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有多少人在伪装着坚强独立?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微曦的星辰花

01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们这个一代人活在了一个既保守又接受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早早的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却又不得不继续跟进这个时代努力生活。

我们这代人有太多的不被理解、不可言说的苦恼。在为人处世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摸索前行,要学着适应并习惯成人后的孤独。

安全感成了我们新一代人衡量情感的标准和基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人理解,有个值得自己永久依赖,替自己减轻烦恼的人。

1

依赖本身并没有错,但如若过度依赖且转化为黏人,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过度依赖者”会在其过程中失去自我的本真,极度缺乏安全感。

而“被过度依赖者”也会无形中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压力,那种自己隐私被毫无保留的展露出来的慌乱感。

02

当我进入大学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后,我发现大部分人还是实现不了自己骨子里的真正独立。

手指向上轻轻一滑,翻看朋友圈最近更新的内容,一条条的成长Flag和走心文案映入眼帘。网络中的心灵鸡汤总会使人产生一点错觉,甚至以为那个人真的突然改变了呢。

可我知道,生活中的他们口口声声说要独立,适应孤独,但他们种种行为真的轻轻一下露出了破绽:做任何事都要有人陪着的被帮助的状态。

2

据我了解,造成这些“伪装坚强独立者”缺乏安全感和不能真正保持坚强独立状态的原因是有迹可循的。

我发现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我不禁有了一丝解悟。

或许是父母掌上明珠般的宠溺,或许是自个儿的私心贪欲…

03

再深度剖析一下这些“伪装坚强独立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原生家庭是关键

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以后的为人,有的家庭每天都是吵吵闹闹,一个晚归,一个酗酒,这样压抑的氛围怎能会给孩子安全感?

也许此刻孩子的内心已经极度崩溃了,但它不希望表现出来再度的难看,便表现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孩子只能通过外界不断寻求那种所谓的安全感,极度依赖一个使自己安心的人,一昧顺着别人的心意,失去自己的立场。

3

还有一种家庭,父母间若只有一个孩子时,他们往往把孩子当成国宝般对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无节制的给予,这也就会给孩子主观上产生依赖感。

这样的孩子一旦立足社会,内心也只会想着如何依靠他人,时时刻刻黏着别人,跟着别人的思维在走。

二、贪心私欲在作祟

曾经遇到一个女孩子,对着手机屏幕和远隔千里男友打电话撒娇,嗲嗲的萝莉音让人浑身鸡皮疙瘩,一再要求男方必须秒回女方的一切消息,而女方这边却不做数。

在校园里,吃饭,走路,上厕所,甚至学习都要求一起,不允许你偷偷优秀,只求你当她自己的“助跑器”。

这种女孩子往往私心贪欲太多,一心只为自己好,害怕别人比自己优秀,想着黏着你总归能捞到一些好处。

4

三、自卑心理

不管谁只要一个人待,一个人走路,都觉得那个人很可怜。这种人往往是以前经历了很多冷暴力,造成了心灵创伤,于是下意识的见到这类人群格外的关注与照应。

明明自己能力与实际不相匹配,却仍然倔强着想靠近,自己又没有胆识和远见,总是要依赖着别人才能做好任何事。

5

四、幼稚鬼心理

永远把自己当成永远18岁的小孩,以为做什么事都要有人指导她,陪着她,以为世间美好都与她环环相扣。

她们还不太敢接受现实的残酷,以为一直缩起来并沉浸在自己编造的美好童话中,就远离了各种烦恼琐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

虽说说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还能保持一份童心很难得,但我们也该试着接受成年人的身份,承认自己已具有独立的人格的判断了。

6

04

当代人对00后的主观印象定义是:独立又自信,单纯善良。殊不知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独立坚强,适应及习惯孤独。

成年人的世界,多多少少的人都在伪装着坚强,或许他们脆弱敏感,或许每天苦恼奔波于繁忙的工作当中…他们无处去说,只能埋藏在心里。

久而久之,心里出现了空缺感,极度渴望有那么一个人能懂她,好让她放下所有防备和单子。最终的结果要么是爱的死去活来,要么是老死不相往来。

7

所以倒不如早点承认与接受自己的不坚强不独立,然后在生活中慢慢培养锻炼自己的胆量与性情,学会坚强,学会独立,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都要明白:“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