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 越己
“生活无解,唯有撒野”,原来这样一句满大街随处可见的语录竟然这么有力量。穿出长沙的热浪来到了好山好水的湘西。沿着沅水而上,来到了一处平坦开阔、河水聚集的地方——名不经传的泸溪,虽然在旅游史上它没有什么名份,但是仅仅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地方。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地处云贵高原东缘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属典型的湘西山地地貌。它东邻沅陵,南接辰溪、麻阳,西连吉首,北靠古丈,是湘西州的"东大门"。泸溪得名于穿境而过的沅江支流——泸溪(武水),其县城白沙镇依山傍水,素有"悬崖上的吊脚楼城"之称。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在100-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62.3%,拥有"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作为"盘瓠文化"发源地,泸溪保存着完整的土家族、苗族文化传统,其辰河高腔、踏虎凿花等7项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泸溪"八山半水一分田"的生态格局,境内有沅江风景带、天桥山自然保护区、浦市古镇等旅游资源,其中浦市古镇现存明清建筑群120余栋,被誉为"湘西四大古镇之首"。2023年,泸溪县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正逐步成为大湘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

下高速,沿着乡道一直上天桥山,这里是一个没有开发为旅游景点的自然保护基地。山路未经雕琢,保持着最原始的样貌。行至半山腰,一座简朴的工作亭映入眼帘,那是护林人的栖身之所。一位皮肤黝黑的护林大叔见到我们,热情地招呼着,给指路。

沿着大叔指引的方向,我们穿行在山野之间。路旁的农田里,稻穗低垂、瓜果飘香;散落的农舍前,晾晒的衣物随风轻摆。野生的板栗树和核桃树夹道而立,枝头硕果累累。我们忍不住摘了几颗成熟的桃子和山枣,果实在掌心散发着山野特有的清香。

山林深处,古木参天。那些不知年岁的巨树笔直地矗立在堆积的落叶之上,仿佛沉默的守望者。石阶陡峭却整洁,显然常有人迹。登顶远眺,满目苍翠尽收眼底。这山不算高,连风都显得格外温柔。只是黄昏时分,山间的蚊虫似乎将我们当成了盛宴,热情得叫人招架不住,只得匆匆下山。

山脚处,沅水静静流淌。清澈的溪水冲刷着布满青苔的卵石,那些石头光滑得如同少女的肌肤,让人每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河岸边,垂钓的青年专注地盯着浮标,浣衣的老妇捶打着衣物,嬉戏的孩童溅起晶莹的水花。不多时,对岸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在暮色中勾勒出安详的剪影。

这趟旅程让我明白:有些风景,注定要亲身经历;有些山路,必须要亲自走过。天桥山用它最本真的模样,给了我们最珍贵的馈赠——一段远离尘嚣的宁静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