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驿站—死磕《财富自由》BU1期行动派个人品牌课不写就出局10班

知识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行动才能获得 (上)

2017-08-11  本文已影响73人  db376bafd83b

文/在行动中成长的卫婷

公众号: 行动驿站

持续每日写作: 四个月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思想上的差异,而造成思想差异的根本来源于这三个维度:知识、时间和践行,在这三个维度上同时做到前20%的人就能远远地甩开别人,跑在前面。

知识就是金钱

两个方面: 概率论和提问题

一. 概率论

如果不是学习这个专栏我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接触到概率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概率论是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因为在我以前的认知里,概率论是理科生才要学习的一门复杂的课程。

1.抛硬币的例子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我们抛十次,前九次都是正面,那第十次抛出正面的概率大还是反面的概率大呢?

今天之前我会认为还是正面,因为前面九次都是正面,这抛出正面的概率多高呀。也有人可能认为是反面,因为前九次都是正面了,这一次总该是反面了吧。

结果当然就只有两个,要么正面,要么反面,每个面出现的概率,仍然是50%。但我们却会根据前面的结果判断某个面出现的概率更大,也就是某个面出现的概率会超过50%。

我们的判断是根据前面抛出的结果得出的,而实际上,抛硬币是个“独立事件”每一次的抛出,得出正面和反面的结果都是50%,不会受前面结果的影响。

也就是说就算抛上一千次,第一千零一次得出正面和反面结果的概率还是50%,不会因为前面抛出一千次正面或反面的结果而受到影响。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例子好像对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独立事件”对金钱和生活的影响,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子。



2.赌徒谬误

赌徒谬误指的是绝大多数赌徒,倾向于相信之前的下注结果,对当前下注有影响(至少是一定的影响)。我想大多数的人不能靠赌博发财,或长期处于赢钱状态就是因为不知道概率论,不知道“独立事件”的存在,而且贪婪和存在侥幸心理。

比如,堵了三局都输了,赌徒会想,前三局我都输了,再赌一局总该我赢了,于是又赌,结果又输,然后又想这都输了四局了,第五局我总该能捞回一些了吧,于是就一直输下去。中间更有可能发生的是赌场暗中操作让赌徒赢一回,涨涨信心,接着赌更多,输更多。

如果赌三局都赢了,赌徒更会想,天哪,今天手气这么好,第四局应该能赢更多,于是就把前面所有的筹码全部压上,然后第四局输个精光。估计这也是赌场按照人的心理早就设计好的套路,没有脑子光有钱等于是去白送钱。

我想这个和我们平常打麻将、玩扑克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前面连赢几局就会想继续玩下去,因为受前面好结果的影响觉得下面一局一定也会赢;有的时候连输几局也还想继续玩来它个全部扳回,这也是因为受前面不好结果的影响,觉得这局总应该轮到自己赢了。

其实,不论是赌博、打扑克、打麻将,每一局都是独立的一局,因为牌都是重新洗、重新分配的,拿到好牌和拿到烂牌的概率都是50%,除非有人作弊、抽老千。




3. 抓娃娃机

在留言区看到一个朋友的留言,也体现了概率论对我们生活的指导,那就是商店和商场里的抓娃娃机。

她说她只玩过一次抓玩玩机,然后就没有再玩过了,因为她发现了这个机器的设置规律。其实,抓起娃娃并没有难度,她连续抓了四五次,每次都准确地抓起,但每次到了半空中,那个抓娃娃的抓子总是会有意 地松开一下,然后娃娃就掉了。

她发现这个机器设置的赢率和人的技术无关,和概率有关,你玩的次数足够多,或者说你投入的钱足够买一个娃娃,你才有机会得到一个。想想看,好像真的是这样,那种一下、两下就抓到娃娃的开心场景只有偶像剧里才能看到吧。

商家和赌场都是有知识的人哪,我们想仅凭一颗“纯真”的心破他们设的局,那只能是自投罗网,更别说买彩票中大奖了。

首先,每一次的买都是一件“独立事件”,然后这个独立事件里面还有更多概率的存在,比如刮刮乐(要几个图案一样才有奖),号码球(要那么多数要一样才有奖),那中百万大奖的概率就更是小的看不见了,但是沉迷于彩票的人都不知道这些。

看看,这概率论的知识可不就是金钱嘛,而且浪费时间和注意力到赌博和彩票上更是浪费金钱呀,因为你失去了用其他靠谱方式挣钱的机会。


二. 问题的质量,决定答案的质量

根据我的思考,我们提问问题时通常会有以下这几个问题:

1.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懒。

比如“怎么…”、“如何…”和“…是…”, 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获得的,这种问题不要提。

要先自己搜索,有疑问继续搜索,直到最后搜不出答案,再去问人,这样可以提高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执行力。

2. 提出的题不够具体,太宽泛,回答的人无从下手。

六月份的时候听过一个现场讲座《没经验是你最大的优势》,最后的提问环节,有个人站起来问“怎么做到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的知识迁移”,那位老师说了很多,但我认为都没有回答到他的问题,好像和问题不怎么相关。

那个人在提问的时候可不可以把他的问题说的再具体一点,比如他从要什么行业转到另一个什么行业;他在第一个行业里做了多久,积累了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另一个行业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其实他问题说到这里,知识该怎么迁移我相信他已经知道答案了,因为写到这里我已经知道了。

而且通过这样的提问,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现在根本没有积累什么可以迁移的知识,现在转行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3. 对于提出的问题,其实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对自己的用词概念定义不清楚。

比如,你问“如果我一直努力,我会成功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只有两个“会”或者“不会”,但事实上,靠谱的人都不会这么简单绝对地回答提问者的。

这个问题里有很多概念不清晰,或者就是像上面那一点说的提问的不具体,比如:

“一直”,对你来说一直是多久?
“努力”,怎么算“努力”,对你来说一天工作或学习几个小时算“努力”?
“成功”,怎么算“成功”,对你来说是挣一百万,一千万还是考上清华、北大?

提出这种问题肯定是得不到一个好答案的,因为你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要问什么,回答者要么会引导你先去思考对你来说什么是“一直”、“努力”还有“成功”,要么就回答些对你没有实质帮助的空泛的话。

通过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次升级的机会,吸引来自己的贵人,因为你提出问题的质量反映了你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这也是很多大企业面试时让面试者提问题的原因吧。

不相信知识有用的人长期来看一定是感受不到“知识就是金钱”的力量的。

明天我们接着说“知识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行动才能获得” (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