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

2020-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使在人间_1ccd

这几年回乡下看老妈比较多,真正走近我的家乡,深入的去了解农村的方方面面。年少的许多疑惑也慢慢找到了答案。

虽然是在家乡长大,但年幼无知,懵懂年少,难以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感受与理解自然不同。

总的来说,留存在我童年、青少年的家乡记忆有很多很多美好,但也有许多许多抹灭不掉的愤懑与失望。

这种愤懑与失望,在我离开家乡,从青年到中年,甚至在前几天都一直深刻潜藏在我的感受中。

有趣的是,今天早上醒来,我好像突然开悟一般,脑袋中冒出对“受害者”三个字的不同理解。

这也许缘于,我真的打算完成童年在家乡,面对屋子对面的凤凰山,说出的作家梦想。

自从姐姐去世后,我放下对成功对赚钱的执着,开始思考人生意义,也开始捡起记录的习惯,也开始真正走近母亲的世界,学会去了解她,去了解周遭的环境,去了解复杂的人性,去了解我的家乡,去了解极度纯朴又极度复杂的农村社会。

昨天发微信朋友圈,我说如果自己真的打算出书,我的第一本就写《我的老母亲》,昨天晚上仔细想想晋杭老师关于共情的话题,我觉得调整一个角度写这本书,题目改为《中国农村妈妈》,也许更有市场。

絮叨这么多,看起来都是题外话,但也都是我当下想记录下来的。有时候脑袋中很有想法,许多想说的话,有趣的思路,结果转眼就不见了。怎样找都找不回!

如果我决定要写作,就得习惯性养成马上记录的习惯,或许以后会在这些零碎的记录中,找到很好的题材更多的角度,如果成愿,那真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好,说说这篇文章主题“受害者”

相信许多人会同意我下面说的这句话:“人的痛苦,大部分都是来自我们感到自己是受害者。”

就拿农村生活来说吧。通常二种人:过得好的,过得不好的。

过得好的,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为莫名遭人嫉妒,很委屈。

过得不好的,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为被人欺负,也很委屈。

那什么是过得好?什么是过得不好呢?

现在的人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都不再受饥挨饿,其实都过得不错。

过得好不好这件事情,大部分不由过得好的人来判定,而是由自认为过得不好的人来判定。

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我们

我们都在乡下,我们都主要靠孩子打工赚钱增加收入,我们都是春天种菜冬天烤火吃腊肉差不多的生活节奏,我们都没有读多少书,我们都很少出去看世界,我们如果看世界也是及其狭窄的空间世界,我们都关注一样搞笑内容的抖音,我们都住差不多的房子,我们都穿得朴素简单,我们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再有多大改变,我们都交往差不多的朋友,我们几十年都是如此过……

只要具备“我们”的共性,基本上就不会生出“受害者”的情绪。

相反,我们与我们会有自然而然的和谐,也有惺惺相惜的乡情,彼此心照不宣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

这个“我们”是一种很平衡的状态。

但是!

如果谁家突然买了一台车,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了出息,谁家冒出一个很厉害的亲戚,谁家新盖了大房子,谁家突然做起来生意还赚了钱,甚至谁家幸运中了彩票……这种平衡就会马上打破。

我们与我们交流话题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你来我往渐渐变少,说话听话都变得敏感多疑,误会越来越多,冲突越来越多,双方都变成“受害者”,都有委屈。

原来关系一直很好,突然有一天一句话不合,就成为仇人。

在农村,发生吵架不是稀有事情。以前更多,现在少了很多。原因是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工作,看世界,农村多是老人,即便是中年,也多是50岁以上。

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发生吵架,都会有这样一句话:

“你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啊?”

“你家当官,就了不起啊?”

“你家有钱有势,就了不起啊?”

说这句话的人,全是委屈。你都发财了,有权力了,得意了,为何还与我争?为何不多让我一些?为何还有那么多道理?

听这句话的人,全是委屈。我付出辛苦赚的钱,有错吗?我凭本事获得的职位,干涉到你了吗?我没有偷没有抢正大光明,还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说说二位“受害者”邻居的真实故事。

一位叫周老三,长年居住在乡下,长一辈;一位叫李得礼,城里工作生活,曾经是多年探亲一次,近二年勤快些,一个季度一次回乡下看望独居的老母亲。

多年双方前辈为相邻的一点地盘,纠缠不清。

李得礼虽常有耳闻,周老三多次欺负独居的老母亲,还指使其他人辱骂欺负,做了许多坏事。

但本着“远亲不如近邻”“得礼人时且饶人”,尽量和平相处的大原则。总是劝告自己的母亲,不要太计较,我们条件比他好,可以多谦让一些,并按照小辈的规矩对周始终几十年尊重。

每次回家尽量带礼物,主动招呼,当作长辈对待。

希望对方会被诚意感动,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

直到他们之间直接建立起“修路与拆房子”的约定……

事后一年多见面,第一次沟通,

李得理问:“叔,您这破房子咋还没有拆?”

周老三回:“等政府拆,好赔钱。”

李得礼问:“咋又扯到政府?本来就是你自己主动说拆的,当初你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这房子你随时可以拆,共同建花园,我买花种你浇水。

我信守诺言,把路已经修好,你又准备变卦!?”

周老三说:“不是不是,会拆。”

停顿几秒又说:“要不你来帮忙拆!”

李得礼疑惑:“你的意思是让我再出钱帮你拆房子?”

周老三见李不上当,马上改口:“不是!是让你帮忙买花种。”

李得礼回:“哦,买花种没有问题,我一直讲信用。只要你拆完,我们就建美丽的花园,一起把这里变成我们村最漂亮的环境,让周围村民也多一个散步的好去处。”

陪伴母亲几天后,李得礼返城。

时隔半年,第二次见面。破房子依旧!

李得理相当疑惑:“咦?当初叔主动找我,彼此沟通好好的,我什么时候修路你就什么时候拆旧房,大家都不争那点地皮,一起建共同花园,为何你等我把路修好这么久了,你还不拆这无用的破房子?”

周老三支吾,又有新的借口:“不是我不想拆,而是我家的东西实在太多,要养鸡养牛放农具。”

李得理说:“这是啥意思?你当初可没有这样说。”

周老三说:“我拆可以,那你,那你帮我再建一个杂屋。就几万元钱!”

李得理忍不住道:“叔,当初你说修路才5万,我最后花了14万,没有让你出一分钱出一分力,快二年过去了,你承诺拆的破房子没有拆,现在又打算我再给你建房子,你可真会想!”

(内心骂:够不要脸的!”

三个月后,第三次见面。周老三躲避,不愿交流。

李得理直接问侯:“叔,您是啥计划呢?”

周老三果然新借口:“这房子不是我的,是我老大的,我没有权力拆。”

李得礼:“既然如此,当初你咋不这样说?我们再三问你搞不搞得定?你拍着胸脯说,你老大早就不要了,全凭你说了算。今天又说是老大的,明着来欺骗我?耍我?”

周老三得意回:“你又没有录音!我也没有犯法。就这样啦。”

(时间关系,今天到此,明天继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