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17—4.21
2021-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湘女夺秦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德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缺少贤德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样的行为。”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当委婉地劝谏。如果父母没有听从,应仍然尊敬、不背逆,虽然忧伤,却不埋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不宜到远方游历。不得已要出远门,也一定要有确定的处所、时间和去向。”
在交通和科技都比较发达的今天,要做到“不远游”有些不现实,但是,不管走到哪里,走出多远,为人子女的都必须做到“游必有方”,免得令父母挂念,而且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常回家看看。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父母去世后)多年不违背父亲的事业作为,就可以说他是尽到‘孝’了。”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谨记在心。一方面为父母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为父母衰老而忧惧。”
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
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不贤内自省。
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主动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应该反省自己身上有没有。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好人是我们的老师,“坏人”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别人的缺点,也不是镜子的缺点,而是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