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

学渣与学霸的差距仅仅是行动力吗?

2017-10-20  本文已影响1939人  vinlson

本周,我参加了一个知识管理训练营,当时报名的时候还比较犹豫,但是因为价格不贵,99元,于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就报名了,心想只要有一两句话触动我就算值了。结果呢,课程质量超乎意料的好,如果说一门好的课程是可以让人行动的,那么这门课程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至少我已经开始做知识管理了。除此之外,这门课程还让我看到了学渣与学霸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以知识管理这件事为例,几年前我就意识到了知识管理的其重要性,当时还试用了印象笔记,但并没有想过如何高效使用印象笔记,更没有想过如何做好知识管理,只是简单将平常看到的文章以及自己写的一些琐碎的东西堆积在印象笔记中,就认为自己已经在做知识管理。后来,自己还因为嫌弃印象笔记分层太少,在没有想过是否有替代方案或者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分层的情况下,就转而去用了微软的onenote,印象笔记中记录的东西也就没有再看过了。

再看下这次知识管理训练营的老师陈华伟,同样是几年前开始做知识管理这件事情,现在知识管理专家已经成为了他的个人标签,而同样是用印象笔记,他已经可以做到去给印象笔记全球CEO讲课了。从他开设的知识管理课程中可以看出,他深入研究过如何做知识管理,怎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打造知识管理闭环以及怎样高效运用印象笔记来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

对比之下,高下立见,几年时间,我们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我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追上他现在的水平。造成我们之间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是行动力的差距,其实根源是我们对于知识管理这件事情重要性认识的差距。

虽然几年前我也认识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显然在我这里,知识管理并没有重要到需要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程度。我相信在陈华伟那里,知识管理是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性。

其实,知识管理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一切学习输出的前提。知识管理与学习的关系就好比盖房子与搬砖,学习的过程就是搬砖的过程,而知识管理就是盖房子的过程,如果我们一味的搬砖,而不去盖房子的话,我们得到的就只是一堆砖,而不是一栋房子。

如果当时我对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我的行动会完全不同,至少我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知识管理领域中,即使我可能做不到陈华伟的程度,但至少这些年我在学习方面的投入会有更多的积累和输出。

总结一下,我们的行动是由认知决定的,有时候我们并不是行动力不够,而是我们的认知没有到位。

更进一步,为什么我们会对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认知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另一个概念的认知有所不同。那就是时间。

关于时间这个概念我是这样的理解的,时间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唯一的、平等的资源,时间使用效率的不同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以我们要做到花了时间就一定要有所收获,更进一步,用笑来老师话说,就是最好能将同一份时间卖出很多份,也就是花了时间最好有多份收获。

基于这个认识,我认为知识管理对于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假设我们花了一星期时间学习了一款编程软件,但是学完之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做任何的整理、归纳、总结,那么一旦我们停止使用这款软件,几个月以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能就已经全部忘记了,下次我们再使用这款软件的时候又得重新学习,这意味着我们之前投入的一星期学习时间没有任何收获。

如果我们学完之后,将所学知识纳入我们自己的关于编程的知识体系中,成为我们编程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且存储在外部的工具中,那么就算我们长期不使用这款软件,当我们想使用的时候,将当时的笔记翻出来看看,应该马上就能够回忆起当时学习的内容。于是我们之前投入的学习时间得到的收获就积累下来了。

但这是我在看了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后,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认识,几年前我并没有这个认识,这也就造成了我对知识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前后差异,也是造成我和陈华伟关于知识管理重要性差异的原因。

就对时间这个概念的认知不同,所造成的行动差异,再举一个例子。

陈华伟在知识管理训练营中讲了他是如何打造自己的Inbox体系并有效收集高质量信息的。首先,他梳理了自己的全部信息来源,分为了自己生产、与人碰撞、读书、碎片化阅读以及工作学习五大类。接着,他给自己制定了两条信息输入的基本原则,少而精和贴合自己的需求。然后,他选择一个唯一的知识管理工具印象笔记,在印象笔记中打造了他的Inbox体系,将平常所有输入全部保存到这个Inbox体系。比如说平常开会或学习的纸质笔记拍照,偶尔的灵感和想法随时记录或者自己给自己发语音简单记录,每天阅读的微信、知乎、网页文章以及电子书,甚至自己发的朋友圈,全部借助工具一键转到印象笔记中。至此,他每天所有的信息流全部汇集到一个知识库中。最后,定期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整理、分类,保存到自己的主体知识库中。

看完陈华伟如何收集信息的做法,我一阵头皮发麻,对比他的方法,我才知道自己平常信息输入的效率有多低。他看过的信息必有留痕,全部转化为了自己的知识,而我看过的信息则大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比如说,我去年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数据分析,但是就差多花一点时间去收集、整理、归纳我当时学的东西,以至于很多东西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了,于是我不得不再重新学一遍。

还有,每一天我们都在看微信、知乎等,陈华伟会把所有看过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思考都整理到他的知识库中,而我虽然在看的时候也会有些体会和感悟,但我经常懒得记下来,结果当天可能就忘记了,有时候记下来了,但以后想找的时候又找不到了。

一天下来,同样的输入,我和陈华伟的吸收效果完全不同。可以想象,如果是一年,甚至几年时间,我们之间会形成多大的差距。而形成这种差距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认知不同。

最后,回到本文的主题,学渣与学霸的差距仅仅是行动力吗?显然不是。更根本的差距是什么呢?是认知的不同。

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学霸普遍都相信努力,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而学渣可能会相信运气,相信关系。反映到行动上,就是学霸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学渣要多出几倍,反映到结果上是学霸自然而然成为了学霸。

以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