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宋宋 6.17 原生家庭

2019-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sofar0501

自原书结束语: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会经历一个艰难而疲惫的过程,准备好应对挫折和失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地磨练自己。焦虑、恐惧、内疚、困惑,对任何人来说都无可避免,但这些魔鬼将再也无法控制你,这才是关键。

当你可以更好地把握过去和现在的父母的关系时,你会发现,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自己的关系,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或许是平生第一次,你将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


一、所谓的“问题父母”

父母加之在孩子身上的种种,有着持续性、反复性、严重性的特征,并且让子女产生长期的内疚感。

二、“问题父母”的七大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永远是正确的,永远都是为你好。

“世上总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逼迫我们被动接受的同时又在彰显自己的重要性。大部分的中国式家长都是这样,尤其是在小时候至高考前的这一阶段。因为是父母,所以得关爱。过度的理解了自己的角色。

2.不称职的父母

称职的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让孩子感受到爱,关怀以及满足孩子各种情感更深层次的需求,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而不称职的父母,在这些方面的作用都是缺失的。以至于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通过奉献/照顾别人的方式来取悦别人。(“共依存”现象/“强迫性重复”)

3.操控性父母:喜欢维持孩子的无力感

“你离了我不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父母本身没有独立人格,潜意识里还是“我”(父母)需要你,也会让孩子不能独立,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婆媳关系不和,焦仲卿式的中国丈夫。

4.酗酒型父母

酗酒后家暴,让孩子在今后寻找伴侣时,会选择相似的人来做替代,潜意识里觉得我可以改造他(酗酒的另一半)并且缺乏信任感(父母是靠不住的)

5.身体虐待型父母

父母把孩子当做发泄对象,最直接的问题是会让孩子产生抑郁和恐惧症,影响以后的生活,觉得 “我”不配快乐 ,“我就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人”,延续一生的负面期待。

6.言语虐待型父母:我真希望从未生过你

这样的父母见不得孩子比“我”强,总是通过谩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孩子极度缺乏自信,产生3P性格(完美主义、拖延症、心理瘫痪)对成功产生恐惧。

7.性虐待型父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三、有毒的家庭体系

自原文: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个体系并非你的父母所发明,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累积而形成的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在所有的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当中,都有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

而“我们”却盲目的顺从,不敢阻断,并持续着重复……

四、拥抱成长,直面父母对我的影响

1.“原谅的陷阱”、

如果你没有理清楚之前的情绪和责任,就不要谈原谅这件事。而且原谅,只有在父母努力求得原谅的时候,才有意义。你的父母觉得我做错了,我之前确实做得不好,这时候你原谅他才会有意义。只有释放内心的痛楚和愤怒,让应该负责的人负责,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2.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情绪激动时避免接触,避免被撩拨,要冷静处理,学会情感的独立,学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以及质疑他们的自由:“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学习一些固定的句式,例如“哦?”,“是嘛”,“您的想法真有意思”,“我需要考虑一下”等等,不要急着做出反应。

3.不再自我惩罚

找到“观察型自我”, 将自己从现实中抽离,面对当时的情况,我会怎样表现。

“你不需要为XXXX负责”,可以练习与旧照片对话或者和空椅子对话。

4.处理自己的愤怒和悲伤

情绪要表达出来,发泄出来,不要恨自己,将其转化为“我要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5.学会对自己负责

只有你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诚实的面对你和父母的关系,你的父母不是完人。

6.与父母对峙—“凡是没有归还的一定会转移”

此是为了对自己产生疗愈的效果,并不存在失败的对峙,要将自己所“遭遇”的归还给父母,这样才不会被纠缠,也不会被顺延至下一代。

写信&面谈:你曾对我做过什么—当时我的感受—对我生活的影响—我的要求

五、来自我

听完才很庆幸,我有一对虽不是那么完美,但很“正常”的父母。以上出现的父母的问题,或多或少,片段化的会出现在我的成长当中,习以为常,说起来还有些亲切呢~“潜移默化”这个东西,真的挺可怕,我们是父母的顺延,而父母又是他们父母的顺延,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我们的父母,也没有必要因此苛责父母或者自己,没有人生为完人,都是在生活中的不断成长。生活就是一连串反应的集合,而改变促成了这些反应。或者说,可能反应就是一些改变吧。所以改变对于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更为重要。

幸运的是我没什么大的心理问题😜,但是确实不是那么自信,也许这和父母的教育多少有点关系吧,总是变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家庭的民主也让我收益很多,一个人做出很多决定,也不会顾忌周遭的眼光,看吧,这就是我~很难说父母的一些教养行为是对还是错,但是听完这本书,我确信的知道某一些行为的确是错误的,会不经意间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希望以后会变成妈妈的我能够有意识的改变自己,不要把“父母的顺延”再加诸在下一代。

与君共勉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