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读《道德经》系列之五十二章 知本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小影Lisa
我是小影,这是我参与原创文章第202篇,致力于用家道文化帮助每个家庭树立幸福观,用真正落地的工具帮助每个人拥有幸福,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帮我点赞!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不 殆 。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 , 终 身 不 勤 。

开 其 兑 , 济 其 事 , 终 身 不 救 。

见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强 。

用 其 光 , 复 归 其 明 ,

无 遗 身 殃 ﹔ 是 为 袭 常 。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天地万物本来就都有一个起始,这个起始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源,也就是自然之道。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更加接近自然之道呢?我们如何用这样的自然之道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德行呢?如何让它能够彰显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呢?

要认识和接近自然之道,首先呢,要去除偏私虚妄之心、去除知见障。

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比较难做到,这点让我想起佛法里说的“我执”,我们由“我执”生起了贪嗔痴的烦恼,再由贪嗔痴造了杀、盗、淫、妄种种的恶业,最终恶业导致众生要受轮回的痛苦。

因此,在佛家看来,“我执”是一切烦恼、痛苦产生的根源。

这人世间,总是充满了各种矛盾、争斗和纷烦,身处其中的人们,也都会感到非常的痛苦。每个人都想摆脱,所以拼命地去改变外境,但事实上,大多数的苦恼往往都来源于一个字:我。

这里的我,指的就是自己。因为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太强,无论任何事都先考虑自己,先把自己放在前面,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的痛苦和烦恼。在这种自我意识下所产生的执念就叫我执。

一个人若想真正脱离这苦海无边,强行改变外界是没有用的,最根本的,是要从自己身上着手,彻底打破这种执念,只有一念放下,才能万般自在。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经营自己人生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而在这场修行当中,所谓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打破我执。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家人,打破这样的“我执”即偏执虚妄之心,才能和谐相处。

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

所以彦彦老师告诉我们接近自然之道的第二点就是去除自己的欲念,欲念带给人类的灾害是无穷的,罪莫大于可欲。

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舍得放下,相反,要在这个分辨取舍提升智慧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舍弃非常多的东西。

比如像我也是一个特别容易心软和没有原则的人,经常在生活中会被很多的事打断,孩子们我会想去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其实在有别人可以帮忙的情况下,适当放手,是对别人的信任,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好的独立。

断舍离,是需要不断修行的功课。

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做“袭 常”。

接近自然之道的最后一点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去执行,相信,专注做好。

每个人在寻找自己的自然道德都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今天在听讲幸福卡时,导师告诉我们,寻找到你喜欢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一件事,一直做一直做,这就是天赋。所以这个过程种,我们不是为了金钱去做事的,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道光。所以当我们展现自我,去极致付出,极致利他的时候,我们也会为别人带来光和热。如同太阳,太阳的光和热,会吸引他人,照耀他人。

本章的核心,是用“知本”来纠偏。这一章也告诉我们应当要学会独立思考,分辨学说思想或社会道德中违背自然之道的内容,不要被真假参半的学说思想所误导,很多学说思想,都是伪真理,而分辨方法便是,知本而明,这个“本”,便是可以反映自然之道的那些天然道德。


【家道】即【家道智慧】一词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夫妻之道、兴旺之道、持家之道、孝敬之道、养育之道、行动之道、成长之道、和谐之道、平凡点滴中见大智慧——家道智慧。通过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完善自身的修养,实现家庭关系的完美和谐,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用《道德经》里的知本看家道:

成长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己之念,社会太多不同的声音,外界太多的纷扰,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遇见最好的自己,无比重要。

最近,我们零熵圈很多小伙伴们的思维都提高了一个很高的维度。我们可能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今早听彦彦老师的分享,她说她看到了苏州园林,我们在国之学堂的熏陶下,未来肯定也渐渐可以成为一栋摩天大楼。

下午,听着两位老师的分享,淋漓尽致的把他们的感受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段时间他们经历的所有。

我想他们的肩上有一份强大的使命感,宏观的一项大工程,只为成就我们,只为”树人”。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

足不出户,可是却能够影响世界,能够知道世界。看起来无所作为,但实际上他却默默的成就了很多的人,做了很多的事情。

我想彦彦老师和孙岩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知本而明,知道自己内心的本在哪儿,所以可以清明,可以清静无为。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而这样的境界需要一辈子去修正和修习。

两位明师,我愿永远跟随。

感恩遇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