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你的歌

七月.我听见你的漂泊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3人  先生言止

1

大学毕业后,小轲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只身去了北京。

小轲喜欢摄影,他像所有文艺青年一样,着魔似的向往北京。虽然早听说北漂的日子很苦——住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穷得每天只能吃泡面;还有可怕的早晚高峰。但是小轲不在乎,他觉得北京是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于是,他攥着一张车票,拖着行李,坐上了北上的列车。

2

今年是小轲来北京的第四年。他依然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每天依靠给摄影工作室打零工为生。小轲一直希望可以拥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现在,他拍过结婚仪式;拍过毕业典礼;拍过生日宴会;甚至拍过商业庆典……却从未拍过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每当小轲举着相机,被欢闹的人群挤来挤去时,他都会想:我当初为什么要来北京?

小轲渐渐明白,在这座无数人向往的城市里,有数不清的梦想正在苟延残喘着。

3

七月,正是炎热的时候。

虽然北京是名正言顺的北方城市,可是到了盛夏,酷热的劲儿上来,真让人有些质疑这个“北方城市”的身份。

小轲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带着相机,一个人来了后海。

在北京摸爬滚打四年,小轲自然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是,每当他想散散心的时候,还是习惯一个人。

独处教会他很多事情。

今天的后海依旧热闹。

不知是因为靠近水面的缘故,还是黄昏时分的原因,小轲似乎觉得没那么炎热了。有凉凉的晚风迎面吹来,整个人舒服的不得了。

小轲觉得自己一整天的疲倦都被这阵风给吹散了。

红彤彤的夕阳正缓缓地向水面靠近,不知是不是连它也觉得热了,想钻进水里乘乘凉。金色的余晖像染料一样掺进水里,整片湖面闪闪发光。小轲举起了相机,拍下了已经不知拍过多少次的后海的黄昏。

终于,当夕阳彻底沉入水底,小轲放下相机,走进了附近的一间酒吧……

4

可能因为天刚黑,酒吧里几乎没什么人。

小轲看到一个穿着宽松黑色T恤的女孩正站在立麦前试音。

他注意到女孩挎着一把很大的木制吉他。

女孩拨了一把琴弦,唱了起来。

她的嗓音很特别,有一种清冷的感觉。高亢的地方唱得清亮,好像青春期的叛逆少女;轻柔的地方,声音又瞬间婉转起来,仿佛一个诉说心事的孩子。

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的动听。

女孩微合着双眼,细长的眉毛稍稍蹙起。她仰起头,乌黑的长发被甩到身后。女孩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不在意周遭的一切。

酒吧里还有其他人在试音,架子鼓的声音,贝斯的声音,电子琴的声音……但是小轲觉得自己统统听不到了,他的耳朵唯一可以捕捉到的就是那个女孩的歌声。

酒吧里的人渐渐多起来,各种颜色的灯光从四面八方照过来。

一束白色的光照在酒吧小舞台的中央,灯光下女孩的脸白得像雪一样。

她唱着的,正是之前试音时的那首歌——小轲从未听过的歌。

台下有人吹起了口哨,不知是因为美妙的歌声还是女孩的容貌。

那天小轲破例在酒吧坐到凌晨——直到他看见女孩背起吉他悄悄离开。

他借着威士忌给的勇气追了出去。

5

“你这种人我见多了。请你让开,否则我报警了。”

小轲懵了,他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当成流氓。

女孩警惕地后退了几步。

“你误会了……”小轲赶紧解释道,刚才的酒劲也早被吓醒了,“我不是坏人。”

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坏人从来不会说自己是坏人。

女孩掏出了手机。

小轲几乎用哀求的声音说:“求你别报警,我只是想知道你唱的那首歌的名字。”

女孩正要拨“110”的手停下来。

“你不是混混?”

“我当然不是混混,我是一名摄影师。你看,”小轲举起挂在胸前的相机,“你见过带着单反的混混吗?”

两人坐在路边某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里。

女孩吃着关东煮,口齿不清地说:“你吓我一跳。谁让你一开始不说清楚,上来就拉住我背后的吉他,我还以为你是打劫的呢!”

小轲傻笑起来:“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啊,不知道怎样叫住你。”

“我叫叶子,你呢?”女孩端起关东煮,喝了一口汤。

“小轲……”

“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嗯,”小轲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是南京人。你呢?”

“我老家山东的。”

大概因为两个人都是北漂,女孩渐渐卸下防备,话也多起来。

于是,小轲知道了她是去年刚从某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今年春天来的北京,一直在酒吧做驻唱。

“我妈说在酒吧唱歌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人,让我赶紧回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去我们市的小学当音乐老师。”

小轲不禁想起父亲曾对自己说过的话:搞摄影一辈子都搞不出什么名堂。

“不过我不想回去,我要留在这里,我爱唱歌。对了,之前你问的那首歌叫《漂泊》。是我自己写的。”

“真的?”小轲大吃一惊,“词曲都是你自己写的?”

“对啊,还不错吧?”女孩得意地笑了。

“非常好听。”小轲真诚地说。

“你这人挺有意思的。我先回去了,今天晚上还有演出。有缘再见咯!”

小轲看着女孩背着吉他走远的娇小身影,忽然觉得她莫名的帅气。

6

小轲和叶子渐渐熟起来。

小轲经常会出现在叶子演出的酒吧为她捧场,而叶子也会让服务生为小轲送上一杯他最爱的威士忌。

这天,两人又坐在那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里。

“过几天MAO有一个演出,是我很喜欢的乐队。要不要一起去?”女孩一边吃着关东煮,一边问坐在身边的小轲。

小轲知道,MAO是北京一家很有名的演出性质的酒吧。

“看情况吧,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一定去。”

“对了,你找到工作了吗?”

小轲摇摇头。

“你拍的夕阳很好看……”女孩不知该怎么安慰他,把头埋进装着关东煮的纸杯里,嘟囔了一句。

小轲的心头泛起一阵温暖的苦涩。一方面,他很高兴有人认可自己的作品,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即使自己把夕阳拍得再美,也比不上把开业庆典上的那群老板拍得意气风发来得实在。

总有一天,自己再也拍不出那么美的夕阳了吧……

7

晚上七点五十四分,小轲站在MAO酒吧的门口。

一个长发女孩向他跑过来。

正是叶子。

小轲莫名有点害羞,毕竟这是两个人第一次一起看演出。

这算不算是约会呢?小轲想。

叶子丝毫没有注意到小轲微红的脸。她笑着说:“抱歉,等很久了吧!来的时候有点堵车。快进去吧,还有六分钟就开始了。”

酒吧里人头攒动。

小轲看着各种时尚装扮的少男少女站在自己周围。他们把头发染成奇奇怪怪的颜色,做成奇奇怪怪的造型,脸上还画着奇奇怪怪的图案。

“他们脸上的图案是这个乐队的标志。”叶子踮起脚,在小轲耳边轻声说。

小轲的脸“唰”地一下红了。还好灯光昏暗,叶子看不到他通红的脸。

所有灯光都暗下来,只留着舞台上的一束光——演出正式开始。

人们随着音乐声肆意地呐喊、尖叫、摇摆、欢呼。

借着偶尔扫过来的灯光,小轲看到叶子也跟着疯狂的人群举起一只手,伴着节奏跳起来。

小轲听不出这支乐队的歌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只知道所有人都很嗨。而且他敢确定,现场的温度绝对要比室外高出好几度。

小轲试着随着人群摇摆。真奇怪,自己这几天的疲惫和劳累好像都随着身体的摆动被甩掉了。

就这么疯狂一次吧,小轲想。

演出结束后,两人走出酒吧。

叶子脸上写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这才是音乐!”她激动地说,“这是我想做的音乐。”

小轲笑了:“那就去做吧,你喜欢的音乐。”

叶子看向他,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被什么点亮了一般。

是梦想吧,有梦想的人果真是与众不同的。而自己呢?小轲悲哀地发现,四年的时间已经让自己眼睛里的光芒渐渐熄灭。那个当初说要闯出一番天地的有志青年,已经变成了为生活苟且的颓废男子。

眼前的叶子好像唤醒了小轲心中某些已经沉睡的东西。

8

入秋了,小轲像往年一样,拿起相机去香山拍红叶。

唯一不同的是,今年有人陪着他。

叶子说自己从来没见过香山红叶,嚷着要和小轲一起来。

两人站在半山腰的地方,一起眺望远处的风景。

“小轲,”叶子忽然说道,“我要走了。”

“走?你要去哪儿?离开北京吗?”

“嗯。我准备出国深造。我要去美国学习音乐。”

“那你……还回来吗?”

“回来,一定回来。虽然我每天住着6平米的单间;在酒吧唱歌到凌晨;每天吃外卖……但我还是喜欢北京。大概……这就叫执念吧。”叶子看着远方。

小轲没说话,只是举起相机,转过头对叶子说:“我为你拍张照吧。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没有为你拍过一张照片。你站在那边的枫树下好吗?”

层层叠叠的红叶犹如连起来的晚霞,又好似一团又一团的火焰。那个被枫叶遮着半张脸的少女笑靥如花,她的笑脸留在了小轲的镜头和心里。

9

几年后,又到了炎热的七月。

小轲正坐在电脑前浏览着自己前几天去帽儿胡同拍的照片。

如今的小轲已经和几个好友合伙开起了一间工作室,名字叫“北漂工作室”。

启动资金是去年小轲参加比赛获得的一笔奖金。他的一组作品获得了全国某知名摄影大赛的特等奖。

这组作品很有趣,虽然每张照片中的主人公形象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北漂”。有深夜刚刚结束加班的东城区小编辑;有站在西单地铁站出口卖唱的青年;有在烟袋斜街为路人画像的未来艺术家;有直接睡在怀柔影视基地片场的群众演员……

这组作品的名字叫《我听见你的漂泊》。

“小轲,有人找。”

“来了。”

小轲起身,走向隔壁的小会客厅。

还没进门,小轲就看见一个长发女孩背对着他,静静地站在窗前。

“你拍别人之前,都不需要征得本人同意吗?”

说着,女孩转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正是《我听见你的漂泊》中的一幅:后海的某间酒吧里,穿着宽松黑色T恤的女歌手动情地唱着,乌黑的长发被甩到身后。

“那现在征求还来得及吗?叶子小姐,你愿意永远做我镜头里的主人公吗?”

窗外聒噪的蝉鸣入耳,配合着炎炎夏日的躁动。女孩笑起来,像七月灿烂的阳光。

小轲终于明白,对他而言,这么多年的北漂生活就像一场最有意义的旅行。在旅程中,他收获了梦想,收获了风雨和阳光,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