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不要再和我讲道理了

2021-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丫头元气少女

看过一期圆桌派,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在青春期以后,就不要再和孩子讲道理,他已经是个大人了。你只需要在他做事的时候,在旁边看一下,叮嘱一下,就走开做自己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到?

一、父母与孩子

还记得:在《冬吴同学会》有一期节目,梁冬讲到:他有一个朋友给自己的儿子讲各种道理,为的是让他少走弯路,但是,孩子太小,不太懂他讲的这些,他是出于爱,出于关心,却忘记了小孩子的年龄与阅历。

我的爸爸也是一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从小直到现在,依然会给我讲很多道理,其实,这些东西我都熟记在心,我也理解家长的苦心,在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和大家一样,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工作?面临的就业,婚姻,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你还在和我讲道理,我的内心就会很煎熬,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再过了两三年以后,我的亲身体验是:该走的弯路一个也没有少走,只有自己跌过,摔过,才长了记性。

你会说:不是教给你那么多道理吗?是的,我是懂了很多的道理,事实就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是要你自己去面对,说的再多,不如亲身体会。不然,你是永远不会懂这些道理的。

二、 老板与员工

在职场中,老板想让员工多干活,就会讲道理,但员工只想干完活,早点回家。两者就会有矛盾。

大家都有一个目标,公司业绩好,大家都有钱。各自在各自的立场上,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设想,一味地讲道理,对待成年人,就会起到反作用。

三、自己和朋友

在自己遇到事情以后,想找人倾诉,但,你的朋友会给你讲道理。

在我遇到不开心或烦恼的时候,想找朋友倾诉,失恋了,不想回家,就赖着朋友,我知道,朋友是为了我好,就一再地告诉我,你要这样做,你不要那样做。你知道的,我找你,只是想安静地找个人听我说话,当你一直说的时候,我的心情会更加的不好。

四、如何破解道理?过好每一天?

1,终上所述,我们的真实需求就是倾听。我知道该怎么做,我想让你安静地陪我。

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停不下的脚步越来越跟不上我们,一切都是快餐。在聊天的时候,都没有一点点地耐心,听对方诉说,你想被看见,我也想被看见,那么,谁是观众?谁会愿意停下来,好好地听我们说说话。

在《同理心:做个让人舒服的共情高手》一书中解释同理心: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分享、理解他人情绪和需求的能力。它也让我们能够识别他人的想法和经历,如同能够想象和预见人或事物的走向。

如果我们无法平和,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忘了自己是属于彼此的——特蕾莎修女

五种共情类型,分别是:

身体。一个身体共情者能感受到另一个人身体里的病症和疼痛。

情绪。情绪共情者对他人感受的感知之敏锐,就像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一样。

精神。精神共情者会从外界接收到信息和数据,就好像“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一样。

自然。自然共情者与以自然为基础的力量和生灵有关。共情者能够通过这种能力了解广泛的环境资源信息,包括行星的变化、天气类型、动物的情绪和需求、某种药草用作疗愈的方法等。

心灵。心灵共情者特别擅长直觉地感应到别人诚实与否。

我们要有同理心,不简单地只是从身体和情绪上面对他人有感知。当我们有了同理心,不管是面对谁,我们都会感受他人的感受。

我的妈妈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脾气有一点不好的人,我用心观察过后发现,她只是不会表达,和她的原生家庭也有关系,在他们那个年代,一家好几个小孩,作为老大,早早地当家挣钱,在长大以后,经济也不是很好,我们都有一种“补偿”小时候的心理,张歆艺在节目里也说,小时候因为没有买上小白鞋,长大以后,买了一柜子的鞋。如果把你带入对方的世界里,你也会这么做,你能第一时间知道,为什么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现在,我了解了,每个人都不容易,有的人只是活着就已经不易,我们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三思而后行,话到嘴边留三分。多感受他人的感受,你也会获得幸福。

2,王阳明有“古今第一完人”之称。

吴伯凡在《认知方法论》中说到:“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从“同步”的角度看“知行合一”:“行”是“知”的一个同步。既然心外无物,物是心的产品,行动也就是心的一种同步状态,你行动的效果,成败都取决于心的状态。用王阳明的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起来,本身就是“行”。

“知”字,左边一个“矢”,“矢”是射箭的意思,右边一个“口”,“口”是目标。“知”就是指射箭达到了目标。“知”的本来意思是“射箭时看到且达到了目标,”强调的是要正中那个目标。

“知”既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王阳明不是说“求知”——获得知识,而是说“致良知”,“知”是一种状态,你念头一旦发动,就已经是行动了。

认知+行为=学+习

“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种高带宽的专线连接”。

“知行合一”的本质。所谓的“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而已。你“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宽带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

1,“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2,“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绝大多数人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仅仅停留或满足于拥有或知道。我们的都报了很多的课,不管是用的着还是用不着,各种课都屯了一堆,当你学习的时候发现,有的课程上课的时间是冲突的,那么,有一份钱就白花了,你也没有学到东西。而你学习到的知识,没有真的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也是枉然。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用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不关联的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道理再美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不去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强关联,这些美好的认知永远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把认知当成技能一样看待,当知道或想通了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的太早,想想后面还有大量的练习。这样,我们就不会浮躁了,只要持续去练习,肯定会越做越好。

3,“做减法,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我们能做事情,其实非常少,真正做成一件就是成功。真正的成长真的不在于自己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学习。

在写作的路上,坚持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当你越来越写的顺畅,思考的深度越来越深刻,这条路上,当你往回看的时候,当时一起跑的人,有的人已经放弃了,有的人还未曾开始,有的人又去做别的事情去了,真正坚持下来的,微乎其微。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用学长的话说,从权重上来看,学习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学习在表层,改变在底层,越是在表层,要打理东西就越多。由于成长的方向必须由学习量向改变量方向深入,因此聚焦经历,挖掘深度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表层追求“全而广”是不明智的选择,舍弃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情,然后充分思考,扎实行动,悄然改变,这才是效率最高的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你只要稍微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真的!

我们听过太多的道理,明白太多的道理,这些道理有用吗?是的,它很有用。它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帮你一把,但是,光知道道理,不去做,不去实施,结果还是在原地踏步。所以,别再听了道理,就扔去一边。

当你把这些道理落到实处时,你发生改变时,你,才值得拥有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