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位陕西作家的网文

2017-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天地秀色

三个陕西人,绘就出一个省壮阔的文学地理!

踏雪听松1摘自西安城记

阅108转62016-05-08 分享收藏

“西安城记”一键

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牢牢联系在一起。路遥笔下的陕北,陈忠实笔下的关中,贾平凹笔下的陕南,这三大块构成了中国文学版图上的旖旎风光,成为当代文学中最为持久与绚烂的一道风景。

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到贾平凹的《秦腔》,陕西三位土生土长的作家,在近二十年的跨度里,且都以榜首的位置,三次摘得茅盾文学奖,散发出陕西文学的光芒。他们分别来自陕北、关中、陕南这三块文化沃土,以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中国文学版图上独特的景观。

《平凡的世界》让文学不平凡

路遥

路遥近照

“叫声哥哥你快回来,你快回来……”当我们再次捧起《平凡的世界》时,耳旁不时响起这首优美婉转的陕北民歌,路遥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

我们无法忘记,1992年11月17日那个冬天的早晨,在清冷的寒风中,路遥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人民,独自远行了。路遥一生紧握着陕北的那双大手松开了,一个欲于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然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没有因为岁月的风尘减色,恰恰相反,历经时光的无情淘洗,反倒使它成为当代小说之林中一株质朴伟岸、绿叶纷披的梧桐,成为文学史中永恒的风景。

今年,是路遥诞辰六十周年!新版《平凡的世界》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二十家网络、平面媒体联合举办的“我与《平凡的世界》”征文活动,共同缅怀这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再一次倾听来自读者的心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平凡的世界》广播剧编辑叶咏梅说,路遥的作品表现了真、情、美三个特点。当时,《平凡的世界》广播剧先后播出三次,直接听众超过三亿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六十部来自古今中外名著改编的广播剧中,《平凡的世界》排名第八。在近几年进行的多次读者调查中,不少大学生更是将《平凡的世界》列为自己最喜欢和最珍爱的文学作品。众多网友自发聚集在网上建立“路遥吧”、“平凡的世界吧”,缅怀路遥,畅谈着对路遥的怀念和追忆,探讨着路遥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路遥的大幅照片赫然挂出,同时还有名为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路遥”的怀念专题。

路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和敬畏,引发了这个世界关于他如此持久的怀想与敬意。这正应了博尔赫斯说,文学与其说取决于作品本身,还不如说取决于阅读这些作品的人的看法。路遥,依然活在千千万万个热爱他的读者的心中。

《平凡的世界》在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广阔的背景上,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姓人家的父子两代人的人生遭遇为主线,表现了社会的历史转型给中国农村带来的震荡和以及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展现了农民艰辛的大义和宽阔的悲悯情怀。全景式、深层次地探索了中国农民在改革新旧交替深化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农民的人格、人性以及农民精神困境中的出路和命运走向,真实表现了在生活变迁中农民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反映了极其复杂、艰辛的生活历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纠葛。

小说充满了对农民艰辛的汗水浇铸理想家园的困苦的深刻同情,热情讴歌张扬了在困难、挫折中与生俱来的不甘沉沦的意志和坚强的韧性。小说主人公孙少安在遭遇人生挫折和困难面前,紧紧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自强自信、奋斗拼搏的魄力、执着、隐忍、善良的个性,对我们起着非常潜在的深远的精神鼓舞作用。

《平凡的世界》封面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在探求与思考的人生途中,《平凡的世界》护佑着、沉淀在我们的脉管之中,而不是使我们的生命更加苍白、软弱、或者懈怠。在当下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一路走到今天,作家、读者的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平凡的世界》里反映的那个时代,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在一代人的阅读记忆中,那种感觉和记忆在我们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太深了,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我们穿行在《平凡的世界》的字里行间,跟着路遥一起在陕北的黄土塬上奔走——那通向世界尽头的黄土大道上颠簸的木轮马车扬起的黄尘,那黄土崖畔上在寂寥凄清中绽放的山丹丹,那冬天苍凉的北方原野如刀枪剑戟一般指着天空的树,那黄土砂砾上顽强生长的灌木与野草,那村旁小河冰层下涌动着碎裂的冰块的汩汩流水,还有美丽的润叶、晓霞的欢声笑语。

对生命意识的追寻和发掘,对人生价值和生命尊严的叩问和探索,把创造精神和理想精神作为人的生命价值来追求。从《平凡的世界》中,我们找到了希望看到的东西:苦难与抗争,理想与激情,欢乐与泪水。当世俗物欲不断吞噬我们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芬芳的时候,《平凡的世界》充分展示出了人性的光芒和信念的力量,让我们感受、体味、领悟、认识到一种真实的精神力量。我们在含着泪光的阅读中,阳光打在脸上,一股温流从心底升腾,我们获取一种艰难前行的力量和勇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在艰辛中自强,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无法抗拒的魅力。

路遥当年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代表获奖者发言似乎可以为我们解释这一切:“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平凡的世界》属于过去,也属于今天和未来。路遥永远是理想、激情和梦想的化身。

在白鹿原上创造《白鹿原》

陈忠实

陈忠实近照

白鹿原位于西安东南,处在灞河、浐河之间,依山傍水,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经过流水和风沙长期沉淀形成的黄土台面积达263平方公里,海拔高于西安三百米,十三代古都长安尽收眼底,白鹿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长治久安的天然屏障。

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忠实在白鹿原畔,猝然展开一轴活生生的浓墨重彩的白鹿原历史画卷,画面上笔酣墨饱,元气淋漓,拙朴厚重。五十年的沧桑巨变,五十年的大地梦幻,以一种特殊的韵味和意趣从白鹿原蔓延开来。

一轴画卷,上下五十年。长篇小说《白鹿原》横空出世,让世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陈忠实。在《白鹿原》的扉页上陈忠实把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作为题词:“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忠实是写出了白鹿原这块土地沧桑五十年的“秘史”,如此看《白鹿原》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起“泄密事件”,一个民族五十年的秘密从此大白于天下。

《白鹿原》1992年底问世以来,其畅销和广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实属罕见。《白鹿原》曾改编成秦腔、连环画、泥塑、话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正在筹拍电影和电视剧。北京人艺推出的话剧 《白鹿原》在北京和西安演出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白鹿原》跻身“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本书”,《白鹿原》还与茅盾的《子夜》、钱钟书的《围城》、老舍的《骆驼祥子》等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文学书目,而《白鹿原》是建国以来创作的惟一一本入选该书目的长篇小说。

陈忠实认为,这对他和他的作品而言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一个很高的荣誉,甚至比获得茅盾文学奖还“让人心里踏实”。

《白鹿原》作为新时期文坛上富有史诗品格的扛鼎之作,至今各种版本发行量高达150万册,还被翻译成日、韩、英、越南等多国文字。实际上《白鹿原》的盗版已接近二十种,其印数不亚于正版的销量。《白鹿原》在重印和再版数十次后,至今每年都在加印,显示出卓越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长篇小说是富于难度的写作。这是《白鹿原》给我们的有益启示。陈忠实说:“对长篇小说写作,我心里一直有种畏惧感,不敢轻易动手。”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对作家生活经验、生命体验、艺术精神、写作技术和身体耐力的全面考验。陈忠实早期的一系列的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创作,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彩排,一切都是为了《白鹿原》这场大戏上演。

注目南原觅白鹿,怅望千秋一洒泪。陈忠实躲开城市繁华和喧嚣,蛰居乡下的老屋,苦心孤诣,静心创作,陈忠实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这就是说,陈忠实是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他的这部后来被称为“枕头”的作品,至五十岁时才终于把《白鹿原》展现给了读者。

“春来寒去复重重,掼下笔时,桃正红。独自掩卷默无声,却想笑,鼻涩泪不通。单是图名利?怎堪这四载,煎熬情!注目南原觅白鹿,绿无涯,似闻呦呦鸣。”陈忠实填的这首《小重山》词,可以说是他写《白鹿原》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这其中的艰辛和磨难只有他本人才能体会出。

《白鹿原》早期版本封面

《白鹿原》带给读者的那种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冲击力,迄今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挥之不去。陈忠实写出他心目中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心灵真实,写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生活的原生态。一部小说如果失去了真实感,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真实感的不足和缺乏,这已经成了大部分中国作家最大的毛病,它严重制约了小说艺术的发展。

小说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人物性格化,这是《白鹿原》成功给我们的又一启示。《白鹿原》显示了这一创作原则的生命力:雅俗共赏、曲高和众。《白鹿原》是一本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大众读物。经典与流行,艺术性和可读性在这部作品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据媒体披露,陕西省咸阳市一对八十余岁的老夫妇特别喜欢《白鹿原》,但因年老眼花,看书吃力。他们孝顺的儿子用了五年多时间用毛笔手抄小楷50多万字,供老父母赏读。

小说的价值,在于让读者知道你在说什么,要让人有兴趣阅读下去。可以说,《白鹿原》以其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而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

用《秦腔》再次响亮中国文坛

贾平凹

贾平凹近照

当前小说的乡土叙事,已经走到了如何面向乡土中国现代性经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叙事关口,作家如何将翻天覆地变化中农村的人和事以新的文学眼光历史的、审美的认识、理解,化作自己的血肉和灵魂,并艺术性地化作出鲜活生动的乡村故事、乡村情感,达到作品的内在精神与审美品格的完美统一。这已经对作家的认识,发掘生活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乡土叙事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是受到双层的挤压。一方面消费主义物质和欲望的裹挟下的冲击;另一方面农民正脚步趔趄,踉踉跄跄地走在通向城市化的康庄大道上,过去那种“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的古训早已落后于时代,农民不可能一辈子在土地上常相厮守,墨守成规。

随着中国乡村的城市化发展,农村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构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型乡村形态。我们所面对的“乡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我们所面对和表现的“农民”,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作为传统的小说乡土叙事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型时期,今天又一次面临着选择和考验,是继续沿袭以往驾轻就熟的叙述模式?还是凤凰涅?般地由死还生?这无疑是摆在作家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置于这样一个背景下去考察认识,可以看出《秦腔》是对乡土中国最后的苍凉回眸,表现了贾平凹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状态,呈现了中国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秦腔》是乡土废墟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黯然神伤,又是对农民生存本相的强烈的逼视和灵魂追问。贾平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乡土小说的思想和写法所形成的单一的叙事模式,重新开启了一扇乡土小说通向未来的门,走出一条更为自由的乡土叙述之路,用更直接,更纯粹,更鲜活的叙述方式,使我们对隐伏在生活表层后面多重挤压下的真实,有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

在《秦腔》里,一幕幕纷繁芜杂的生活场景,一幅幅鲜活摇曳的人物镜像,农民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地在清风街上演。《秦腔》是贾平凹在清风街上演的“一台大戏”,拉开大幕,贾平凹用他自己独有的板式来唱“大秦之腔”。《秦腔》是“慢板”,属于苦音腔,撕不断、扯不尽的是幽怨沉缓,暗藏着一种无尽的悲凉,腔速徐缓。“清风街”是贾平凹搭建的人生大舞台,快速旋转的舞台,光影交错,人如鬼魅,在这个黑色的梦魇旋涡中挣扎跌撞。

在贾平凹的笔下,“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是一条缓慢涌动的河,翻卷着暧昧的、混乱的、破碎的浪花,徘徊、迂回、曲折。河面粘稠浑浊而平静,不动声色,平静水面下却激流暗涌,总是在不间断地朝我们簇拥而来。

《秦腔》,让叙事话语徘徊在人物纯粹的心灵真实中,让人以十足的耐心反复地咀嚼着、品味着。一种坚硬如沙砾般,浑浊又咸涩的味道扑面而来。读《秦腔》不能急,更不能慌,它要抽丝剥茧般一层一层地往外褪,它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细细品咂才会觉出它的味道,细饮慢啜中才会感受个中意境和韵味。

《秦腔》作品封面

在《秦腔》里,贾平凹的智慧体现在他生活细节如数家珍的滔滔不绝叙述中叙述的始终带有末世的情怀,笼罩在一片悲凉之雾中,谁的手都挥之不去。字里行间却掩藏不住对乡土挽歌般的迷茫与怆然。那种感受正是来自灿烂的田园牧歌刹那间变成废墟挽歌的虚无感。贾平凹目睹清风街上大量农民离开农村,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丰饶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和衰败。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面对现代文明不可逆转的行将消失的诗意乡土,在都市的万家灯火阑珊处,贾平凹徒然梦醒:多年来所熟悉的一切眼看着正在失去,往日的田园牧歌老牛炊烟正在一去不复返,故乡的熟稔亲切的面孔逐渐模糊。贾平凹带着无奈和迷茫,书写着故乡的记忆与苍凉。

贾平凹认识到城市现代文明对农村以及农民个体生命价值的挤压和冲突。他开始思索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人如何去活着的问题,这样的感情不是简单纯粹的,而是复杂斑驳的;不是清澈透亮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让人哭也哭不出来,笑也笑不出来。剪不断,理还乱,悠长而又绵远的情绪,气息,情感状态,萦绕心头。从中读者可以领略到贾平凹的一抹无奈的悲凉感。已是愁到深处却无言,这令人想到稼轩词:“而今说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多年来贾平凹一直站在社会生活的前沿,发现、关注和思考。致力于小说对社会现实,时代精神的关注与担当,对农民的生存境遇,以及他们人性中的高贵有着深切的体认,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活活力和创作激情。贾平凹对孕育了自身的土地及土地上的农民兄弟寄寓了深切的同情、理解和体恤,倾注了执着的近于固执的深情。贾平凹的生命状态和写作状态,包容了历史的痛苦和思考的艰辛。

贾平凹用小说烛照了人类恒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他对存在始终不渝深刻追问和反思,充盈着生活的质感和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清新和激情。贾平凹始终保持自己的敏锐、执着和丰富,努力挖掘出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鲜活和坚韧,写作纯粹而彻底。

文学的意义在哪?一是有助于我们去认识自己;二是有助于我们去弘扬一种人文精神;三是有助于我们去找回已经丢失或正在丢失的激情、温情和诗情。

文学有时是一种思想,或深邃、或尖锐、或厚重的思想;文学有时是一种情感,或爱怜、或幽怨、或欣喜、或悲怆的情感;文学有时是一段故事,诉说着悲欢离合、演绎着人生艰辛坎坷的故事;文学有时就是一种生活,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真真切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

来源=书房记  作者=马平川

版权声明:摄影来自公开信息,内容西安城记有所调整

(文章复制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