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一块石头
也许,我们还是需要做回一块石头。哪怕我们的内在多么波涛汹涌,也不能让它们真的涌出;哪怕外面的世界多么令人痛苦,也不能让自己的伤口暴露。是的,我们难免受伤,我们也允许自己受伤,但我们为什么总要把伤口露出来呢?你都已经如此脆弱了,为什么还要展现自己的脆弱呢?也许,你在期待有人能看见你,你在渴望有人能帮助你,然而这过于美好了,一个人的自我暴露往往遭遇到的是又一次的伤害。这已经与最初是否是痛苦无关了,事实上,只要我们在向他人、向外界展示自己,只要我们还活在大庭广众之下,只要我们还在诉说自己的话,我们在就是在暴露自己,而暴露一定是更加脆弱的,脆弱就意味着更容易受伤。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卸掉了自己的防御。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与一个人说话说久了,或者与某些人相处久了,总会有暴露的感觉,哪怕我们说的内容与自己根本无关。因此,我们必须有所保留,把自己完全交出去的结果就是让他人能够控制你。难道不是吗?一个小孩都知道如何在父母面前表演,你为什么连表演都做不到呢?虽然我们都渴望真心的交流,但在现实中还是机会太少。也许只有爱情了。爱对一个人来说是要交出自己的,是要把自己的防御给扒掉的。因此,在爱的美好的一面之下,伤害也总是更容易发生。为什么背叛让人痛苦?因为在背叛发生前你已经赤裸裸的了,衣服脱光了就是更容易受伤。也许,每当我们渴望爱、渴望回应、渴望理解,或者向他人提出某些要求的时候,我们都要看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才是最根本的,他人不理解你才是正常的,不要追求他人完全理解,因为不存在完全的理解。是的,我们最后都要接受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个真相——我们是不同的个体,永远不存在「你是我,我是你」。只有接受了这一点,真正的交流才有可能。我们之所以总想向外界展示自己,还是因为我们太想确认自己了。我们想看到对方与自己是一样的,或者想让对方认可自己,但这终究是我们自己的幻想。理解的前提,是接受对方无法理解自己,接受对方有ta的看法,接受对方的差异。之前我们的暴露、我们的表达并不安全,只有看到了关系的差异,我们才会安全地表达,我们才会在受伤的时候意识到这并不是真的,我们才能不让自己受伤。所有的受伤都意味着你把某种关系当成了真的,你赋予了对方伤害你的权利。因此,你需要把权利收回来,先做回一块石头,承受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只有这样,你才能选择在哪里让自己软化、在哪里让自己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