼。 老头儿的生活单调得可怕,那条鲫鱼是他唯一的伴儿。他每天带着鱼缸出门,在雪地里凿开一个脸盆大的窟窿,然后把缸里的鱼倒进水里,接着拿出鱼竿垂钓。晚上再把钓上来的鱼带回家,第二天继续带出去,钓一天鱼,再继续带回家,周而复始。 直到有一天,他在回家路上遇到一只跌落在雪地里的小鸟,小鸟因严寒逼迫而奄奄一息。老头儿心生怜悯,把鸟捧在怀里,将其带回家中。获救的小鸟很感激老头儿,伤势痊愈后仍然守候在他身旁,成为了老头儿生活中的又一个伴儿。 可是,让人很难理解的是,老头儿总是一有新欢就忘了旧爱。为了给小鸟改善伙食,他拿出砧板和小刀,摁住鲫鱼,直接拦腰一切两半,被砍成两段的鱼的上半身还在不停地挣扎,画面十分残忍。等到把鱼都切碎了,正要拿给屋外的小鸟吃时,老头儿才发现小鸟被一个熊孩子偷偷抓走了。(别问这孩子从哪儿来的,影片需要你管得着?)后来这孩子试着与老头儿亲近,渐渐的双方竟熟络起来,于是孩子就成了老头儿的新伴儿。按照“惯例”,老头儿为了讨好这孩子,他把小鸟绑在一根细铁棒上,搁在火盆里将其活活烧死,直至烧成烤肉供孩子享用。 影片最后,小孩也离他而去,于是老头儿再次继续过着孤寂悲苦的生活。整部片子,虽然生杀活鱼、生烤活鸟的镜头增添了一些张力,演员王德顺的表现堪称精湛,片头片尾的两段配乐也足够惊艳,但看完却总是云里雾里,看似通过一个寓言表现了某种深刻的主题,据说隐喻了当下的空巢老人现象,其内核却实在不知所云。 这类极具主观色彩的艺术片其实很鬼,你要是看懂了自然对其大加赞赏,要是没懂那肯定是你自己欣赏能力有限,找谁说理去!不过像费里尼、安东尼奥尼那样的片子,你也是怎么看都看不懂,却很愿意承认它很牛X,而且总有回看第二遍、第三遍的冲动,但《冬》显然不能达到这个高度,所以充其量算是一部刚过及格线的文艺片。 如果仅仅如此,也没什么可指摘的,但导演在结尾处的一句自嗨的文字却显得有点自负。《冬》是80后年轻导演邢健的处女作,他在影片的结尾处,除了说明“谨以此片献给天上的爷爷”之外,还特意写道:“邢健的第一部电影。” 豆瓣上点赞数最多的一条网友热评说:“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多屌的一行大字出来时,我真的被恶心到了。” 说恶心可能有些过分,但这行字确实令人反感。仔细想想很有趣,“邢健的第一部电影”这个句式实际上是一种未来语态下的过去式,更像是我们回忆某个电影大师的人生经历时,会在提到他的处女作时这么讲。因此,在邢健的脑海中,他似乎已经预设好自己将来必有更伟大的作品问世,而这部线条简单的黑白文艺片只是一个起点:起点就这么屌,以后还不得上天啊。 不懂得内敛的作者总是不讨喜的,况且这部《冬》虽然具备了优质艺术片的一些基本要素,但在手法与思想上真的还不够先锋,不够实验,也没让人感觉到天才的横空出世。 同样是处女作,与贾樟柯的《小武》(或《小山回家》)、张艺谋的《红高粱》、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等相比,《冬》是完全脱离现实情境的,它更像是一种精英视角下的文人趣味,而不是在底层的现实生活中进行人性多样性的观察与探索。 80后的成长轨迹没遇见过什么大挫折,更别谈苦难,邢健很明显没有像贾樟柯张艺谋那样,在现实中摸爬滚打过,伤过痛过,留下特定时代赋予的心灵创伤,然后把现实看得很透。他也自知现实主义题材刻画的难度,所以只能化繁为简,将“空巢老人”置于一个与世隔绝的雪地中,试图采用一系列形而上的隐喻来表现人的孤独状态。只可惜,脱离生活本身而去谈人性,结果只能是流于表面。 因此,虽然《冬》采用了黑白画面,却缺少黑白片应有的粗砺质感,本质上反而是小布尔乔亚式的精致与唯美。电影作为一种叙事艺术,还是应该回归人本身,艺术表达的能力与权利,不应该成为“小资”一代的年轻导演们拿来作为傲视普通民众、满足身份优越的一个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