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火铺》

2021-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杨艳琼

  70年代末村中几乎都能见到的,土家木屋吊脚楼。其形状分别呈撮箕口、一字型、钥匙头、七字拐,虽形态各异,但建造工艺和风格是一样的,半干栏式,都具有共同的建造工艺及设置,那就是火铺,火坑,兆壁。

风霜侵蚀的百年老宅

火铺。火铺一般在堂屋两侧的那两间正房,正房分前厅和后厅,前厅是火铺,后厅则是一家之主就寝的地方,火铺正中抠一四方形火塘(俗称火坑),除四周用石条镶嵌外,火铺用木板铺就,火铺的下方还有一小块凹地,映象中约宽1米,长1.5米,深0.6米左右即称“火铺当门”,便于在火坑的三角上做饭时高度适中。堂屋进门的一侧是兆壁,记得兆壁上经常挂着棕绳子,那是打草鞋用的叫"爽子”,还有挂着辣椒,做饭吃饭需要时摘取均方便。

转角吊脚楼

兆壁。兆壁大概跟大户人家影墙差不多,但火铺上这个兆壁应该是遮风避寒用的,更有垂帘之意,还有一传说是挡鬼用的。兆壁后面的屋角直接钉一三角叠架,那是爷爷奶奶所谓的碗柜。火坑的上方挂一木架称“炕",多用于炕腊肉、腊豆腐、花生丶葵花籽等、炕的上面一层就是寸方木条铺的楼震,用于炕苞谷,那时侯到秋收季节,生产队掰了苞谷就地就近将苞谷上炕,直到炕干队里就组织社员抹(麻)苞米,然后先送公粮,再分口粮。

石巷子

我老家坐落在梨树坝石巷子,小时侯听老人们传说,曾祖以上老祖辈流落此地时修的三柱二排列的三间房和后厢房,转角吊脚楼是后来配修的,可惜在70年代末也被拆除了。因父辈有三兄弟和两位姑姑,大概是人大分家,树大分丫的传统习俗和现实状况,添人进口房屋自然就过于拥挤,于是原于爷爷奶奶的主火铺又次生了三个火铺,分别分布在堂屋另一侧、转角、吊脚楼上。我们随爸妈住堂屋右侧,二叔父一家住吊脚楼上,幺叔父一家住转角及后厢房。二叔父他们住的吊脚上有转角走廊(俗称千子),碾米用的木碾子(称内子、响内)、石内子(碾磨玉米用的)、风车都放在吊脚楼上,除了碾米(稻谷初加工,然后用対充)、磨粉外,堂兄堂妹们时不时都推空磨玩耍,摇着摇着还真带劲叻。记得充米的対和磨豆腐、合渣的小石磨都放在转角的后厢房,后厢房还办过私熟学堂。70年代城市居民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安家落户,后厢房也迎来了一户姓魏的城里人,从此我们家又多了一个火坑。

全木吊脚楼一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