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计划,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指出:不妨用30天的时间亲身实践积极主动的原则,再观其结果。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让我们通过建立小的目标、达成大的目标,从而让自己更自信。
有时不是我们达不到目标,而是我们把目标设立过大。
30天的时间,不长不短。我们可以通过把大目标切割成小目标,一步步完成。
因此,我有了新的30天计划,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把读书、写作的目标一步步坚持下去。
在接下来的30天里我将完成以下几件事:
1.每天坚持读书30分钟以上。
2.每天做好徒步写作团的任务:日更文章、朗读、点评。
3.每天高质量陪娃。
4.每天反思、总结。
有了详细的计划,接下来就是拿出实际行动。再完美的计划,不去做就是空话。
因此针对各项任务,我将做好如下安排:
一、整段时间的安排。
读书和写文章的时间,我将用整段时间完成。
孩子放假在家,作息有时不是很规律,有时睡得晚、起得晚,那我就利用早起的时间;
如果孩子起得早,我会安排她睡午觉,一般有两个小时,这也是我可以利用的整段时间。
如何让整段时间效率更高呢?
首先:读书的时候,我会专注地读一本书,针对书中的内容再结合实际,想一想能否写出一篇相关的文章。
其次:写文章的时候,不是边写边想,而是提前就做好构思、布局,这样思路就很清晰,写起来省时省力。
整段时间的全力利用更能出结果。
二、碎片化时间的运用。
碎片化的时间,用来做一些零碎的事:点评文章、朗读。
比如今天,我陪女儿玩很久乐高,告诉她:妈妈要读书。
一开始她不同意,可我告诉她只要大约十分钟,并让她看好钟,指针从哪到哪。
对于看时间她已很熟悉,答应得很爽快。
可她又说自己一个人玩没意思,我建议她也拿本书看,但不能出声音影响我。
看书是她的爱好,她又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我一边专心朗读,她一边默默地看书,十分钟时间没到,我就完成了朗读。
女儿告诉我还有时间。我笑着对她说:妈妈很守信用吧。
于是我们都很开心。
碎片片时间的运用,不仅能完成自己的小计划,同时也能给孩子做好榜样。
这更是高质量陪娃的一种方式。
三、每天做好计划、反思、总结。
有计划地做事,更利于完成想做的事。
可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不能及时完成当天的计划时,不要气馁,而要学会反思、总结。
比如没有做到日更,就要反思为什么?明天要怎么做才能按时完成?
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一次问题出现的时候,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
只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一定能越来越好。
写在最后:
曾国藩立志当圣人后,用写日记的方式让自己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而他之所以写日记非常成功,就是因为他把日记给朋友们传阅,借助外力的作用督促自己坚持。
我把读书、写作、陪娃当作自己未来最重要的事。
通过建立30日计划,当众做出承诺,以此激励自己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不管未来做出的成果有多少,重要的是今天我已在努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