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PMbook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之我所犯的错

2015-01-23  本文已影响72人  梦想家_TT

不得不说,这是让我备受启发得一本书,值得推荐。

不思进取的我或者说想进取但是并未付诸实践的我,仔细分析了下问题及解决方法。

只列出关于阅读的问题,自己身上的毛病就不多说了:

1、阅读习惯不好,不分好坏,拿来就读,且时间上花费比较平均

2、偶尔读到一些不错的书,从不写读书笔记

3、书的好坏评判不严谨,隐约有个人观点,但不系统

4、阅读中被动占大多数,内在驱动力太差

5、阅读量不够

6、阅读深度不够

7、阅读漫无目的

8、阅读时容易走神,被周围环境打断

9、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暂时只列出这些吧,主要是阅读的效率问题,给自己做了个分析

1、成长环境-阅读环境

2、兴趣点-不感兴趣的基本不看,对自己的心智基本无提高

3、不够饥渴-没有强大的内驱力,无法长久的坚持

4、不思进取,阅读太被动-与“3”同样的问题

5、阅读无效率-没有外部压力时,读书无压力,随手看,时间长短由兴趣点影响

6、自身体系-没法将这些好书纳进自己的体系中

主要还是环境阅读习惯思维定式(再次提到这个词,越来越感慨这个东西影响太深远,以后写一篇文章专门写一下这方面),个人内在驱动力等方面的影响。

遇到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有点儿遗憾自己为何遇到的晚了,有点儿庆幸在这个时候遇到这本书。

遗憾是因为对自己的帮助犹如醍醐灌顶,阅读在自己面前打开了一扇大门,再不是从前那种浑浑噩噩的阅读。

庆幸是因为再早一些自己就算看了这本书也不会有今天如此深刻的感受,什么时候读什么样的书,在自己并未激活自己内在驱动力,还未深刻认识到自身问题的时候,读了又有何用,不过是在跟某些朋友聊天时说到:哦,我看过这本书。 

可是,之前的我看到了什么呢?会做什么呢?想想都知道,看完后:哦,我读过了。问:书里讲的啥?我:嗯,讲的是balabala~。没有任何输出的时候,这本书会对自己有多少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基本没有。

还好,我是在这个阶段看到了这本书,感谢。

还是说一下这本书吧:

1940年的初版,到现在都还能对我有深刻的影响,个人认为确实是本好书,一本实用的好书。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

观点:阅读分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和读者就像棒球赛中捕手与投手,作者投出球,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就是捕手,当球飞向我们,我们需要主动出击,把被作者用各种花式投出来的球接在手中,只有两者密切合作,才是成功的阅读。于是,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高下立判。

阅读是分层次的:

1、基础阅读

2、检视阅读

3、分析阅读

4、主题阅读

重点在“分析阅读”,从一本的目录看整体架构,一本书的框架就像人的骨骼一样,好书是活的,从架构能看出来很多东西。

建议有以上我所列出的问题的围观群众可以入手一本。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坚持长久的坚持!(也就是持久……)

这本书只是告诉我们方法,内驱力这个事,还得靠自己。

朋友,来干了这碗鸡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