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半
2023-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娃
今天本意是继续最近关于“寒门”的话题,想写写第四个方面,就是“志向”,但是文章被平台锁定了两次,连申诉都背驳回,说是违反平台相关规则。但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了好几遍,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句话得罪了平台审稿的。
所以,现在我把这篇文章拦腰截断分两次转发,看看是否仍然被锁。下面就开始原文的前半部分----
人们常说贫困能够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其实贫穷更能限制一个人的志向。试想,一只一辈子待在井底的青蛙,你让它涨破脑袋,它也想不出比井口更大的一片天。
我就是那只待在井底的青蛙,至少整个少年时代如此。
其实,我是有志向的,而且很早、很小的时候就有。只是被贫穷限制了思维,志向小得笑死人。
记得我刚迈进学校大门,接过老师发给我的一年级语文新课本,闻着书页散发的墨香,立刻陷于了对人生美好的遐想,就是在那一瞬间,我有了人生的志向,于是拿出铅笔在扉页上歪歪斜斜地用汉字和拼音“混体”字写下了我人生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志向:“长大后,我要到夏村工厂当工人。”(由于接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入小学前我已经能写上百个汉字。)
尽管现在看来这根本算不上一个“志向”,或者说是太低级的一个志向,但是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确实很“宏伟”,也很美好。
当时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最大的地方,就是离家不到二十公里的县城,而且姑姑就在县城的一家工厂上班,所以县城就是我的羡慕。
虽然我现在的人生发展远远超越了这个志向,但我仍为这个“志向”感到骄傲,因为它不仅具备“志向”的所有属性,而且最纯洁、最靠谱、最接地气。可见,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比现在某些专家都清醒,我知道农民苦、农民累、农民穷,所以我不愿意当农民,我要像姑姑那样,当一名能吃上白面馒头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