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哲思简友广场

“榜样学习”——你永远不可忽略的育儿秘籍

2020-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勤奋的冬猫猫

从业多年,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令我印象深刻。

一般,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孩子,往往不是我们所说的“好孩子”,就是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而我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个孩子,情况有点特殊。

如果单看学习,小学阶段,数学几乎次次100分,听说,在补习班,学习奥数时候,更是比别的孩子领悟速度快到一倍不止。

但若谈到品行,却不免让人侧目。

1.每天学习过程中,包括写作业时,总会以各种理由向其他同学借诸如“铅笔”“小刀”“修正带”“尺子”“笔”“本子”等各式各样的东西。这样的行为,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几次。说他不厌其烦,乐此不疲,都不为过。

2.借走的东西,几乎从来不会归还,一开始,其他同学会不好意思问他要。次数多了,止不住骂他,可他口头禅一句“呵呵”,一般就一带而过。根本不会考虑,被借走东西却讨不回来的同学心里的感受,也不会为造成的伤害道歉。

3.对金钱的态度存在一种不符合年龄的苛刻。如果是问同学借钱,一般只借五毛,说是坐公交车用的,如若同学讨要,便问“太小气了吧,五毛钱也要,还是不是朋友?”但如果是同学问他借钱,即使有钱,也会想尽各种借口,谎称自己的钱,有这样那样的用途。

4.不懂得尊重老师的教导,如果教学内容简单,他会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但同样又不容易被忽略的轻蔑。但若讲的内容比较难,又会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大家不会就我会的不屑跟傲慢。

5.怂恿其他孩子打游戏,给别的孩子灌毒鸡汤,用他的话说“我成绩之所以这么好,完全是因为我每天回到家就能打游戏,而且玩到很晚那种,我妈上班不在家,我爸做生意回家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6.撒谎成性,假如是自己的问题,也会颠倒黑白,没理也要强占三分那种。而且与此同时,联系孩子妈妈,妈妈会让问爸爸,可联系爸爸,爸爸又会说“老师啊,他只不过是个孩子,再说,他给我解释了,这事确实不是他的问题啊,是不是搞错了呀”。

诸如此类存在于这个孩子身上的缺点,无法一一枚举。

不免引发我一次次深深的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没有孩子天生如此这番。

但我也笃定,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周遭的一切,尤其是他的家庭,很难不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非常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相信家里有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在孩子两岁左右刚刚学会说话这段时间,会发现许多这样的现象:

(1)你说一句话,孩子会马上跟着重复这句话。并且以自己能够完整说出为荣。

(2)你做一个动作,孩子会很快做出一个相似的动作,在逗乐大人的同时,他会记住这个动作,并且在以后得生活里,即兴多次重复表演。

(3)孩子做出的行为,如果受到批评,无论对错,他之后会减少或者杜绝同样的行为出现;而如果某种行为,得到夸奖,他同样会不分对错,在以后情景里多次重复。

没错,这一阶段,孩子会通过观察自己的养育者和家庭成员,来完善自己的语言库和行为库,甚至大脑里对待某些事物的认知和态度。

因此,作为孩子建立自己行为模式的最大素材库的父母们,你们需要反省。

如果在孩子童年早期,没有如何能做好一个榜样该有的觉悟,没有如何做到能调节自我行为的认知和掌控,在缺乏清晰的定位和自知的情况下,随性养娃,佛系育儿,甚至,不加掩饰地把自己的缺点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自己孩子的面前的话,就不要在孩子长大后出现不良行为时,理直气壮地责备和训斥。

那么,想要避免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我们需要把握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机。

一个是未雨绸缪,凡事从小抓起,在孩子从懵懂无知到开始往试图模仿学习这个阶段,严格自律,自我督察好自己每天在孩子面前的一切行为。与孩子相处与互动中,好的行为才进行鼓励,不好的行为,充分解释并适当引导。

另一个是,随时发现随时教育引导,也就是从当下开始。永远不要觉得想要做的事为时已晚,孩子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即使有些行为已经养成,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用温柔的坚持去感化引导,也不乏会有痛改前非的机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